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执业医师备考-内科-呼吸科-肺栓塞

2022-11-14 17:11 作者:佛系老干部2021  | 我要投稿

急性肺源性心脏病

肺栓塞PE,由多种原因导致,最常见的是肺血栓栓塞PTE(90%);血栓栓塞的主要原因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合并慢性心肺疾病者可能发生肺梗死PI

危险因素:

原发性危险因素-易栓症,年轻患者没有明显获得性危险因素(如肥胖、妊娠、手术等)而发生血栓;有反复发作的血栓形成伴阳性血栓栓塞性疾病家族史

如PC、PS、AT3缺乏、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抗心磷脂抗体综合征

    继发性危险因素-手术、骨折、创伤、制动、肿瘤、肥胖、偏瘫、妊娠、口服避孕药、高龄、DVT

病因:

来自外周静脉-下肢深静脉血栓(外伤手术等损伤血管壁,长期卧床、骨折导致血流缓慢,真红、血小板增多、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导致的高凝);由于中心静脉插管的应用,来自上腔静脉的血栓有所增加;

右心血栓-右心房房颤形成附壁血栓,心内膜炎肺动脉瓣的赘生物

其他-癌栓、脂肪栓塞(长骨骨折)、气栓、羊水栓塞;

病理生理:

由于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栓子进入肺循环,造成肺动脉主干或其分支广泛栓塞,同时并发广泛肺细小动脉痉挛,使肺循环受阻,肺动脉压急剧升高而引起右心室扩张和右心衰竭;室间隔左移,左心功能受抑制;冠脉供血改变;

肺的通气血流比失调;梗死区死腔样通气,其他部位血流增多但是气体不足形成肺内右向左分流;

临床表现:

症状:

多见于长期卧床、手术后、心衰患者;

突发胸痛(胸膜炎样、心绞痛样)、呼吸困难、咯血(3联征)

发绀、心悸、咳嗽;

体征:

呼吸急促、心率加快、颈静脉怒张、P2亢进、三尖瓣返流

下肢静脉曲张、色素沉着、周径差>1cm;行走后易疲劳、肿胀

辅助检查:

可能性预测:

D-dimer <500ug/L不高基本可以排除肺栓塞;患者出现症状时如果没有其他疾病的可能、具有危险因素就是高度可能性;可能由其他疾病导致、无危险因素就是低度可能性;无其他疾病可能或有危险因素为中度可能;中、低度可能时,D-dimer不高可以排除肺栓塞;

CXR-肺不张、一侧膈上升、部分肺透亮度增加(没有血流了)、驼峰(梗死征)、肺动脉段突出、心影增大;也有的病人完全正常

ECG-心电轴右偏、右室劳损、肺性P波、右束支传导阻滞;

Bus-下肢超声可作为临床型DVT的首选检查;对中央型PTE敏感性和特异性达80-90%;同时排除室间隔破裂、主动脉瘤夹层、心包积液的可能

血气-没有COPD、间质纤维化等慢性肺疾病史,而突然血氧低多<80mmHg,PaCO2由于过度通气可能降低;

确诊的检查:

CTPA-基本取代了动脉造影;

核素肺灌注扫描V/Q-通气正常、没有血流;需要病人无心脏病史、肺栓塞史、X线正常,否则说不清灌注异常是如何导致的;在外周型PTE中较有价值

选择性肺动脉造影-明确栓塞部位和范围,使用很受限;

分型:

大面积PTE-2个叶或七个段;收缩压<90/比基础值降低40且维持>15min;

非大面积PTE-次大面积PTE,超声心动图标准:右室壁运动幅度<5mm,RV径/LV径>0.6;出现右心衰竭表现:颈V充盈,肝大,外周与中心静脉压升高

鉴别诊断:

    冠心病、主动脉瘤夹层、心包积液

治疗:

病因治疗

吸氧、止痛(胸痛)、绝对卧床、通便(防止栓子再次脱落)

溶栓-主要用于大面积栓塞2周内都可以使用,5日内效果最好(尿激酶+低分子肝素钙),无血流动力学异常者也可不溶栓

抗凝-预防复发,肝素(低分子肝素好,APTT1.5-2.5)治疗48h后加口服华法令(华法令起效慢)INR 1.5-2之间;肝素过量用鱼精蛋白拮抗、华法令过量用新鲜冰冻血浆拮抗;无基础疾病抗凝3-6月(如再次发作要终身抗凝),有基础疾病终身抗凝;动脉系统的血栓可以用抗血小板药物,静脉系统的血栓用华法令;

手术治疗;


执业医师备考-内科-呼吸科-肺栓塞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