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用工平台服务模式
灵活用工平台服务模式 政策引领 市场蓬勃发展
随着电子商务、网络约车、外卖送餐、快递物流、在线医疗等新业态经济的蓬勃发展,吸纳了大批劳动力灵活就业创业。特别是新冠疫情爆发后,灵活用工在稳就业、保民生方面起到了前所未有的作用,围绕灵活用工的发展与规范,政府出台了多种制度方案。

2020年4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印发《关于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培育新经济发展实施方案》通知,鼓励发展共享员工等灵活就业新模式,充分发挥数字经济蓄水池作用。
2020年7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的意见》,强调个体经营、非全日制以及新就业形态等灵活多样的就业方式,是劳动者就业增收的重要途径,对拓宽就业新渠道、培育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作用。提出要拓宽灵活就业发展渠道、优化自主创业环境、加大对灵活就业保障支持。
据《中国灵活用工发展报告(2021)》蓝皮书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企业整体采用灵活用工比例达到55.68%,比2019年增加约11%,有近30%的企业表示有稳定或扩大灵活用工使用规模的倾向。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成为许多企业开启灵活用工平台模式的契机,推动灵活用工在雇佣模式中的占比提升,市场预计2021年灵活用工规模能够达8000亿。
国企入局 规范行业发展
据了解,在传统的用工模式下,为降低用工成本,一些企业通常会采用劳务派遣、签订虚假合同、虚增人头、发票报销、薪资代发等方式,但在越来越严格的税收监管大环境下,这些方式往往也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涉税风险。
随着共享经济的蓬勃发展,灵活用工平台形式逐渐成为新物流、新零售、知识付费、众工众包等行业用工的新模式,在科学合规降低用工成本的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大量新的就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