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排列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好兆头 | 中国农民诗会优秀作品赏析

2023-08-03 16:15 作者:三农会展  | 我要投稿

中国农民诗会优秀作品赏析


范学清,笔名昨夜枫雨,四川省东坡故里人。在《星星》《十月》《延河》《四川诗歌》《四川日报》《四川经济日报》《湖南日报》等纸媒和网络发表过部分诗歌文学作品,获得过《中国作家》社全国征文奖,《星星》诗刊全国主题诗歌奖,四川省纪念建国七十周年优秀作品奖,《诗刊》社和中国诗歌网举办的全国诗歌比赛大奖等二十多个全国性诗歌奖项,被评为2017中国“新诗百年”最具潜力百位诗人之一。


在庆余村眺望永丰村(组诗)

(节选)


在庆余村眺望永丰村


沿着一道田埂,我相信
就能从庆余村走到永丰村
沿着明亮的月光,蜿蜒的露水
正在孕育的稻穗,我相信
就能站立在永丰村的黛瓦翘檐下,站立在
青绿朦胧的稻田和红白挺立的藕塘之间


在庆余村眺望永丰村,我相信
月光下总有一条看不见的神秘通道
正在季节里飞驰,紧密相连
我抬头这样眺望
月夜的花朵,盛开在天穹
我已经看见,一个蓬勃而发的好年份
正在分蘖出更多更壮实的根茎
在庆余村眺望永丰村,我家的稻田
就在身边,叫喊着一片最响亮的蛙声



云朵正在描绘天上的梯田


云朵正在描绘天上的梯田
晚风中,与我们在村委会
公告栏上看到的规划、实景、效果图
突然有异曲同工之妙
曾经在小学作文里梦想的梦想
图画本上勾勒的图画——
这个春天,我们即将亲眼看到
这片丘山、草坡、田湾,祖祖辈辈
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劳作、苦痛
就要结束了,就要实现
从耕地、播种、施肥、喷灌、到收割全机械化
我们将收拾好锄头、犁铧、镰刀、齿耙
安放在月光下,成为越来越明亮的纪念
我们将成为最后一代老农民
——但这并不是乡村的终结
而是最新起点的见证。这让我们
在晚风中抬头仰望
云朵正在天上描绘的梯田
她们也在产生变化,她们也要
重新排列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好兆头
与这片改造之后,平整辽阔
农机轰鸣的现代化高标准农田,完美匹配



《在庆余村眺望永丰村》这组诗创作于2022年7月,创作动机来源于习近平总书记2022年6月8日来到四川省眉山市视察永丰村,并发表了有关粮食生产的重要讲话。我的家乡叫庆余村,距离永丰村只有几十公里,我感觉到了一种息息相通的东西,“正在季节里飞驰”,把二个村子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古语说民以食为天,习总书记的讲话分明讲到了我们农民的心坎上,不放松粮食生产,重视粮食生产,始终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我的家乡随后掀起了建设高标准农田的热潮,把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真正落实到了行动上,落实到了土地上。因此,我把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用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真实地反映出新时代的“三农”面貌和乡村振兴的蓬勃气息。


中华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诗经》写出了春耕劳动的欢快与繁忙。“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能够让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农业产业的重要性,更饱含哲思。“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是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文明乡风的内核与精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不畏艰辛的劳动情景至今举目可见。弘扬、传承、创新农村诗词文化,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扎根沃土,放歌田园

服务三农,礼赞丰收

如果您也有好的作品

欢迎积极踊跃投稿

邀您共同加入这场诗词盛会

活动合作及咨询


邮   箱:snhzzx2022@163.com

电   话:010-82101821

             136 7115 8949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0号4号楼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802室

编辑 | 杨柳依 邵蕴美


审核 | 刘夏 徐诗博


责编 | 冯慧


监审 | 尹丽爱

排列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好兆头 | 中国农民诗会优秀作品赏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