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小说教程委托】关于角色属性的那些事

进入正题之前,先感谢基友 @橙子就是那个橙子 给我事务所设计了新的“招牌”。
轻小说委托事务所从今天开始成立了(鼓掌)!


之前的“试业”也还算可以,“正式开业”就接到了新的委托。
这次委托倒是挺简单的,但同时我觉得不说一下怕不是会有很多萌新误入歧途。
委托内容如标题所说——跟角色属性有关。


委托人表示自己在写角色时有做参考,可依然写出的角色自己觉得不是很满意。
关于这点在之前的写人物的委托报告里有写过一些方法,具体的我让他去看了,但同时也发现一个问题——


委托人:因为我不是很了解这类角色,于是去找了相关资料,看了之后写出来的。
我:但你写的太单一了。傲娇只有傲娇性格,腹黑存粹只有腹黑,病娇仅仅只有病态状。
委托人:是的,但资料上确实是这么介绍这种类型的角色就是这样的。
我:所以才会显得很奇怪,而且给人感觉不像人。

那些关于角色属性的解说——特别是对于不了解这种性格的作者——要清楚,它们仅仅只是一个百科全书里的知识。
人是复杂的,所谓“属性”,我认为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性格特点”,而并非指萌、惹人喜爱的点,它也可以是令人讨厌的(因为世间万物都有两面性)。
会分成多种属性出来的原因我认为有两个。
1、这种性格(属性)在这个角色的性格整体占比最高,或者说最突出。
好比你在别人第一印象里,或者长期相处下来,你留给别人的几个特有的印象。
比如,别人觉得你性格活泼开朗,爱笑,乐观,“换算”成属性就是元气。
但你不可能仅仅只有活泼开朗,爱笑,乐观这几个特点,其他的性格也会有,只是占比不高,或者不是经常出现。
2、好划分出世上已知的一些性格(?)
字面意思,类似像是做实验(?)得出一个总结——已知世上目前所发现的人类性格(属性)有这些。

我稍微看了一下,实际上这些属性本身就有现实原型,只是在艺术的加工中稍微给它们起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称呼,或者削弱了原型的真面目。
事实上,想要在初期、水平有限的情况下把XX属性写出味道,最简单的就是先去了解这个属性本身在现实中的原型——是的,我说的是现实中的原型,而不是百度搜索“XX属性”,然后点进百度百科了解。
因为很多时候百科中说的并不准确,或者说,讲解得过于浅薄,容易让人误解。
举个例子就是关于三无少女的。

比方说,会有人认为三无就是说话少,没有表情的可爱少女。
怎么说,你也不能怪别人,没有什么事确实没有深入研究的必要。
可这同时也反映了,很多人对于“属性”的了解仅仅停留在了表面上的认知。于是就出现了“二次元角色千人一面”的情况。
这让我想起我一个基友说的——人本身就不应该带XX属性的标签。
这点或许对不了解XX性格(属性)的萌新应该很好理解。
简言之,角色不应该有属性标签,而是应该有属于TA的性格特点,并且是只有TA才独有的,才能让读者对TA产生吸引。

结果到头来委托人还是把重点搞错了。
根本不是去研究该属性应该怎么写,而是去想该角色有什么只属于TA的特点。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去看一些被玩梗玩的特别多、或者鬼畜比较多、又或者至今都非常受人喜欢,甚至成为经典的角色,或许就懂了。


委托报告写的差不多了。
最后总结:属性只是一作为辅助创作角色整体性格的其中一个点而已,它可以成为角色的主要性格特点,但不能成为角色的整体性格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