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read | 2020.11

2020-11-02 20:46 作者:小龙小龙是小龙啊  | 我要投稿

最近看了一档综艺,一部电视剧精讲,一本书。



书是两京十五日。很精彩,历史的精彩就在于史书里寥寥几句,背后是可能是一整个故事,有惊险有爱情有兄弟情有地理有势力。


这部小说里有很鲜活的人物,皇后、女医、红莲教女助法,红莲教男助法,红莲教主母,喜欢运河的舅舅,喜欢工事的太监,一路保驾护航的大臣。其实我更愿意相信的是,这些配角都是在历史生活中存在的,也可能推动了这件事情的发展。而塑造出来的主角才是工具人,为了把这些配角串联起来。


 故事梗概就不说了,觉得尤其精彩的部分是 莲花教部分、运河的部分、明朝循祖宗制法、很有力量的女性殉葬制度、以及充满了命运和荒诞感的开始神都是人造出来的。百姓像莲子,心里也是苦的,不过是想找个寄托。这个普通的农家老太太,明白这些都是唬人的,也明白自己要干什么。不敢面对自己追随的将军被千刀万剐而死,认为他是超度的过程,想让所有亲近的人都这么去死。当然,最震撼的还是他的战斗力,那叫一个强。书里还探讨了是否要迁都运河的利弊,这个按下不表,但这15天和书一起欣赏了运河的沿途风景以及工程建造真的很开心。有时候没有一些事件的说明,大部分人是没有地理素养去认识的更深刻。世界还有地理起源说,地理位置真的很重要,相当于开局的初始条件了,也是神经网络的初始值。明朝的遵循祖制,所以宫内的人久久僵持着,葬礼也久久僵持着。所以男主可以乘着棺材划着棺盖,挂着牌位别人不敢射他,也是因为殉葬的祖法所以有女性想要复仇,不要任意低估或者高估一个人的力量。没有到最后,我是真的不知道女医的目的是这个虽然一直都知道她带着某种目的,当然我觉得她的金手指开的有点大。


还有一部就是现在的热播综艺,演员请就位,挺有意思的。市场评级和演技的问题。通过这种竞赛的模式,年轻的演员可以和大导合作,在这个平台能接触到自己平时学习不到的。每个导演也有自己的个人魅力,我还是很喜欢陈凯歌导演的,他总能说出来哪里哪里具体不好,应该怎么改。拆论可简单,难得是你拆了又立住了。曹骏好看!


我的团长我的团

 

我不是栽树者,更没有能力当抉择者,我只是一个乘凉的后人。我能做的只有铭记。

 

我最最最喜欢的这部剧的一个地方,就是大家都是普通人,普通人最简单的愿望就是活着活下去,有缺点也有优点。

 

然后讲讲我认识的每一个人。

 

迷龙和上官,迷龙真的是一个特别敢于追爱也很爱家乡的人。他是一个东北人,打仗一路溃败变成了川军团的残兵,然后编入远征军参加云南印度方向的战争,闲着的时候他就去捣鼓生意,最后打入日本人树堡的时候,他也不忘把各个长官照片拉下来说这一定能买一个好价钱。迷龙有了老婆孩子,也会想直接渡江不想和日本人扫尾,被龙文章顶着枪赶下竹筏。但南天门决战的时候,他也笑嘻嘻的接受了突击队队长的任职。他的家在东北没了,他不能让在禅达的家也没了。最后迷龙死的很荒诞。迷龙第一次要被枪决是因为给上官造棺材,动摇了军心,但龙文章只是吓吓他为了给新兵立威。而最后是因为日本人走了的时候都还要投一波炸弹,而禅达守卫的炮兵看见日本人就逃了。迷龙只能把长官给毙了,把所有的副炮手威胁住反击日本。但是这个在军中就是属于枪杀长官,是死刑,迷龙守树堡的时候死了8个副炮手他没死,在树堡熬了38天也没死,但因为枪毙了逃跑的炮手保护自己的老婆孩子被执行了枪刑。最后一天迷龙去见上官的时候,当我们以为他们要唱歌一整晚的时候,迷龙只是把房子的水沟给修好了,把房子搭的更结实了,他在告别。

我不太喜欢烦了烦了,他想的太清楚而失了勇敢。但我是真的好喜欢他和小醉的爱情。虽然小醉的门外挂着乌龟牌,但小醉真的从头到尾都好干净好美好。烦了烦了和团长就好像是一个人的双生,团长比烦了烦了多了一点勇敢和坚定。炮灰团就好像是那个年代看千万万千个我们,我们打了太多的败仗,每个人都想问我们怎么可以打赢,我们怎么样才可以团结。团长就好像是那把钥匙,有些问题一定要靠打胜仗才能回答。不过还好,后面我们找到了答案。小书虫和对面的红色武装,烦了烦了评价小书虫是说,他知道他在为什么而战,他也坚信他所信仰的可以成功。

 

豆饼的两次都让真的让我很伤心,豆饼相当于大家的“团宠”孩子一样。第一次从南天门下来,豆饼被怒江冲走,但凭着自己的意志找到了自己的部队。第二次炮灰团从坑道中出来,刚好被一个小队顶上,70度的斜坡上豆饼把自己当成机枪架,他的耳膜震破了,他的肺也被震碎了他的内脏也震碎了,同样都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为啥我们得7:1的死亡率呢。

 

兽医不会治人,每次他都把人治的半死不活。但每一个人死的时候都可以被兽医握住手,好似祷告与宣慰,兽医为每一个人挖坑立坟写排位。每个人都知道,要是死了,还有兽医给他们收尸与安慰。兽医说,我是伤心死的。他活着想找到他的儿子。后来,兽医收到的信说知道他儿子驻县城的部队,但是那天日本人兵临城下,守军将领跑了,其他人要投降,兽医儿子坚决不投降被自己人处决了。他是伤心死的。

 

这种现实的荒诞感还有很多,在南天门坚守快30早就没了粮食的突击队靠着抢美国人的空投,日本人把美国人虏回来断了空投,如此艰难抢回来的半人高的空投箱里居然是一箱乒乓球。另一个美国人-柯林斯很难过,因为他也曾经是其中的一员,不身处战争之中,你永远不知道你的漫不经心和不敬畏会杀了几个人。全名协助是最不喜欢打仗的,川军团的每一个人的枪管子都是黑的,他们不会保养枪械,他们不会打仗,他们有的只是生命。而老麦被日本人在木头的十字架上,他被一刀一刀的活剐着,柯林斯没有开过枪,而他开的第一炮就是朝着自己的同伴。

 

虞啸卿我只能说很理解,软弱性,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都会有自己想去追求的东西,也会被金钱权利诱惑。还有啥,定体论,当时国民党内部军阀各自为战,兵力就是话语权,你要是把兵都打没了,你的功劳也不会是你的功劳。所以唐基选择了让炮灰团去送死,一步一步忽悠着虞,保存实力,添兵加炮。

 

还有啊译的衣服永远是炮灰团里最干净的,啊译会在沙盘里默默的记笔记,啊译的身材是真的好。克虏伯就想着打炮,会说自己的炮饿了。还有康丫,不辣,蛇屁股,何烧光,张立宪,邓宝。

 

印象最深的还有与子同袍,岂约无衣。

炮灰团最后吃的那一顿猪肉炖粉条。

安逸,就只想着安逸。日本人在对面就想着终于可以过几天安生日子。龙团长就放几个日本人进来,禅达风声鹤唳,每个屯都有自己的民兵。

虞啸卿招募时,每个人依次报了自己的姓名籍贯和编制,他们是有名有姓的。这是唯一一次提到他们的大名,后面也记不住了。

 

我觉得导演是成功的,我看完这部我感受到了导演在松山一个小时感受到的那一种复杂的东西。

 

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是一部挺沉重的电视剧,他试图讲清楚,我们为何而战,为何而输,为何能赢。不是说教式的长者的耳提面命,不是假大空的爱国情怀,不是鲁莽的个人英雄主义,是切实的从每一个普通人出发,他们有祖籍有姓名有经历也有外号,他们是千千万万个我们。

 

我给大家推荐这部电视剧,有人问了我一个问题,为什么明知道他已经很沉重还要去看呢。我想是因为我们不能忘记,忘记了这个就好像觉得抗美援朝的胜利来的太轻易一样,以至于去忘了缅怀先辈,没有了信念也没有了理想(到这儿感觉应该说一句,我骄傲我是一名共产党员——虽然我不是)。

 

他是什么呢,他来自五湖四海的安魂歌,他透露着小人物对活着的渴望,对家乡生的眷恋与死的遗憾。

 

为什么要要铭记呢,大概是因为铭记了才更有力量。

 

我不是栽树者,更没有能力当抉择者,我只是一个乘凉的后人。我能做的只有铭记。


read | 2020.11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