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的人生智慧】 曾仕强主讲 8集(全)

第一节
鬼谷子的名称来由:
需要应变而非创新,因为一切都在变;以不变应万变,因为原则不能变。
正名:应变大师
天下有人姓鬼吗?有地方取名鬼谷的吗?
史料来源:姓王名王诩(xǔ),春秋时人,隐居河南云梦山,清溪的鬼谷,自称鬼谷先生。
不正确的,历史是为政治服务的。
原来,鬼谷子有阴阳双父母。阴母龙王女儿,阴父为其情郎。阳母为阴母灵魂附入的王家女鬼。阳父是阳父灵魂附入的巨谷粒,阳父是那一颗巨大的谷粒。
伟大圣人的来源往往没有父亲。
易经:一切选择都是两难,有时只能依靠直觉。

西方人重视看得见的行为,中国人重视看得见的动机。
西方人的理从法来,中国人的理从情来;前者是固定的,后者是变动的。
第二节
朝闻道,夕死可矣
如果能听说到道义之事(在我身边发生),那要我当晚死也行
论语:孔门论道的结语,每句都是结论。

神差鬼使,求神需要给小分身。
公庙vs鬼庙(没有大门)
人造神的过程:第一:不是活人,拜七代; (了生死)
鬼谷先生是古代真仙,从轩辕黄帝始,历经夏商周,随老君西化流沙,至周末复返中原,居鬼谷山。授道弟子百余人,其中张仪、苏秦不慕神仙,好纵横术。先生诫 : 不可以道化,只能以智诈。术则纵横,师则鬼谷。
只要言论自由,就没有道(公义)可言。
第三节
国人喜欢杜撰古事,好附会古迹,尽人皆知。
鬼谷先生原本为纵横家,后演变为神仙家,兵家,命相家与占算家。
学者研究得越少,民间流传越广。
道在火灶,中华大道由平民传承?
许多书并非鬼谷先生著作,却情愿附托于他,足证明其盛名在外。
这种情况和现代人重视智慧财产权,有何异同?孔子成就在于其学术推崇与支持。
《鬼谷子》一书是纵横家代表作。
战国时代群雄并起,互相攻伐,仁义不足化干戈为玉帛,所以需要外交谋略来运筹帷幄。一部战国策,几乎就是纵横及的游说纪实。
动之以形势,诱之以利害。历来学者大多不愿置评,以免被视同巧诈诡辩。
但现代立国不可无外交,经商不能不谈判, 只要用得合理妥当,有何不好 ?
成功的游说高手,必须上通天文,下辨地理,明山川险要,知民情虚实,通晓国际现势,而且还要善用游说技巧。最好能人、事、时、地的变数,随机应变,以求深获对方的心而有成。
游说前三分钟最重要,讲话无所谓真假,而是对方愿意听的话。
开关原理是主要关键
一阴一阳之伟谓道
阴阳代表人、事物的正反两面;终始
阴代表死亡、忧患、贫贱、苦辱、弃损、亡利、失意、有害、刑戮、诛罚为终。
阳代表长生、安乐、富贵、尊荣、显名、爱好、财利、得意、喜欲为始。
游说尽量以阴的事物,诱导对方不敢付诸行动,为终。以阳的失误,诱劝对方不敢付诸行动,为始。先止后动。(ps:先明白对方的意图,先截止对方。)
事物有阴阳,人也分阴阳。依其性格、地位与爱好,配何事物的阴阳加以游说。
与阳类人交谈,依崇高;与阴类人依卑小。两者交互使用,便能产生无穷变化。力求阴阳平衡,进退有度。
对不同的人采取不一样的策略
仁德的人看轻财货,不宜以利益引诱,可晓以大义,使其贡献财货。
勇士轻视患难,不应以患难恐吓,可使其据守危城,抵御外侮。
智慧的人通晓各种技巧,明白事物道理,不宜欺骗,可多加请教,使其立功。
第四节
对不同的人采取不一样的策略
不才的人容易受恐吓。
愚笨的人容易受蒙蔽。
贪婪的人贪心易受诱。
听话听音,锣鼓听声。认真听别人的话,欲误话中之音,正确判断对方属于哪一类型,而采取合适的策略。(ps:声没有语,有声无音;音是指音调起伏。)
会说话和会听话,其实同等重要。(ps:先学会听话才能学会讲话,往往说了一堆废话 )
说话需要变通,存在两难。一切反者道之动,都是变通。应变是固有原则不变,其他应变则变。
有显微处着手处理事情
天地所以能化育万物,端在于天地的高深。圣人所以能制定事物的法则,完全在隐与匿。
圣人以幽隐方式处事,愚人以暴露方式进行。聪明人从容易处着手,不聪明的人从困难做起。
行事贵无为,重智慧
智慧要用在别人还无法察知的地方 (由阴入手),才能要用在别人还无法看见虑,才见真实。
如果先看是否可行,再选择可行的去做,是为自己谋全身之道。
如果明知不可却不计成败去做,这是用智慧才能为百姓谋福利。
由于事情蕴育于隐蔽,所以先王由隐匿处着手 。
ps:潜龙勿用。任何老话都是有道理的,但是不能强调,阴阳是一体的。
《鬼谷子》的根源都是来自《易经》
第五节 讲话谨慎是最要紧的。
说话要提防的五种弊病
1.病:气势不足,言辞恍惚,说话时精神不旺盛
2.恐:内心震惧,语无伦次,说话时担心害怕、忧。
3.忧:言辞闭塞,无法畅通,说话时顾虑太多
4.怒:情绪激昂,无法畅通,说话时顾虑太多
5.喜:情绪欢畅,心意流散,无法把握言谈的重点。
常人要避免这五弊。只有精于游说的人才能善加运用,一定要有利时才能用。嘴巴可以吃饭,不能够随便说话。
ps:沟通vs请示;与领导同行低半步;商量vs请示/报告。
没有人能被改变,只能引导他自己接受与改变。
九种说服人的技巧-顺着对方讲
1.对有智慧的人,要旁征博引,使其乐于听闻。
2.对有见解广博的人,以分析事理为主,使其心生佩服
3.对善于分析事理的人,要简明扼要,把握事物的要点,以吸引其注意。
4.对达官贵人,要顺着他的权势,因势利导,使其乐于接受。
5.对于富有的人,要使其觉得华贵高雅。
6.对于贫贱的人,要以利益相诱惑。
7.对于卑贱的人,身段要柔软,以谦卑言辞感动,不可傲气凌人。
8.对于勇猛的人,要果敢明快。
9.对于愚鲁的人,言辞要敏锐。
掌握原则,随机应变,不致出乱子。
ps:对国人单刀直入难以获得信息,应该旁敲侧击。
请稍候vs马上来;请配合vs请多多帮忙/协助;
第六节
记单子vs记盘子
假借成本来苛刻员工而非真降成本;
与人交换态度要友善
揣摩对方的智慧和才能,度量其实力,估计其气势,以此为突破口与对方周旋,进而议和,以友善的态度建立邦交,此为飞箝。
飞是造作飞誉;箝是指钳制。
飞箝即运用言辞技巧,替对方造作声誉,为其宣传(飞),用于赢取对方的感激,然后透过各种技巧加以钳制,使其为我们所用(箝)。
ps:吃饱了没有-隐藏深意:明白你现在的情绪。游说第一步需要选择对话心情好。先缓后急。
太阳与风的威力,孰大?对穿大衣的行人来说,孰大?
人对人是一面镜子,人与镜中人人采取相同的态度:友善或粗暴
ps:给压力就抗拒,让其自发。先舍后得。
舍得给予才能收获更多
先使自己内心平静,保持沉默,才能听取别人的言论。即使对方所说的并非我们所急于要知,也可以由细微处推知。
自己暂且收敛,对方才会打开心扉。要使对方高傲,自己先表现谦虚。要从对方获得,自己要先给予。
让对方先开口,是上策(先说先死)
对方的道理与我们不合时,用反问的方式,促使对方用更深的道理来回应,我们据此可知其真正的心意。
对方不语,就要变化谈论的方式,以各种事象来探测、诱动。
ps:以静制动;本身处于劣势,只能先说。
第七节
不打没有把握的仗
揣情是策略的前提条件,也是谈判的基本法则。
揣情便是利用对方的内心情绪变化,来窥知深藏的好感。
趁其极度高兴的时,以各种方法探知其嗜好。趁其极度恐惧时,以各种方法探知其憎恶可怕的事情。
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不出手便罢,一出手就命中。
未雨绸缪预防灾祸患
天地万物,都沿着离合、终始而循环,因此都有间隙可寻,由小而大。
1.由内部引起的,塞住;
2.由外来的,挡住;
3.有下层引起的,平息;
4.刚开始萌芽的,使其销声匿迹;
5.已经扩大的,不能治理的,便要设法加以取代;
这五种抵塞缝隙的方法,用于灵活使用,事先预防才不致事后悔恨。
圣人能用开关的原理来详察缝隙,并遵奉天时行事。
当世上没有缝隙可抵塞时,深隐以待时机;已有缝隙可抵塞,就该出来为社会设计,预防灾祸。
(公司)只有小功劳,没有大功劳,才吉祥。
ps:小孩有小错,需要改,但是不要当时也不要拿总账,主要是记住教训而非发泄情绪,家里需要家规。
站得愈高才能望得愈远
凡事都有相合、相反两者情形,我们都要设法适应,配合。
事情变化多端,像轮环一样旋转不息,各有各的形势,必须反复推求,制定合用的规则。
鬼谷先生:
用之于天下,必量天下而兴之;
用之于国,必量国而兴之;
用之于家,必量家而兴之;
用之于身,必量身才能气势而兴之。
因为天下并没有固定的标准,往往合于彼此而离于此,所以要合于此,必须离于彼,这时候反忤就很重要。
ps:有答案但是没有固定答案;有标准但是没有固定标准,随机应变。
故伊尹五就汤,五就桀,而不能有所明,然后合于汤。吕尚三就文王、三入殷,而不能有所明,然后合于文王。两人都知道天命所在,而毫不犹豫。
反忤时,先详细谋虑,再配合飞箝来使用。
用人之长避人之短
人无完人,各有长短。谅解他,才能用他。
处理事情,贵能制服别人,而不是为别人所制服。能制服,便能掌实权。
量才而用,是十分重要的用人原则。
第八节
用人之长避人之短
西邻有五子,一子朴,一子敏,一子蒙,一子偻,一子跛;乃使朴者农,敏者贾,蒙者卜,偻者绩,跛者纺;五子皆不愁于衣食焉。
ps:中国与国外销售策略的不同,中国销售花样会更多,但是两者没有好坏。
用人之长避人之短
人各有 长短,长处可能变为短处,短处可能变为长处。只有适才适用,天下无人不可用。
不但要用其所长,而且要短中见长,不能求全,也不能因小节而埋没优秀人才。
把长处放在眼中,短处放在肚里。
ps:决定性的因素往往无法量化。
内在的涵养是根本
谈判、游说固然需要各种技巧,但内在涵养仍为根本要件;
1.树立道德,以减少敌人,并使人才能为我所用。
2.广博知识与丰富词藻,借用灵魂而适时合用的语言,文字,表达自己意见,使语言有味,为人接受。
3.能审己度人,自治而后知人,知己知彼而后游说能入,计谋能成。进退自如,纵横皆通。
ps:内在是道,外在的是术。
公司人有流动算正常,没有流动或者人才流动大均有问题。
宗教可以信,但是不能迷。可以不信神,但是要敬,保持适当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