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沙发论剑】北京BJ60盲评

2023-03-27 13:32 作者:萌新老白菜  | 我要投稿


北京越野吉普最近开发发售了一款全新越野车BJ60,这款车型一上市就在网络上引发了不少话题和关注,有人批评,有人赞扬,有人收钱办事儿,有人平心而论......总之在几乎所有的网络上对BJ60的评测和介绍褒贬不一,对立情绪明显。

纵观北京越野的历史,几乎所有车型最初都不是针对民用市场引进、开发、生产的,而北京越野真正的大客户的用车需求自然也造就了北京越野的造车风格并不被民用市场所认可。如果说BJ40是其第一辆针对民用市场的试水之做(之所以说是试水,是因为初代BJ40车型平台与研发是源自1代勇士军车项目)。

那么经过BJ40上市十年来不断的完善、迭代,以及与市场的磨合,北京越野终于算是推出了它的第一款真正意义上完全针对民用市场研发的越野车——BJ60


一、车型定位:

BJ60从车型级别上来说依旧属于中大型越野车,外观尺寸、轴距比LC200略微小了那么一丢丢,但明显却比LC150大了一圈,完全可以被纳入大型越野车的范畴。同时鉴于其方盒子式的造型来说,内部使用空间不会比LC200小,因此BJ60车内必定拥有着非常奢侈的乘坐和装载空间。

结合最近几年开始大肆流行的搬家式精致露营风,北京越野将BJ60定位成了一款“家玩”属性的越野车也算顺水推舟。

“家玩”这个定位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来说其实并非完美,但考虑到北京越野从成立至今的企业和产品定位,市场营销部的实际表现,以及BJ60这辆车的特点来说,也还算过得去。


二、动力系统:

长距离越野穿越前最好把这些盖板都取掉,便于车辆检修

BJ60采用了一台由沈阳航天三菱提供的4K31TD型2.0涡轮增压发动机并搭配一套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效率较差的BSG技术的48V轻混系统,变速箱采用了一台国产采埃孚8AT变速箱。

国产采埃孚8AT变速箱自不必多说什么,以响应速度快,齿比范围宽广,扭矩承载能力出色,燃油经济性优异等一系列有点赢得了市场的一致认可和好评,庞大的装车量和售后反馈情况也证明了其可靠性。所以BJ60的动力总成部分最值得关注的还是其发动机系统:

4K31TD差不多可以视为之前装配在东风 锐骐7皮卡上面那台4K31的高功率版本。也正因为如此,网络上有很多人在喷BJ60采用了一台皮卡车的老旧发动机,对这些网络喷子的言论我只能表示呵呵哒。

首先,4K31系列发动机可不是什么技术老旧的发动机,说这发动机技术老旧的人要么是在利用人们N多年前对国产三菱发动机的认知,要么就是自己的认知本就如此。其次,4K31TD这台发动机的本体数据表现来说非常不错,至少在国内妥妥的属于性能第一梯队的产品。最后,一台能被干活的皮卡看上的发动机,一般来说都会相对的皮实耐用、经济实惠。毕竟皮卡的本质就是一个干活挣钱的工具,一台娇贵、吞金的机器是不会被认可的。虽然4K31TD脱胎于4K31但肯定会有些许不同,但是鉴于4K31的表现,相信4K31TD在主体上应该不会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不过鉴于BJ60是一款全新平台的全新车型,再加上北京越野长久以来的装配工艺和配件供应商的表现来看,发动机周边的一些配套设备以及装配工艺可能还需要磨合。

其实在我看来在动力系统版块真正值得关注的是那套被很多人忽略的BSG架构48V轻混系统。考虑到BJ60那2.3吨的整备质量,发动机排量,以及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工作特点,48V轻混系统的加持可以有效优化发动机的启停工作效果,提高车辆起步涡轮未介入时的动力响应,甚至减轻刹车系统的工作压力。让整个动力系统工作的延时更短、顿挫感更小,提高车辆的驾乘舒适度。同时也更加迎合现在日趋严格的环保要求。同时作为一辆小排量大体格的越野车来说,48V轻混系统在车辆低速越野、坡道起步方面一定是有正面帮助的。

但如果考虑到BJ60本质上越野车的实际情况,如果BJ60长时间工作在龙潭虎穴、鸟不拉屎的荒郊野外,那么这套轻混系统也很难说会不会成为整个动力系统的一个可靠性隐患。不过就BJ60的定位以及车型结构来说,不大可能有多少人会拿BJ60干这种事儿。但不管怎么说,未来BJ60这套由4K31TD+48V轻混组成的发动机系统可靠性究竟如何,确实还有待市场和时间的检验。


三、四驱系统:

分时四驱的工作方式及行驶特点请自行百度

BJ60搭在了一套和坦克300如出一辙的分时四驱+前后两把差速锁的配置,同时还搭配了非常丰富的驾驶模式和路况模式的选择,这套配置在坦克300上面可以说是大获成功,但是对BJ60这款车来说却未必如此,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失败的组合。

这套组合在坦克300上能获得很大成功的根源还是300这款车的定位,300这辆车从定位上来说就是一辆用于越野玩乐的越野车,它的主力客户群体就是越野玩家或者说是对越野这件事抱着很大兴趣的人,也正是基于这点,300的客户要么就懂得如何使用分时四驱,要么就是愿意花时间来学习越野和四驱系统如何使用。

但是BJ60这款车的厂家定位是“家玩”,或者我们抛开厂家定位,只从车型级别与悬挂底盘架构来分析,BJ60这款车的真实定位其实和日产途乐Y62有很多相似之处,极限越野并不是它们核心价值,综合负责路况的快速通行及长距离非铺装路况的穿越能力才是它们的核心价值。基于此,从根本上讲BJ60的核心客户其实应该是:

1、对中大型城市SUV的通过性不满足,希望能够离开非铺装路面,前往更遥远地方,但却不愿意放弃舒适与豪华的人。

2、工作生活在偏远地区,路况不好,具备初步经济能力,需要车辆能够可靠的完成通勤需求,同时又能给他们涨一些面子的人。

3、冬天会持续降雪,有大量冰雪路况行驶需求的北方市场。

4、越野老炮,对各种越野车用途有明确区分,就是需要一辆用于可以日常代步、长途穿越、胜任轻度越野需求的人。

除开第四类,前三类客户的普遍状态是:

1、没有高强度越野需求,他们要的其实更多的是需要车辆具备复杂路况快速、可靠的通过能力,并具备足够的轻度越野能力,中度越野只会是极少数人的极限需求。

2、缺乏甚至根本就没有越野驾驶经验,也缺乏足够的时间、精力甚至是兴趣去学习越野并研究四驱系统如何使用这档事儿。

基于以上分析,分时四驱配置在BJ60上面其实就显得不合时宜,增加了客户的使用难度和学习成本,加大了错误使用的概率,降低了客户体验度。BJ60真正需要的是坦克500上面的那一套可以锁止中央差速器的TOD全时四驱系统,即使没有任何越野经验,对四驱系统没有任何研究的人,也能在各种快速变化的综合性路况上毫无压力的稳定、快速行驶。

也许对北京越野来说也是明白这个道理的,但是对于他长久以来的客户需求、造车理念、整车标定、产品特性以及零配件供应商......等一系列现实情况,在BJ60上搭配一套一直在使用的分时四驱系统是最便捷、最高效、最具性价比的选择。如果以后BJ60取得了不错的市场表现,也许北京越野会给BJ60搭配上一套适合它的全时四驱系统,但就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尤其是坦克500上市并成功打开了国产大型越野车这个“高端”细分市场的大环境,如果北京越野为了“完美”而错过这一时间机遇的话,确实得不偿失。

从配置单上来看,周末版(低配)可以选装后桥差速锁;五一版(中配)标配后桥差速锁,可选装前桥差速锁;十一版(高配)标配前后两把差速锁。我认为还是很务实的配置方案。

在当今这个电子限滑能力越来越高效耐用的时代来说,机械锁的地位其实已经没有以前那么高了,但是对于国内并不成熟的越野车市场来说,机械锁就代表了一辆越野车的越野实力,代表了面子......于是乎现在的越野车如果没有一把机械式差速锁都会被千夫指万人唾。

当然,我不是说机械锁就没有意义了。

首先,电子限滑会浪费一定的发动机动力,而国内越野车受限于排放问题,普遍都只是动力勘用的小排量发动机,机械锁因为是预锁,确实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动力流失。

其次,机械锁在某些工况下可以降低传动系统受到的冲击,延长传动系统的使用寿命。当然如果不正确的暴力使用,也会直接搞坏传动系统。

最后,对主机厂来说就是准入门槛更低,安装一套机械锁的技术要求远低于标定一套高效稳定电子限滑系统的技术要求。

现在看回BJ60这台车,为了提高公路和非铺装路面行驶的舒适性采用了四轮独立悬挂,但是独立悬挂也注定了悬挂行程和半轴强度远不如整体桥结构。也就是说为BJ60配置一套机械式差速锁可以非常有效的提升其越野通过性,并通过正确使用能有效降低传动系统的工作压力。

PS:在某些越野工况下,差速锁对BJ60越野性能的提升幅度远大于对坦克500的提升幅度。


四、底盘及悬挂系统:

BJ60是目前国内唯一在售的独立大梁+四轮独立悬架的越野车。

从整体构架来说,独立大梁可以保证车辆拥有很高的抗扭刚性和耐用度,但会提高车辆重心(LC300为了降低重心可是在设计和制造工艺上下了很大的功夫)。车身与大梁采用柔性连接可以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提高烂路行驶的舒适性与隔绝性,但是也会降低公路行驶的灵敏性。四轮独立悬架能有效提升公路及烂路行驶的车辆稳定性和舒适性,但也会降低悬挂行程和越野通过性。所以越野性和舒适性可以说是一个矛盾的存在,正所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但是当今国内道路交通网的基础建设可以说已经完成度非常高了,对于越野车来说提升公路行驶的稳定性、舒适性、操控性,降低燃油消耗已经变成了一个不能回避的课题。四轮独立悬架一定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从帕杰罗V7x、V9x,到路虎全系列和途乐Y62,无不预示着未来的发展方向。

虽然山猫、路虎、途乐都采用了四轮独立悬架,但是车身结构却采用了三种不同的处理方案:

1、山猫:半承载式车身结构,可以理解为将大梁直接焊在了车身上使其成为一个整体。这个结构在当年也算是划时代的产物,但是以当今的技术来看只能算是一种并不完美的解决方案,很像二战时期的半履带式装甲车,优缺点同时集于一身,因此只能算是一个过渡产物。

2、路虎:承载式车身结构,这种结构注定会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但是对材料的运用,车架的设计、加工、制造都有更高的要求,自然生产成本也是居高不下。不过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成本的降低,相信会逐渐得到普及。

3、途乐:非承载式车身结构,这种结构颇有新瓶装老酒的味道,技术上虽然没有革新,但却是现阶段最高效、廉价、实用的解决方案。

北京越野很明显是参考了途乐Y62的做法,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生产线来打造BJ60。而且独立大梁的技术门槛并不高,加上北京越野造了这么多年带独立大梁的越野车,所以在这个版块BJ60还是很值得信赖的。

BJ60前独立悬架

BJ60的前悬架采用了当今越野车主流的双叉臂结构,这种结构从当年的帕杰罗V31到如今的奔驰G的广泛运用都证明了这种结构在越野车上的实用性与可靠性。从目前已知资料来看这套前悬架的设计没有什么问题,并且容易出现问题的塔顶部分也进行了加强处理。

BJ60后独立悬架

但是BJ60的后悬架设计就比较具有争议性了,下拖臂和下控制臂都采用了“很细”的连杆结构,也就是大家习惯称呼的筷子悬挂。虽然从结构力学上来说这样的用料不会有什么问题,正常使用的耐用度方面我相信也不会有太大问题。但是看看它庞大的车身和越野车的定位,这样的悬架结构确实会让人颇有微词。如果这套后悬架是出现在一款城市SUV身上相信大家还不会有太大反应。

其实这套后悬架让我真正担心的还不是图中打“?”的离地间隙,毕竟不管是独立悬架还是整体桥,这个位置的离地高度其实都差不多。我所担心的是那个地方距离车轮的距离是不是有点太远了,如果是普通的烂路行驶,甚至是沙石搓板路行驶,这个位置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但是在纯越野路况,或者说地面有较高不规则障碍物以及起伏时,这个位置是存在托底可能的,甚至更严重一点,是有可能受到纵向猛烈撞击的。

奇骏后悬架,红色区域内为易受撞击的区域

虽然我到目前为止没有什么驾驶四轮独立悬架结构越野车进行越野活动的经历,但我有着T31奇骏这款城市SUV几千公里非铺装路面和轻度越野行驶的经验。根据事后的维修和检查情况来看,上图红圈处都有着大量的擦挂、撞击痕迹,有的撞击痕迹非常的明显甚至有些严重。而且从撞击痕迹来看奇骏的下拖臂对下控制臂起到了明显的保护作用,避免下控制臂受到直接且致命的纵向撞击。

奇骏作为一辆城市SUV所能涉及到的路况一定比BJ60可能会涉及到的路况好很多。而BJ60细小的下控制臂可以说是直接暴露在外,同时下控制臂的低位点距离后轮的位置还很远,这样的结构无疑会大大增加越野路况时后悬架下控制臂受伤乃至发生结构性损坏的风险。

如果对比一下同为四轮独立悬架的越野车,不管是帕杰罗V7x/9x,途乐Y62,还是路虎,就会发现这些车的后悬架都非常粗壮,在设计上除了考虑非铺装路面高速行驶所需应对的巨大冲击外,还明显考虑过悬架受到地面拖挂,乃至硬物撞击的情况,可以说设计强度有着很高的冗余度。再看看BJ60“脆弱”的后悬架结构,明显缺乏这种冗余度。在我看来BJ60的后悬架设计单单在越野这件事儿上不要说和那些正经的四轮独立悬架越野车相比了,就是和十多年前设计生产的奇骏相比都有着很大的欠缺。

回想一下当年初代BJ40前悬架采用的扭力杆结构,后来不也改成了市场主流的螺旋弹簧结构。所以还是那句话:如果以后BJ60能取得不错的市场表现和销量,也许北京越野会考虑给BJ60搭配上一套更加结实耐操的后悬架。比较独立大梁的结构完全不同于承载式车身结构,想要变更悬挂结构只需要对大梁上的各种安装支点进行调整,车身基本上可以保持不变,这样的改动代价对于一个有足够产品销量的车企来说应该是可以接受的。


五、竞争对手:

就目前国内越野车市场来说BJ60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对标竞争车型,虽然坦克500的车身级别与BJ60一致,但因为坦克500采用了一套高规格的大排量动力系统,造成两者之间存在10W的差价,也注定了目前两个车的客户群体是有区别的,但是不可否认BJ60确实有机会蚕食一部分喜欢坦克500但是经济相对拮据的客户。也许只有等到坦克500哪天搭载一款2.0T动力总成,价格下探到二十万级别的时候,这两个车才会变成真正的对手。

如果从价格因素来考虑,撼路者和H9同BJ60也有一点竞争关系,但是这两个对手的车型已经到了其寿命周期末段,车身尺寸又低了BJ60一个级别,甚至撼路者还卖的比BJ60贵。因此BJ60是有足够的实力从这两个对手手中将客户抢过来,而这两款老车如果想要面对BJ60的压力争夺市场,唯一的办法就只有大幅度降价一途。亦或者是下一代H9增大车身尺寸,且价格基本保持不变,和坦克500形成同级别车型的高低组合占领市场。

所以BJ60在如今这个20万级别的越野车市场的相对空窗期如果运作得当,积攒足够的用户口碑和市场份额,那么BJ60是有机会站稳脚跟,为北京越野开拓一片更广阔的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


六、总结:

BJ60是国内越野车市场上一辆具有一定创新精神的越野车,虽然还不够完美,但也可以看出设计研发部门确实在用心解决客户的需求与痛点,可是就产品本身而言已经具备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希望北京越野能够抓住这次的机遇占据自己的市场份额,严把质量关,不断改善和优化BJ60这款车型,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产品。

最后也希望BJ60在市场上的表现不要重现当年Y62和LC200之争的历史,也希望北京越野的市场营销部能够好好研究研究这两个日系前辈厮杀的战史,在市场营销、产品推广、媒体通稿,甚至充值等一系列环节明确自己的产品定位,不要出现以己之短  击彼之长的尴尬局面。

【沙发论剑】北京BJ60盲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