滑雪 穷也可以
滑雪被誉为贵族运动,相当烧钱。 昂贵劝退了很多热爱滑雪运动的大众雪友们,省钱成为了一个特别关键的事,对于一年滑一次的体验者来说,其实省钱也不显得那么重要了,毕竟一年只去一到两次,但对于滑雪发烧友来说,省钱可以说是于滑雪生涯紧密相伴。
其实大学生还好,至少有时间,如果是学校靠近雪场,那还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选择在假期甚至课余到雪场兼职,不仅丰富社会实践,还能免费滑雪,挣点外快。对于上班族来讲,滑雪的时间相对比较固定,一定要提早规划,提早打算,临时起意可能会遭遇意想不到的“刺客”于人山人海的“下饺子”。
关于滑雪省钱之道,一项一项的说来。
一、内圈
【雪票】再怎么省钱,这个支出都是绕不开的,但是可以通过提前购买,购买季卡、月卡等方式获得一定的优惠。在各大雪场的公众号上,11月底12月初都会推出相应的“早鸟票”、打折卡等,可以予以关注。办理季卡还是要慎重,很多时候都被反向圈钱,办理了季卡去了一两次的大有人在,这点类似于健身卡,相比之下提前半天买雪票最划算。临时起意,到雪场了再买票可能是最不划算的了。
【装备】拥有一套自己的装备是滑雪路上的必然之选。体验滑雪或者不感冒的,最好不要买装备。买装备的顺序,先买雪鞋,便宜的也在500以上,还有一些贴身衣物护脸、贴身速干衣、护甲内衬, 有些装备完全可以用日常生活中比如手套、袜子。再买头盔、护具,滑雪板、固定器,最后买对讲机、打蜡修刃工具等周边装备。长的板包雪场是不让进的,单板的话可以买“饺子皮”,需要一个随身的小背包,很多雪场都很大,装个保温杯、吃的、急救药品,以防不时之需。当然,这些在网上或者迪卡侬等线下滑雪运动店都可以买到。当然,滑雪板还需要打蜡维护,雪服的磨损也加快了更换的速度,这些都是实打实的消费。
【隐形消费】滑雪场有很多隐形消费的,也就是雪票里不包含的消费,比如缆车使用费。
●租柜子。要进入雪场,需要换衣服、穿装备。可以说在雪场的穿着与日常生活可以说是完全割裂的。这一部分可以采取提前换好的方式,注意内穿的速干衣最好早上起来就穿好,外穿的鞋、护具、雪服在车里,或者倚靠在哪就可以解决。
有的雪场提供长期出租柜子的服务,可以存放雪板等装备,要滑的时候,人去就可以了,非常方便,当然费用会比较贵。
●保险。雪票里面是不含保险的,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
【雪场福利】薅羊毛,要充分的发挥雪场福利。热水,烧开水的茶炉几乎是雪场的标配,在滑行时自带一个水杯就显得至关重要,在带上咖啡和奶粉,在需要的时候冲泡提神、顶饱。想好好滑雪,是没时间去雪场餐厅用餐的,在坐缆车、魔毯的时候,补充能量,至关重要。
二、外围
以下的消费,或者说才是滑雪花费的大头。
【交通】大雪场(室外)一般都在距离城市很远的地方,分为大交通、小交通,需要先乘坐产距离交通工具,飞机或者动车,然后再转大巴或者专车到达雪场,或者选择自驾,费用不便宜。所以在选择雪场的时候,尽量选择较近,交通成本较低,可以当日往返的雪场。把更多的时间和财力用在雪道之上。
【住宿】雪场酒店一般都高于当地,住宿条件也只能算得上中上等,若到旺季,住宿价格会更贵。但雪场酒店会出住滑套餐,算好了还是蛮划算的。
【餐饮】 雪场的服务大厅,一般都有餐食提供,或者直接有快餐连锁店入驻滑雪场,这一块的消费就看自己了,总不能顿顿吃泡面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