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简述》 第一章 第一节:古代埃及文明
引言:告别了《中国历史简述》系列,我们正在向世界靠近。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作为一个非专业人士和一个不知名up,能有如此阅读量,我已十分满足。本系列将采取多方面的资料查询来进行编制,如有不严谨或许错误的地方,希望大家在评论区予以纠正,留下您宝贵的建议。受限于一些客观和主观原因,本系列依旧是不定时更新,本次的“旅程”短则三个月,长则半年。让我们一起继续领略历史的灿烂辉煌。大家敬请期待!
资料引读: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罗河孕育了古老的埃及文明。古代智慧的埃及人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明,对人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思考:你知道古代埃及文明都有哪些成就吗?古埃及的法老与金字塔有何关系?
额外了解:人类文明的产生
原始社会时期,生产力低下,人类主要依靠采集和渔猎为生,没有私有财产,也没有阶级。根据目前的研究,西亚地区的居民最早培植出大麦、小麦和豆类作物,稍后,南亚、中国和中南美洲等地也培育出各自的农作物,如南亚的芋头,中国的水稻和粟,中南美洲的玉米和南瓜等。在这些地区,人类还驯养了羊、猪和牛等动物。最初的农业和畜牧业逐渐发展并传播开来。
农业和畜牧业产生后,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随着农业的发展,人们要求有质量更好、更方便实用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一些人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手工业生产,出现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不同地区的产品互通有无,促进了交换和贸易。社会经济的发展,让一部分人能够脱离社会生产活动而从事专门的管理和文化创造工作。农耕生产需要人们定居生活,一些较大的居住点逐渐发展为早期城市。
社会分工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人类在满足自己的基本需要之外,有了剩余产品,为私有制和剥削的产生创造了条件。部落首领利用职权把一部分公共产品据为己有,私有制逐渐产生,社会分化成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两大阶级。在有关原始社会后期的考古发现中,人们居住的房屋出现了明显区别,富人的房屋宽敞,穷人的房屋狭小;富人的墓中随葬品丰富,穷人的慕中很少有或几乎没有随葬品。为争夺土地和资源,一些部落之间爆发战争,被征服者往往成为征服者的奴隶,奴隶制成为人类第一种剥削制度。奴隶反抗奴隶主的斗争,成为最早的阶级对抗形式。在阶级矛盾和部落战争的双重作用下,逐渐出现了政府、军队和监狱等强制机关,国家开始形成。原来的部落首领,演变为阶级社会中国家的统治者。人类由此进入奴隶社会。出于记事和管理的需要,文字产生了。
尼罗河与古埃及王朝
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角,发源于尼罗河之间。尼罗河流经森林和草原地带,每年7月至11月定期泛滥,浸灌两岸干旱的土地;含有大量矿物质和腐殖质的泥沙随流而下,在两岸逐渐沉积下来,成为肥沃的黑色土壤。古代埃及人因而称自己的国家为“凯麦特”(意为黑土地)。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馈赠的厚礼 。
埃及人的原始社会起始于200万年以前的埃及直立人,是埃及最早的人类,他们的共同祖先属于埃及古猿,主要起始于在埃及法尤姆洼地的原上猿和埃及猿距今约2800~2600万年之间。
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在尼罗河下游陆续出现了若干个小国家。公元前3100年左右,古埃及初步实现了统一。在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古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版图向北延伸至叙利亚与小亚细亚交界处,以及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此后,古埃及又几度分裂,并不断遭到外族入侵。(古代叙利亚大体包括今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以色列和约旦等地。尼罗河“第四瀑布”,在今苏丹共和国境内。)


知识添补
埃及第十八王朝,是古埃及新王国时期的第一个王朝,也是古埃及历史上最强盛的王朝,所处的时间大致是前16世纪至前13世纪(约前1575年-约前1308年)。在古埃及的31个王朝中,该王朝是延续时间最长,版图最大,国力最鼎盛的一个朝代。上文所说的法老图特摩斯三世便是埃及第十八王朝的君主。

古埃及王国先后历经了:前王朝、早王朝、古王国、第一中间期、中王国、第二中间期、新王国、第三中间期、晚王国、托勒密王朝,共10个时期,33个王朝的统治(含0至第32王朝)。 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国吞并古埃及;后来,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先后占领古埃及;最后阿拉伯帝国将其伊斯兰化。古埃及文明没有延续下去。
法老,是古埃及国王的尊称,也是一个神秘的名字,它是埃及语的希伯来文音译,其象形文字写作,意为大房屋。在古王国时代(约前2686~前2181)仅指王宫,并不涉及国王本身。新王国第十八王朝图特摩斯三世起,开始用于国王自身,并逐渐演变成对国王的一种尊称。第二十二王朝(前945~前730)以后,成为国王的正式头衔。习惯上把古埃及的国王通称为法老。法老作为奴隶制专制君主,掌握全国的军政、司法、宗教大权,其意志就是法律,是古埃及的最高统治者。法老自称是太阳神阿蒙之子,是神在地上的代理人和化身,令臣民将其当作神一样来崇拜。

知识添补
克利奥帕特拉七世通称为埃及艳后,是古埃及的托勒密王朝也是古埃及最后一任女法老。克利奥帕特拉是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埃及后托勒密王朝册封的君主之一。她的父亲托勒密十二世奥莱特,指定他的长子托勒密十三世和她共同执政统治埃及。公元前51年,克利奥帕特拉登上王位。
她才貌出众,聪颖机智,擅长手段,心怀叵测,一生富有戏剧性。特别是卷入罗马共和国末期的政治漩涡,同恺撒、安东尼关系密切,并伴以种种传闻逸事,使她成为文学和艺术作品中的著名人物。

古埃及文明
古埃及的科学和文化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中天文学、数学和医学成就最为突出。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古埃及的太阳历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历法,约在公元前4000年前就已出现,这跟尼罗河的定期泛滥关系密切。从某种意义讲,甚至可以说尼罗河的定期泛滥催生了太阳历。古埃及人发现,每年7月,当太阳和天狼星在地平线上同时升起时,尼罗河就会开始涨水。于是他们据此制定了每年365天的太阳历。由于需要测量尼罗河的水位,丈量洪水退去后的两岸土地,再加上建筑等方面的计算需要,古埃及人发展了数学。古埃及人将人的遗体制作成木乃伊,增长了解剖知识,从而促进了医学的发展。
圣书体,或称碑铭体,正规体,俗称埃及象形文字,是古埃及人使用的一种文字体系,由图形文字,音节文字和字母构成。它是最早的文字形式之一,书写正规,图画性强,使用时间是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4世纪。 古埃及象形文字在19世纪被释读,为古埃及研究开启了一个新纪元。古埃及的雕刻和绘画主要以国王和贵族为对象,人物表情庄重、严肃。

金字塔
埃及金字塔的建筑群,散布在尼罗河下游西岸,位于开罗以南10多千米处,金字塔的底座呈四方形,每面均以三角形的形状向上砌筑,建成后则成为一个角锥体式的石塔。因为它的四面都形似汉字的“金”字,所以汉语译作“金字塔”。

金字塔的兴建,代表了古代埃及在建筑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金字塔既是埃及文化的最高成就,又标志着埃及文化日臻成熟。金字塔、神庙、宫殿等雄伟的建筑物,历经数千年,至今仍闪烁的着艺术的光芒。
金字塔作为法老的陵墓,是由早王国时期的马斯塔巴形陵墓发展演变而来的,它体现了王权神化的思想。著名的胡夫大金字塔,高143.5米,是法国埃菲尔铁塔建成之前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被称为世界古代七大奇观之一。
胡夫金字塔,也称大金字塔,位于埃及首都开罗西南约10千米的吉萨高地,它是世界上规模最为宏大,也是较为古老的金字塔,始建于埃及第四王朝第二个法老胡夫统治时期,被认为是胡夫为自己建造的陵墓。根据古埃及宗教理论,只要保护好尸体,人死之后灵魂可以继地存在,3000年以后就会在极乐世界复活并从此获得永生。这与佛教理论中的轮回转世差不多。有鉴于此,古埃及的每位法老从登基之日起,便着手为自己修建陵墓,以求死后超度为神,胡夫统治时期正逢古埃及盛世,因此他的陵墓规模也空前绝后。

胡夫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和门卡乌拉金字塔在吉萨高地一字排开,组成灰黄色的金字塔群。这些单纯、高大、厚重的巨大四棱锥体高傲地屹立在浩瀚的沙海中,向世人夸耀着古埃及人的智慧和伟大。其旁边更有气势磅礴的狮身人面像(高约20米、长约46米)相伴。狮子在古埃及人眼中是力量与神圣不可侵犯的象征,所以法老选择它为自己守陵。
参考资料: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人教版)
《中外历史纲要(上)》(人教版)
《世界通史》(宛华著)
百度百科
纪录片《埃及艳后消失的坟墓(Cleopatra's Lost Tomb)》
本文希望能给阅读者们带来一定帮助。
本文仅供娱乐阅读或一定的参考。
本文可能会有错别字、遗漏内容或不严谨的地方,希望各位能在评论区给予纠正和留下宝贵建议。也可私信up主 LvXingge泽泽子-新生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