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日本观察丨日本政府讨论对生成式AI引入第三方审计认证制度
编辑 丨 任晶晶
主编 丨 林娜
全文总计约6739字,阅读时间约21分钟
本期内容
//
一、立法与会议动向
1.日本政府讨论对生成式AI引入第三方审计认证制度
2.总务省发布2023年版《情报通信白皮书》
二、行政动向
3. 针对My Number Card政府补贴账户登记错误问题,个保委讨论对数字厅进行行政调查
4. 个人信息保护委员会对15家大型电力企业作出行政指导
三、诉讼与维权
5. 某化妆品公司被指控盗用他人推文,发布虚假口碑宣传广告
6. 某男子销售伪造的宝可梦卡牌,涉嫌侵犯著作权
7. 因盗取公司2.5万条客户信息,某男子涉嫌侵犯商业秘密罪被捕
8. 大分县发生85家公司销售额等机密信息泄露事件
四、行业动向
9. 信息通信研究机构称制作了一款日语生成AI
10. TBS电视台宣布正式进军游戏业务
一、立法与会议动向
1.日本政府讨论对生成式AI引入第三方审计认证制度

日本政府于7月3日针对互联网上使用数据生成文字和图像的“生成式AI(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发布了AI对策概要草案。该概要草案强调了提高AI开发者和提供者的透明度的必要性,并包括了考虑引入第三方审计和认证制度,未来将在相关政府部门的“AI战略小组”会议上讨论具体对策。
概要草案提出了作为对策的三个主要方面:
(一)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指导方针,为确保AI的开发者和提供者在AI机制、学习数据内容、数据处理等方面有一定水平的质量保证,考虑建立第三方审计和认证制度。
(二)根据AI在身体、心理层面上的风险等级来制定相应的规则。
(三)通过技术来应对AI带来的风险,促进鼓励开发和推广能够识别和降低风险的技术,以及能够识别虚假信息的专有AI技术,例如开发检测Deepfake技术的软件,识别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虚假信息等。
在2023年5月举行的七国集团首脑会议(G7峰会)中,七国已达成了"广岛AI进程"的推进共识。会议中讨论了AI应用领域及其相关课题,并明确了G7要在年内制定规范生成式AI的国际规则的目标。日本政府计划在收集G7各国情况的同时,与国际保持步调一致,探讨对AI的具体规制对策。
2. 总务省发布2023年版《情报通信白皮书》

7月4日总务省发布了2023年版的《情报通信白皮书》,白皮书总体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新时代实现强韧健全数据流通社会的目标,整理了日本通信基础设施的高度化进程,分析数据流通和利用的现状与问题,探讨了新的趋势,并展望实现一个让每个人都能享受数据流通所带来的多样化服务的社会。
第二部分为情报通信领域的现状与课题,概览信息通信领域市场趋势和数字化利用的现状,整理信息通信政策的现状、问题以及未来的方向。
其中,关于AI的动向方面,白皮书中写道日本在2022年包括利用AI功能的硬件、软件、网站等在内的AI市场规模达到3883亿6700万日元,比前年增长了35.5%,而且预测未来将会持续增长,2027年将扩大到1兆1034亿7700万日元。总务省将会继续普及AI,并且将通过参与GPAI(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来进行信息传播,并积极参与国际讨论。
关于元宇宙方面,白皮书中表示元宇宙在日本未来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变革潜力,并有望继续扩大市场。总务省致力于促进元宇宙相关创新,并在确保网络空间的安全和信任的前提下,避免过度限制其普及。从2022年8月开始举办名为“Web3时代的元宇宙等利用研究会”的会议,以了解和整理存在和可能存在的各种问题,对虚拟空间的各种用例进行讨论,从提高用户便利性、确保提供适当和顺畅的服务以及创新的角度整理了相关的问题。
二、行政动向
3. 针对My Number Card政府补贴账户登记错误问题,个保委讨论对数字厅进行行政调查

2023年以来日本在各地推广“My Number Card”制度录入个人数据时,发生了多起将同名同姓信息相混淆的情况。此次因日本国民使用My Number Card登记政府补贴账户时,在地方政府窗口的共享终端操作中,下一位用户在前一位用户未退出账户的情况下进行了操作,致使政府补贴账户登记错误。截止至6月底,日本政府已确认政府补贴账户登记错误事件有940起。
鉴于上述发生的政府补贴账户登记错误问题,日本政府的个人信息保护委员会正在讨论7月内对数字庁进行入内检查。个人信息保护委员会指出:“数字庁在确保准确操作程序和降低操作风险方面存在不足。”
此外,还出现了将日本国民健康保险卡整合为My Number Card时注册他人信息的错误等。基于上述问题,个人信息保护委员会还在考虑对提供服务的企业和相关机构进行行政指导。
“My Number Card”是日本于2016年推行的记载有姓名、住址、出生日期、性别、个人编号(My Number)和本人脸部照片等内藏IC芯片的卡。“My Number Card”除了可用作确认本人的身份证明书之外,还可用于自治体服务、e-Tax等需要使用电子证明书的电子申请、国民保险等各项服务。
4. 个人信息保护委员会对15家大型电力企业作出行政指导
6月29日,日本政府的个人信息保护委员会针对售电公司非法访问竞争对手“新电力”公司的客户信息的问题,对包括东北电力、中部电力、关西电力、北陆电力等8家电力巨头供电公司及其7家子公司售电公司在内的15家公司进行了行政指导,要求15家公司对客户数据库的管理方式进行自查自纠。
8家供电公司各自负责某一个区域内的电力配送,在此过程中获得了客户的家庭个人信息,其中包括了与其子公司售电公司以外的竞争对手“新电力”公司的客户信息。
根据个人信息保护委员会的调查发现,供电公司在数据管理方面存在违法违规行为:
(一)数据安全管理措施不足:供电公司与售电公司共享由自己所管理的客户数据库,尽管供电公司对个人信息采取了隔离措施,以防止售电公司访问数据库中的其竞争对手售电公司的客户信息,但由于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缺陷,信息隔离措施存在问题,导致售电公司的员工等可访问其竞争对手电力公司的客户信息;
(二)ID和操作终端安全管理措施不足:由于对访问客户数据库所需的ID或操作终端的管理存在问题,导致本来没有访问权限的售电公司的员工可以访问包括竞争对手“新电力”公司的客户信息;
(三)超目的使用数据:供电公司基于应急服务的客户处理业务委托合同,授予售电公司访问客户数据库的权限。然而,售电公司的员工等在非紧急情况下访问了客户数据库。
同时,售电公司在数据管理方面也存在违法违规行为:
(一)未履行对受委托方进行监督的义务:售电公司在进行自身客户数量等统计报告时,向负责系统业务的外包公司授予了访问数据库的权限,然而,售电公司在进行上述委托行为时,未能做到不违反供电公司的禁止规定,并通过上述外包公司获取了包含“新电力”公司客户信息在内的个人数据;
(二)以不正当手段收集信息:售电公司利用管理措施漏洞浏览了“新电力”客户信息,并将其用于处理查询以及为获得其他客户而进行的业务活动;
(三)超目的使用数据:根据《电力事业法》规定不得将在业务中得到的客户信息进行目的外利用,售电公司明知或应知这些规定,仍然从送供电公司数据库中获取包含“新电力”客户信息在内的个人信息,并将其用于处理顾客的查询等服务;
(四)未积极采取措施:售电公司未及时采取措施纠正上述问题。
因此,基于上述行为,个人信息保护委员会基于《个人信息保护法》第147条作出行政指导,要求上述15家公司对客户数据库的管理方式进行自查自纠,并采取必要的改善措施。
威理扬简评:
日本《个人信息保护法》新修订版已经于2023年4月1日正式生效,详情请见:出海日本丨【明日施行】日本新《个人信息保护法》全文翻译。
《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个人信息处理者不得超出使用目的所必需的范围来处理个人信息(第18条第1款),且不得助长或可能诱发违法或不当行为的方式使用个人信息(第19条),不得以虚假或其他不正当手段收集个人信息(第20条第1款)。
本次事件中的售电公司的行为可能构成了第20条第1款所规定的使用不正当手段收集个人信息。而供电公司和售电公司对客户数据的管理上存在的疏漏行为,可能违反了《个人信息保护法》第23条“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采取必要、适当的措施,以防止其处理的个人数据发生泄露、灭失或者毁损以及其他的对个人数据的安全管理”的规定。而且,供电公司和售电公司亦未尽到对受委托方进行监督的义务,据此可能违反《个人信息保护法》第25条。
若违反《个人信息保护法》,在行政方面根据需要个人信息保护委员会可:
1)入内检查:依据第146条要求入内检查,就个人信息等的处理进行质问、或检查账簿文件等其他物品;
2)行政指导和建议:个人信息保护委员会还可以依据第147条就个人信息等处理事宜向个人信息处理者等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建议;
3)行政劝告:个人信息保护委员会还可以依据第148条对违反相关法条的个人信息处理者进行劝告,要求其为中止该违反行为和其他纠正违反行为采取必要措施。
就违法违规方面可能承担的刑事责任:
1)对于制作虚假报告等违法行为人的可以处以50万日元(折合约2.5万元人民币)罚款(第182条);
2)违反个人信息保护委员会命令的个人信息处理者,对违反者处以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或100万日元(折合约5万元人民币)以下的罚款(第178条);
3)为谋取自己或第三人不正当利益而提供或盗用的,处以1年以下有期徒刑或50万日元(折合约2.5万元人民币)以下的罚款(第179条);
4)法人代表、或者法人或自然人的代理人等,有各款违法行为的,除了处罚行为人外,还对该法人处以各项罚金(第184条)。
三、诉讼与维权
5.某化妆品公司被指控盗用他人推文,发布虚假口碑宣传广告

知名化妆品制造商Premier Anti-Agin于7月4日发布道歉声明,称6月29日在Twitter账号上发布的关于宣传该公司名为"Clayence"的染发产品广告上,未经同意复制使用了与该公司无关的个人用户的推文。
在该广告中使用了一名用户在2020年4月19日发布在推特上的一段话,广告发布后立即被用户指出自己的帖子被Premier Anti-Agin公司一字不差地用来宣传产品,并发表了自己不满之情。
很快该事件引发大量网友关注,于是Premier Anti-Aging公司发布道歉声明,解释称发布在Twitter账户上的广告是由第三方广告公司Piala制作, 而且该Twitter账户也是由广告公司Piala负责运营。随后,Premier Anti-Aging公司删除了广告推文并删除了该Twitter账户。
随后,Premier Anti-Aging公司承认"广告公司没有充分地对管理和发布内容进行确认",并表示将努力避免再次发生类似事件。Piala公司也在同日发表了声明,承认盗用了该用户过去的推文,并表示道歉。为了防止再次发生类似事件,Piala公司将在公司内部广泛宣传此事,并重新审视公司内部规则和广告内容管理流程。
威理扬简评:
本次新闻中的化妆品制造公司的宣传广告发布不到一周的时间就被迫下架,体现了出海日本时,除了合法合规之外,需特别注意的舆情风险。在发生影响公司声誉的舆论时,积极调查事件起因并进行道歉是比较好的应对方法。
6. 某男子销售伪造的宝可梦卡牌,涉嫌侵犯著作权

7月3日,日本射水市警方以涉嫌侵犯著作权法为由逮捕了一名34岁的某公司高管。
据调查,今年的3月20日该男子在二手回收店以283,700日元(折合约人民币14623元)的价格出售了5张伪造的"宝可梦卡牌",并声称其为真品。之后该二手回收店向警方咨询称“从顾客那里收购的宝可梦卡牌可能是假货”。
警方随后将5张卡牌送至相关公司进行鉴定,结果发现这5张卡片全部是伪造品。嫌疑人否认了对他的部分指控,警方目前正在调查嫌疑人获取假卡牌的经过等事宜。
威理扬简评:
宝可梦卡牌游戏是一种交换式卡牌游戏,游戏规则基于宝可梦系列的内容,在日本市场占有率极高。对于这样的游戏卡牌也是同样受日本《著作权法》的保护。依照日本著作权法,复制卡牌的行为可能构成侵犯著作权的行为(第21条),若销售该复制品则可能侵犯著作权人的发行权(第26条之2)。
侵犯著作权的可能面临民事和刑事上的处罚:
1)民事责任:著作权人可以请求侵权人停止侵害(第112条)、损害赔偿(第114条)等。
2)刑事责任:
Ⅰ 侵犯著作权、出版权和著作邻接权的行为,将被规定处以最高10年有期徒刑或最高1000万日元(折合人民币约50万元)的罚款(第119条第1款);
Ⅱ 侵犯著作人格权和表演者人格权的行为,将被规定处以最高5年有期徒刑或最高500万日元(折合人民币约30万元)的罚款(第119条第2款);
Ⅲ 对于企业等法人的侵权行为(不包括侵犯著作人格权和表演者人格权),将被规定处以最高3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1500万元)的罚款(第124条)。
7. 因盗取公司2.5万条客户信息,某男子涉嫌侵犯商业秘密罪被捕

广岛县警察生活环境课和广岛中央警察署的联合搜查总部于7月3日以涉嫌违反日本《反不正当竞争法》,非法获取商业秘密为由逮捕了一名62岁的失业男子。
据该警署指控,该男子在2月9日至2月24日期间利用职务便利,以非法盈利为目的在之前就职的公司的办公电脑上将拥有浏览权限的商业秘密客户信息发送到自己的电子邮件地址,涉嫌侵犯该公司的商业秘密。
其中,涉及的客户信息约有2.5万条,包括姓名、住址、电话号码、住所等。该男子在3月底辞职后转职到同行业的其他公司工作。
威理扬简评:
日本《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条第1款4号至10号规定了侵犯商业秘密的几种具体行为类型。本次事件中的男子以非法盈利为目的,将公司持有的客户信息发送至自己的邮箱,可能构成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条第1款7号所规定的“出于非法盈利,或对商业秘密持有者造成损害为目的,使用或者披露从商业秘密持有者处合法获得的商业秘密的行为。”
依据日本《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侵犯商业秘密者民事上可能被要求停止侵害(第3条)、损害赔偿(第4条)、恢复名誉(第14条)等,刑事上可能面临单处或并罚最高刑期10年以下有期徒刑和2000万日元(折合人民币约100万元)的罚款(第21条)。
8. 大分县发生85家公司销售额等机密信息泄露事件

7月7日,就意外泄露85家本县中小企业销售额等营业信息一事,大分县政府举行了相关情况说明的新闻发布会。
该发布会中称,此次泄露的信息涉及通过大分县的支援项目进行新产品开发等的85家中小的销售额和营业利润等机密信息。具体为负责该项目的职员为了对项目效果进行评估,通过电子邮件向另外44家公司请求调查财务信息等时,在电子邮件中所附加的Excel文件中错误包含了上述85家公司的信息。
县方已要求这44家公司删除这些重要信息,并向泄露信息的企业表示道歉,称未来将采取相应措施,例如“在发送邮件给外部时务必进行多次确认,以防止再次发生此类事件”。
四、行业动向
9. 信息通信研究机构称制作了一款日语生成AI
7月4日信息通信研究机构(NICT)宣布称基于BERT模型用时4个月制作了一款专注于日语的大规模语言模型。该模型是由网络中独立收集的350GB日语文本开发而成,拥有4000亿个参数,不仅能够回答用户问题,还能够在输入部分提示之后生成连续的文本。
信息通信研究机构认为尽管该语言模型的“性能方面不能与ChatGPT等相媲美”,目前还没有进行微调或强化学习等进一步的处理,但它已达到了能够进行日语交互的水平。
信息通信研究机构计划利用迄今为止积累的大量学习数据,例如WISDOM X中超过150万个问题回答数据,通过进行微调等方式提高语言模型的质量,以便能够更便捷地在具体应用软件中进行使用。此外,NICT计划扩大与民营企业、大学、国立研究机构等的合作研究,以产学合作的方式开展大规模语言模型的研究和开发。
10. TBS电视台宣布正式进军游戏业务

TBS电视台于7月5日宣布正式进军游戏业务,并公开了相关信息的“TBS GAMES”预告网站。TBS GAMES的理念是以“在游戏中创造前所未有的‘时刻’”为中心,充分利用TBS集团最大的武器——“内容创作力”。致力于为消费者、移动设备用户、个人电脑用户、街机游戏用户、卡片游戏用户和桌面游戏用户提供“令人心动的游戏体验”,并创造在全球范围内广受喜爱的“原创知识产权”。
目前TBS电视台已经游戏化的有“百战百胜王”、“极限体能王(SASUKE)”等节目。
主编介绍
关于威理扬
垦丁律师事务所威理扬法律团队,骨灰级二次元迷汇集地、产品经理型律师团队。专注ACG产业全生命周期法律合规、为互联网企业提供出海合规方案、国内研发及发行各阶段法律风险梳理及评估、数据合规、知识产权及诉讼纠纷等。
团队初心

林娜
垦丁律师事务所 威理扬法律团队创始人 骨灰级二次元迷
深耕互联网ACG行业法律实务14年,专注数字经济环境下的知识产权、数据合规、网络法律实务。日本北海道大学法学硕士,师从日本知识产权法第一人田村善之教授。“威理扬ACG法实务”平台主理人、北京市文化娱乐法学会中日文化与法律工作委员会主任、第二届理事会理事、日本九州经济联合会知识产权研究会会员。
曾供职某头部互联网公司法务部手游组负责人、某精品顶级律所日本业务部部长。曾为社交类、内容类、游戏类、工具类等多家互联网产品出具量身定制的全生命周期合规方案,并提供出海欧美、日韩、东南亚、中东等国家的出海规方案。
曾在日本知识产权权威杂志《AIPPI》 62卷3号 发表日文论文《实用艺术品的著作权保护制度中日比较》,并在日本九州经济联合会知识产权研究会上以日文多次发表主题演讲。

扫码联系林娜,加入ACG合规讨论群
(请注明:实名-单位-来意)
“二次元”发源日本,面向世界。时代赋予了“二次元”新的含义和生命。
悲壮如银河战争中的提督杨威利、孤勇如明治维新的剑客绯村剑心,坚毅如满血热爱穿越千年的棋魂藤原佐为、温暖如十二国残酷斗争中始终给人希望方向的半兽乐俊....
新的时代,我们看到了在日本扬帆起航的罗小黑战记、收获了时光代理人带来的惊心动魄、看到刺客伍六七迈向世界的高昂步伐、也惊艳于原神的全球开花......
热爱二次元、痴迷日语、精通英语的我们,从漫画到动画,从动画到游戏,从游戏到虚拟世界.....愿以法律合规为器,伴你披荆斩棘,为你保驾护航。
声明
本文章所载内容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威理扬法律团队及律师的意见。如需更多信息,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