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六位调剂上岸人的真实独白。

2023-02-25 03:46 作者:秃头研究所新传考研  | 我要投稿


@秃头研究所Monsters(公众号)

◼️ 一战南大失败,二战西安交通大学,初试总分390+分;复试调剂选择了西南大学、宁夏大学、汕头大学、辽宁师范;西南大学最终录取了两个415分,汕头大学始终没给出接受信息、辽宁师范的复试信息回复的很晚,最终选择了宁夏大学:读书的感觉一言难尽,去的时候就知道会有落差,实际到了发现落差更大,甚至有过退学的想法,但最终也算是自我开解了。虽然很羡慕那些顺顺利利的人生,但自己一步一步的选择,也都已经是当下的最优解了。


◼️ 暨南大学初试400分,调剂时分别参加了北京联合大学和浙传的面试,都被录取,最终选择了浙江传媒学院。暨大和浙传可能看似一个是211,一个是学院,但新闻传播专业的的地理位置真的非常重要,杭州氛围好机遇也多,虽然没能上211有一点遗憾,但在浙传的每一天也都很开心。


◼️ 华东师范大学初试397分,调剂选择了浙江传媒学院、中央民族大学非全日制和宁夏大学,最终被宁夏大学录取。大概是整个开学前都在忙忙碌碌调剂的原因,开学后倒是意外的轻松了下来,更多的精力用于实习和毕业规划,加上发现自己并不爱学术,逐渐觉得两年的宁夏大学也非常友好。虽然还是会有心理落差,但这已经是对我而言最好的选择,在宁夏大学读书的日子里也常常会有些小确幸。


◼️ 华东师范大学初试384分,因为太想有学上了所以调剂系统开哪个就填哪个,最终等到了中央民族大学的非全日制录取消息。我调剂的时候非常的不开心,每天都很丧,但似乎现在的结果要比当时好很多:央民没有宿舍,但我很幸运地找到了距离学校骑车8分钟且价格合适的房子、央民毕竟学术资源超级丰富,在这一点上所有的讲座和交流非全和全日制都是一样的;就业方面虽然非全认可度比较低,但北京的资源还是很丰富,身边的朋友都在大厂,我也在拥有了研究生学历后拿到了央媒和大厂的实习——说不遗憾是假的,但新的生活依然开心且充实,也更多的理解了人生的开阔和可选择性。


◼️ 一战北京师范大学学硕,初试总分374分;复试调剂选择了福建师范大学(没进复试、四川外国语大学 传播学(录取)和上海师范大学新闻学(录取),最终选择了上海师范大学。因为调剂到上海,所以无论学习资源、实习资源、社会资源等都很丰富,尽管上师大只是一个双非学校,但是通过和本科的比对,还是能感觉到上海的双非学校无论从师资力量还是就业层面,甚至校园环境上,都是强了不止一个档次,读书的感觉非常开心,以至于现在想起来,都感谢上师大收留了我!感谢上海收留了我!可能正因为是调剂,对现在拥有的一些都无比珍惜,也会更加努力。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初试379分,调剂时选择了武汉理工大学、西安财经大学、河北传媒学院,最后调剂到武汉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非全日制。目前是半工半读状态,周内线上实习,周末上课,节假日无休,所以非全读研体验还挺有挑战性的,不过课程方面跟全日制的安排差不多是一样的,导师人很nice,会带你一起做课题,开组会,不放养学生,我们这届基本都是调剂过来的,所以大家还挺团结,虽然会有落差,但这是当时我能选择的且最适合自己的一条路,太想读这个研究生了。


◼️ “没办法,都是当时最好的选择了,太想读这个研究生了。”这句话被重复了太多遍,构成了所有调剂人藏在心底的不甘心。


🖤

02/24/FRI.


调剂这个选择

到底要怎么做呢?

@TuTouSuo™️ 


在进行常规的调剂流程介绍和调剂信息分享之前,大家也看到了,我找了以往一些调剂上岸的朋友,来分享了他们调剂的经验,或者说是调剂之后的真实感受:因为调剂不仅仅是一次考试,它更是一次临门一脚的人生选择:要不要放弃对名校的追求、要不要离开大城市、要不要选择非全日制、要不要读这个研究生,这些关乎人生选择的问题,不能草率的、轻易的交给“随便找个地方上学吧”这样的态度。


聊调剂,更应该先聊调剂值得与否。


上述五位姐妹的分数段从400到370,调剂院校从北A区到宁夏B区应有尽有,也就是说调剂本身除了与初试成绩有关,但更多的是时机、选择、运气等因素的加成,于是到底要不要调剂就可以被直接概括为以下这个问题:


这个研究生是非读不可的吗?


如果是,不在意地理位置、不在意院校、仅仅是想读一个研究生,拥有一个研究生文凭,那么在看似竞争极其激烈的调剂中,你一定能找到一些愿意接受你的院校:他们可能很偏远,他们可能院校本身仅仅是二本,但忽略掉这些,换取的是一纸研究生文凭。


但绝大多数情况下,这个研究生并不是非读不可的。作为实践性的新传专业,院校的传媒与学术资源、地理位置带来的实习和工作机会、城市的丰富度带来的体验感,这些都要比「研究生文凭」来的重要得多。所以调剂可以是现阶段的一个选项,但不非选不可的:三所调剂院校,你大可以结合自身的情况和咨询院校的情况,对「地理位置、学校名气、学校资源、上岸概率」这些条件进行分析和评估,以选出三所可能适合自己的院校再冲一把,冲上了就去读书,没冲上人生也依然还有更多的选择。


下午有人问我:调剂之后真的会快乐吗?会遗憾或者不甘心嘛?


或许上面五位姐妹的回答也侧面回答了这个问题:遗憾肯定是会有的,不甘心也会伴随着读研的过程,但无论如何调剂都是曾经那个对自己而言最好的选择,因此于此始终沉浸在失落和不甘心之中,倒不如积极地去寻找更多的机会、小确幸甚至说服自己的理由,与自己的选择和解。


这或许也是很多老婆当下的面对的情景:既然不理想的结果已经无法避免,与其一味的焦虑、纠结和不甘心,倒不是收拾收拾心情,给自己找到一个新的理由重新出发,调剂也好、再战也好、工作也好,积极的寻找永远比在困在失败和困在原地要好。


这或许也是「调剂」带来的另一种意义上的希望。


*

◼️ 新传考研调剂流程详解

 @TuTouSuo


*谁要准备调剂:没达到一志愿的复试分数线但高于当年A区或B区国家线、参加第一志愿复试后被淘汰的同学,都可以参加研究生调剂;对于大家来说,现阶段如果自己的分数在去年的国家线(367分)以上但没达到去年院校线的,可以立刻着手调剂工作;如果分数线和去年目标院校复试分数线相差不大但高于367分的,能否进复试还是未知数,此刻应该复试和调剂两手准备。


*如何准备调剂:调剂说到底是一场信息战,这句话大家应该在很多地方都看到过了,而之所以这么说,其实就是从现在开始到调剂结束,你需要每天每天都沉浸在「哪所院校出了调剂公告、这所院校好不好、往年调剂成功率如何、我能不能调剂这所院校」这几个信息中。这样才能给自己更多的选择,也增加自己上岸的机率。


*调剂时间线与你要做什么:一般来说调剂以「国家线」为中心,分为信息搜集阶段和开始调剂阶段,国家线一般是3月15日左右出,所以如果有意向需要调剂的老婆,从现在开始就需要密切关注各个院校往年的调剂情况与今年的调剂公告。


第一阶段:信息筛选【现在至出国家线】


这个阶段你需要广泛的搜集「往年接受调剂院校」的「调剂偏好、去年最终录取情况(分数)、今年意向调剂的情况、调剂上岸的人对这所院校的评价、这所院校本身的新传资源情况」等各种信息,将所有可能成为你备选的院校逐一罗列出来。


罗列之后有个小技巧,你可以找到该院校新传专业「研究生招生办」的电话并致电咨询,主要咨询话术如下:你是今年报考xx院校xx分数的学生,在了解到您方院校去年招收调剂之后,想请问您今年还会继续招收调剂吗?我的分数有机会报考您方院校吗?


能获得准确答案的可能性比较低,但至少你可以获得这么几个信息:1、院校近年是否招收调剂;2、对方对你的成绩是否满意,是否有希望(一般老师说话会比较委婉,但言下之意大家可以揣测一下)。


基本上第一阶段就是疯狂搜索调剂信息,与此同时擦线党们记得要积极准备复试,准备简历、面试问答、英语等内容;高于国家线的姐妹们也需要着手准备简历、自我介绍、自荐信等内容,后续在国家线公布之后,也可以直接给意向调剂的院校发邮件自荐。


第二阶段:预调剂【国家线出到调剂系统开放】


在国家线出分之后你就会知道自己是否有资格进行调剂,这个阶段除了要重复上述的过程以外,预调剂系统会开放,这个系统基本上就和预报名系统是一样的,既是给大家提前适应一下调剂模式,也是让各个招生院校对自己今年的预调剂人数有个概念。


预调剂系统和调剂系统完全一样,大家可以有三个意向院校(就和高考填志愿一样),但三个院校是平行志愿,即没有先后之分,只要你填入到调剂系统中,院校就会根据你的情况判断是拒绝你还是给你发送复试邀请。因此预调剂系统其实也是大家熟悉调剂系统,以防止后期手忙脚乱的重要方式。


但注意,不像考研预报名之后正式报名就可以直接确认,预调剂填完之后,正式调剂系统开放后还是需要重新进行填写,因此大家千万要记得在正式调剂系统开放后立刻去填写信息。


第三阶段:正式调剂与准备复试【调剂系统开放】


一般调剂系统会在国家线出来后的10天至15天左右开放,一旦正式调剂系统开放后你就可以填写自己的三个志愿,并等待院校的回复。会存在三所院校同时邀请你参加面试的情况,你可以都参加也可以拒绝其中一些;也会存在三所院校都要录取你的情况,你可以最终选择一所接受录取。


但注意,一旦接受录取后,就不能再更换其他院校,也就是说如若你意向A院校,但A院校迟迟没有公布复试与录取结果,此时B院校已经录取你,并告知你需要在某某时间点之前确认,那么你一旦确认B院校,后续A院校再告知你被录取的时候就无法调整为A院校了。


所以复试调剂不仅是一次信息战,更是一次心理战。


*上述各种信息从哪里获取:上述包括接受调剂院校、往年调剂情况、院校风评等信息有两个主要获取途径,我建议大家两个途径综合使用。第一,除了上述我说的直接致电院校研招办进行询问之外,所有的机构复试群都会密切关注今年的院校调剂公告,因此绝大多数的官方信息可以在各个机构的复试群获得(建议大家多跟一些调剂群,这样才能最充足的获得更广泛的信息);其次,像历年调剂情况、院校的就读情况等信息,请大家一定一定要厚着脸皮,去机构、公众号经验贴、微博、知乎、小红书等各种地方找直系学长学姐询问,他们才能给你最最直观的回应,这一点必须要自己做;最后,市面上会有非常多所谓「一对一调剂辅导」,价格在一千到一万不等,对于这样的机构请大家理性选择,很多考研辅导者都知道现在考研卷,所以想在调剂中借助焦虑贩卖而大赚一笔,请大家一定一定擦亮眼睛,调剂没有一劳永逸的事情,一定是自己无数的咨询、信息搜集、到处询问堆积起来的。


*我如果进了一志愿复试,但害怕复试被刷,我可以填写调剂系统吗:可以,你甚至也可以去参加调剂复试,但在一志愿录取结果出来之前,不能接受任何调剂系统上给你发的录取结果,不然就无法被一志愿录取。


*调剂注意事项:原则上只可以在新闻传播专业内部进行调剂;原则上学硕可以调剂专硕,但专硕不可以调剂学硕;原则上全日制可以调剂非全日制,但非全日制不可以调剂全日制。*


◼️ 新传考研调剂院校分析

 @TuTouSuo


调剂被两条国家线分为A区和B区,A区线就是我们常说的国家线,去年是367分,B区通常A区线低10分,也就是(357分),但一般调剂都是过A区线,B区调剂成功的概率确实很小——去年甚至偏远如塔里木大学,录取线都到了390分,因此选择调剂也最好是以A区国家线为主(即使是调剂B区)。


去年所有的调剂信息我都整理在了今天推送的二条,里面有各个院校的调剂公告和调剂负责人联系方式,大家去打电话吧!


*A区: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四川、陕西等21省(市)


*A区调剂院校清单:首都体育学院、中央民族大学(非全)、北京印刷学院、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上海政法学院、上海体育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非全)、河海大学(非全)、苏州大学(非全)、江苏师范大学、扬州大学、湖州师范学院、浙江传媒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温州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淮北师范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河北大学、河北传媒大学、西安国语大学、西安财经大学、西安工程大学、西北政法大学、成都大学、成都体育学院、四川外国语大学、西南大学、重庆工商大学、四川社科院、重庆师范大学、重庆交通大学、黑龙江大学、长沙理工学院、湖南理工学院、长安大学、三峡大学、武汉体育学院、武汉纺织学院、湖北文理学院、烟台大学、山东师范大学、东北财经大学、沈阳师范大学、辽宁工业大学、沈阳体育学院、淮海大学、广州体育学院、汕头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非全)、广东技术师范大学、闽南师范大学、华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吉林财经大学、山西大学、


*b区: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0省(区)


*B区调剂院校清单:兰州大学、石河子大学(211)、宁夏大学、新疆大学、西藏大学、兰州财经大学、青海师范大学、西北民族大学、云南大学、云南财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贵州财经大学、广西民族大学、贵州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甘肃政法大学、长安大学、西藏民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伊犁师范大学、喀什大学、青海民族大学、西安石油大学、西北民族大学、赤峰学院(内蒙古)、塔里木大学、新疆财经大学、南宁师范大学、海南师范大学。


*联合培养院校:所谓联合培养就是中外办学,学费很贵,动辄一年10万,但学费也成了门槛,报考人数少,自然也就接受调剂。其中典型为「上海交通大学南加州(秃头所南大调剂上交经验贴)」,除此之外还有「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学院」。


*港澳地区新传申硕:近些年港澳地区的新传硕士也非常热门,部分院校的条件相对有所降低,香港硕士为一年,学费15w左右;澳门地区为2年,学费13w左右;以下院校以供参考: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教育大学(港大和港中文当然也招生,但这不是门槛太高了嘛);澳门:澳门科技大学、澳门城市大学、澳门理工大学。


以上为秃头所整理的所有你人生的其他选择,你不是一个没有选择的人,所以做好了准备,就去新的地方吧~

*

◼️ 关于调剂的几个关键问题

 @TuTouSuo


最后,我们再来说几个关于调剂老生常谈的问题,这些问题不是技术性问题,而是一些你在开始调剂之前的人生选择性问题,把这些问题留在最后,也留给大家,在做调剂之前好好思考一番。


*调剂难不难,成功率高不高:难,成功率不高。根据研招网的数据显示,2022届考研共计467万人,有180万人选择了调剂,最终调剂上岸23万人。调剂的成功率不高原因很多:竞争和内卷、信息收集的不够及时、调剂成功后放弃就读,因此调剂本身也是一个需要大家细心对待、同时慎重考虑的事情。


*b区211和a区一本甚至二本,我要选哪个:211很多时候是简历筛选的一道门槛,因此如果你的意向就业规划中有「考公」「大厂」「外企」「主流或知名媒体」这样的规划,那么211会更给你更多的机遇;如果你的就业规划中更倾向于创业、自媒体、风口行业(直播/短视频)、娱乐行业(明星团队、娱乐媒体、时尚媒体),那么选北上广杭。


*调剂和二战怎么选:其实这两个选项本身并不冲突,你可以先选择调剂,如果最后调剂的院校不理想,再考虑是否二战;调剂是给自己多一点的机会,多一点的保险,既然今年已经走到这一步了,如果有个还不错的院校读,那肯定不要再考一年。


暂时这么多吧,如果还有其他问题,咱们评论区聊。



🦋

* ᴳᴼᴼᴰ ᴺᴵᴳᴴᵀ *

「2024/TuTouSuo/全程班」


将真空理想连接现实

以理想入世对抗荒谬世界


♡+♡=♡²

「2023/复试班」

在春日,在新的一年

触碰理想,实现期待


🐼🐡


六位调剂上岸人的真实独白。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