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初心】许洪绪|光影助学——开启西部偏远山区青少年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2023-04-09 18:41 作者:北京公益摄影协会  | 我要投稿

青少年摄影教育研究 2023-04-06 07:26 发表于浙江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将“如何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置于党员政治学习的首要位置,蕴含着重大而深远的政治考量。党的十八大以后,也是青少年摄影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时期,发展速度最快,理论成果频出,出现问题最多。今年全国两会上出现以推动“青少年摄影教育专业性、规范性、系统性”发展为主题的代表建议,成为全国教育工作者和摄影工作者热议的话题,鼓舞了青少年摄影教育人的事业热情。为反映广大青少年摄影教育工作者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生动实践,在思想深处大兴调查研究,由《青少年摄影教育研究》编辑部发起,上海文艺网协办“话初心使命担当”征文活动,现将优秀来稿予以刊登。

光影助学

——开启西部偏远山区青少年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2015年,北方的二月依旧朔风凛冽,而我也正式退休,迈向老年生活……可是我不愿满足于向其他退休老人一样每天打打牌亦或是拿起相机拍拍照这种清闲悠哉的慢生活,我总感觉自己还能为社会发挥一点余热,还能为国家做点贡献,几夜的辗转反侧后,我想到了做公益这一能够传递爱的事业。

       幸运的是,我最尊敬的摄影艺术家朱宪民、胡颖等老师们十分支持我的这一想法,在他们的鼓励下,我带领着一部分有爱心、懂摄影的朋友于2016年创办了国内首家公益摄影组织——北京公益摄影协会。同年06月向全国中西部地区发起一项专门为培养西部偏远山区农村学生影像艺术爱好的全国光影助学工程,其宗旨是通过这项独一无二的工程,以爱心公益大使“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培养和开启大山里孩子们发现美的眼睛,让孩子们感受发现自然美、家乡美的快乐。

      七年来的实践证明,光影助学工程是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有效助力手段,也是记录乡土文化变迁、民族振兴发展最有的效途径。如今,越来越多参与工程的爱心人士同我一起在西部偏远地区奔走。我们翻山越岭,上下求索,总路程累计达十几万公里,只为能够帮助这些涵盖了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共捐助成立的72所光影助学工程校区喜欢摄影艺术的贫困学生们拥有了我们捐助的相机、投影仪、计算机等1786台(件)设备后能够更好的学习摄影。

      原计划我是想用我个人的绵薄之力同诸位爱好公益的朋友们在2021年之前,利用5年时间完成56个民族校区的建设工作。因该项目实实在在给西部地区山里娃带来艺术创作的乐趣,吸引众多的青少年学生热爱并加入该工程,随之也有更多的山区农村学校有了加盟这个团队的意愿。截至今年3月,已捐助成立72所光影助学校区。全国各地有近500名爱心公益摄影师自发自愿加入公益大使教学团队,为所在地的光影助学校区做教育教学和摄影指导活动。七年来,各校区公益大使为光影助学班学生上课累计5万余课时,已经培养了1786名爱好摄影及品学兼优的优秀学生。

      我们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积极培养了千余名在文化课和摄影作品双双取得好成绩的学子。同时我们也积极为孩子们组织投稿,为他们在北京国际摄影周、丝路国家青少年摄影大展、郎静山国际青少年公益摄影大赛、全国青少年民族之光等摄影展举办28场展出,激励了孩子们学习摄影和创作热情。孩子们在学习摄影的过程中,也提高了文化课学习成绩,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光影助学班同学均考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

      追忆往昔,我们步履不停,走进西部山区,走进百姓孩子家中,做家访,教摄影。虽然很苦也很累,可当看到孩子们考上大学或是作品获奖时,心中的苦和累也就自然消失不见,反而化成了丝丝缕缕的甜,渗入心房。

      “路漫漫其修远兮”,全国光影助学工程的路还很长,我们希望更多有爱心的摄影人士和企业家,能够同我们一起“上下求索”,共同为西部农村偏远地区培养更多优秀的摄影艺术人才。通过孩子们的不同视角,把民族之美、民族文化、民族非遗、乡村振兴等正能量画面记录下来,让传统的民族文化发扬光大,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一份力量!

      作者介绍:许洪绪,男,大学学历、政治面貌:群众;北京公益摄影协会创会主席、全国光影助学工程发起人;退休前在北京瀚林职业学院任理事长、校长一职;2013年加入中国艺术摄影学会、2014年加入中国新闻摄影学会、2015年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2015年开始分别在中国企业家摄影学会任执行主席、中国艺术摄影学会理事、北京艺术摄影协会副主席、海南省纪实摄影协会副主席;2016年开始分别任北京公益摄影协会主席、全国光影助学工程委员会主任,中国年文化民俗摄影大赛策展人、中国年文化民俗摄影年鉴主编、公益摄影艺术年鉴主编、全国青少年民族之光摄影展策展人;摄影作品分别在中国流行色杂志、中国火炬杂志、人民摄影报、中国摄影报、中国日报等多家媒体登载及多次获奖。

      “青少年摄影教育研究”是一家专门从事以公益形式推动青少年摄影艺术教育的公益学术研学结构,多年来,在董靓先生的带领下,这个团队在全国扶持了无数家影像教育机构,培养了一大批文化课、摄影课双优好学生,有效的推动了青少年影像艺术教育的发展。

【初心】许洪绪|光影助学——开启西部偏远山区青少年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