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48不锈钢热处理工艺 钢零售及加工
不锈钢沉淀硬化钢17-4PH,1.4548,X5CRNICUNB17-4-4,AISI 630,UNS S17400,符合EN 10088-1,ASTM A564。
1.4548化学成分:
碳 C:≤0.07
硅 Si:≤1.00
锰 Mn:≤1.00
磷 P:≤0.025
硫 S:≤0.025
铬 Cr:15.0-17.5
钼 Mo:—
镍 Ni:3.0-5.0
铜 cu:3.0-5.0
铌 Nb:0.15-0.45
X5CrNiCuNb17-4-4,1.4548 - 规格和应用

生产工艺
冶炼
采用电弧炉炼钢等。为了提高钢的纯净度,可采用炉外精炼的工艺。对要求严格控制化学成分以保证组织和性能的沉淀硬化不锈钢,不宜采用容量太大的炉子和浇铸过大的钢锭。
冷热加工
大多数不锈刚均具有比较良好的热塑性。但由于不锈钢的导热性不如碳钢,所以加热要比较缓慢,保温时间要较长。铁素体不锈钢晶粒容易长大,加热温度应偏低。停止加工温度应控制在800℃以下,并保证在较低温度时有相当的变形量。马氏体不锈钢则应在热加工后进行缓冷。在冷加工过程中,由于奥氏体不锈钢和半奥氏体不锈钢等加工硬化倾向大,故须进行多次退火。
焊接
不锈钢的焊接性是重要的工艺性能指标,应能用多种方法焊接,焊后不产生裂纹,而且耐腐蚀能力无明显下降。此外,必须严格按钢种选择焊条和焊接工艺条件;对某些钢种要按焊前、焊后热处理的规定进行操作。
热处理
铁素体不锈钢热处理温度的选择要避开脆性区,一般在780~870℃进行。为防止冷却过程中析出碳化物,加热后要求快冷(如水冷)。奥氏体不锈钢的热处理,主要是使碳化物完全固溶于奥氏体中和防止形成铬碳化物,以获得耐蚀性良好的组织。通常要加热到高温(如1000~1150℃),然后迅速冷却以防止碳化物和中间相析出,此法称固溶处理。对含Ti、Nb的不锈钢,可加热到800~900℃并保温一定时间,使钢中的碳大量形成Ti和Nb的碳化物,以防止随后焊接(或450~850℃加热)过程中铬碳化物沿晶界沉淀而引起晶间腐蚀,此法称为稳定化处理。
奥氏体-铁素体双相不锈钢一般采用与奥氏体不锈钢相同的固溶处理的热处理方法。但是,为控制适宜的各相比例和防止σ相沉淀,热处理温度和冷却速度要严格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