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小无拆 - ep10观后叨叨叨(上)
ep10中两家的矛盾起源浮出水面,矛盾双方是Pran的妈妈和Pat的爸爸。
这集最戳我的是结尾的天台抱。盼星星盼月亮总算盼来了女鹅哭唧唧,但真正看他哭得这么伤心吧我又心疼死了,真可谓悲喜交加。不得不说,天台是个好地方呀,见证了二人的初吻、告白、抱抱(dbq跑题了)。
这段应该是Pran有史以来第一次情绪大爆发。为啥爆发我们后面说。
先说说商场抓包那段。看到Pran受伤狗子情急之下公开了恋情,爸妈愤然离去后可以看出此时的Pran还是在隐忍的。他反复对Pat说着让他先去和爸爸说清楚。低着头不敢看Pat是想要掩饰自己泛红的眼眶,到后来急了把他凶走,等Pat转身,他才敢落泪。这里再一次体现Pran的人设:不善于示弱,下意识掩饰自己的难受情绪,或者说已经习惯于自我消化。对朋友、家人,甚至是恋人都是如此。
Pran成长在一个家教严格的家庭,从餐桌礼仪到待人接物,讲究的是规矩、有礼、懂事。此外,学业是第一位。这一点我想妈妈应该是寄予了很多期望,毕竟未能如愿读大学是她人生中的遗憾。被寄予的爱和期望多了,有时无形中会形成一个保护层,过滤掉自身负面的情绪情感,去掉父母那些“不喜欢”的,报喜不报忧的背后是不想令家人失望,想让他们安心、满意。在之前写过的叨叨文中我说过,Pran是个重感情的人,他在乎家人的感受。还记得涮涮锅那里么,提到父母的过去,Pat无奈地说,就因为我爸跟你妈分手了,我俩夹在中间太惨了,注意这里的出发点是“我们”,而Pran说的是:我想他们现在还在记恨对方,想必是当初不欢而散吧。这句话的出发点是“家人”,传递出的是Pran对他们的’理解’。另一个例子是当初的友谊翻船事件,即便Wai让他们被迫出柜,我以为作为好友来说是一种很伤人的行为,但Pran的关注点却是’自己’伤了好兄弟的心,所以坚持不懈地去哄他。我又要说了,这也是我最心疼Pran的一点,如果一个人总是关注别人的需求与感受,是会让自己很累的。
说到和妈妈正面冲突的那场戏。你能看到一开始Pran还是控制着自己的情绪。当他与父母的观念出现分歧时,他第一反应是隐藏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而不是去辩驳。所以他避而不谈和Pat的关系,想要离开。但妈妈坚持,我觉得Pran最后的爆发源应该是母亲的那句“不准走,你’必须’给我把话说清楚”。
“必须”这个字眼恐怕一直如同一把枷锁困着Pran。这里不得不追溯回高一音乐节无疾而终那次。也许当时妈妈也曾对他说:你’必须’转学、’必须’远离那小子之类的话。那是一种’别无选择’。除此之外,在Pran成长过程中的“必须”也许还有很多,譬如,你“必须”听我的因为这是为你好;你“必须”努力学习才有好的未来;你“必须”远离隔壁家的孩子否则会受到伤害,诸如此类。
但越长大,尤其是在和Pat一起经历了这么多之后,Pran了解真正的Pat是什么样:为人直率坦荡、仗义勇敢。这推翻了一直以来从父辈口中知道的一切,想必也令他感到不解吧。妈妈质问Pran,和Pat在一起可曾想过她的感受,Pran的反应变得更激动。我觉得此时他是感到委屈的:【从小到大我不是一直在在乎您的感受、遵照您的意思吗,为什么你现在还要说我不在乎您。你说他们“disgusting”,说他们是“cheater”,说他们这不好那不对,你呢?你又何曾告诉我真相是什么。你有跟我说过你和Pat爸爸之间真正发生了什么吗?(注意此时的Pran还在误会妈妈和Pat爸爸是因为恋情撕破脸)。您让我不要靠近Pat,但您真正了解他吗?…】
这里对妈妈也表示理解啦,毕竟她个人的经历太过坎坷,被好友背刀错失梦想(目前看来是这样,不知道后续是否还有隐情),没上大学事业上白手起家想必吃过不少苦等等。父母也是人,他们只能用自己的经历和经验去教育孩子,但他们已经尽力了,并不是所有的观点都正确,也不是所有问题他们都知道答案。
最后说回天台拥抱。这里我真是要感叹,Pran身边有Pat真是太好了。
和妈妈大吵一架离开家,Pran一个人在天台默默流泪。泪水背后也许包含着:痛苦、自责、疲惫。痛苦的是得不到家人的理解;自责是自己的话伤了家人的心,生命里为数不多与母亲发生激烈争执,忤逆她的意思,但自己和Pat在一起又有什么错呢,他不懂。这种复杂的情绪折磨着他,令他喘不过气,这回甚至不是自我排解可以消化了。所以他打电话给Pat,想听听他的声音,和他说说话。没想到一转身发现那个人就在眼前。不再是隔窗相望,而是触手可及。Pat努力扯出一个安慰的表情,此时我们的大宝贝终于绷不住了。哭得那叫一个梨花带雨,尤其是当Pat温柔地摸着他的头安慰他的时候,他哭得更加凶。他终于对Pat坦露感受:“我受不了了”。能让这么能忍的一个人说出这句话,足以可见Pran的内心已经难受到了极点,Pran这样的人,假设外界给他5分压力,他会自己将这份压力升到9分,他会不断的自省、甚至自束,所以他才会觉得自己没有’自由’。
因此,Pat的出现至关重要,也无可取代。他俩的个性、观念、行事等很多时候都是互补的,Pat的乐观可以引导Pran在权衡利弊的同时也能看到希望,在他身边好像没什么不能解决,没什么需要担心的。他可以让Pran的’紧绷’获得’放松’,在Pran又习惯性躲起来自我疗愈的时候告诉他,你不需要一个人的,我会在你身边。
如果说5年前的Pran别无选择,唯有压抑自身感受与需要被迫转学,那么现在的他已不再需要再一次经历那种孤立无援,因为他的身边有了一个人,那个人会无条件接纳他的负面情绪;愿意和他一起面对风雨;在他说难受的时候告诉他:没关系,累了的话逃避也可以的,你已经做的很好了,不需要面面俱到令所有人满意。最重要的是,不管未来如何,我会陪着你。
TBC(小伙伴们如果还喜欢听我叨叨,下一篇写写Pat和爸爸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