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品呈新热 | 春糖热度关键词②
新品发布,每年春糖期间备受大家关注的焦点之一,酒企、品牌商借助“天下第一会”这个时间窗口,通过新品发布释放积极信号。
不过今年春糖期间的新品发布数量相比2019年有所较少,但呈现出更为明显名酒化、国资化的特点与趋势。
名酒高调发新品,
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今年春糖期间,名酒企业发布新品的动作较往届频繁。若把新品发布时间线稍稍拉长,贵州茅台发布的台源酒可被视为“开场舞”,随后其它名酒逐一登台亮相。
洋河带来了“新老”两款新品。
一款是针对年轻人轻运动、轻食、轻居、轻饮潮流而推出的微分子轻白酒,在重新定义“轻酒局”的同时,满足新生消费群体轻时代的酒饮文化;另一款则是老名酒复兴版——洋河大曲(经典版),定位全国百元标杆的大单品。
泸州老窖也加入名酒发布新品的序列。
春糖期间,在泸州老窖首届“窖主节”活动上,百年泸州老窖窖龄酒生肖(兔)酒重磅首发,共推出60%vol 500mL/1288元与60%vol 1.666L/5600元两款产品;4月14日,泸州老窖养生酒战略新秀——泸州红,也正式发布上市。
两款新品的亮相,实现对泸州老窖“双品牌、三品系、大单品”战略的有效支撑。
另一备受关注的名酒当属舍得酒业。
在舍得2023经销商大会上,千元价位段战略新品“藏品·舍得10年”正式发布,并计划在三年内将“藏品·舍得10年”打造成为规模超十亿元的单品,在填补价格带空缺的同时,释放企业发力高端白酒的强烈信号。
贵州珍酒则带来1988年份酒、珍酒·珍三十(大金奖纪念酒)、珍酒·珍十五(金奖纪念酒)三款战略新品,延续了高端光瓶酒系列“家族式”设计语言,都具有真年份稀缺性价值和简约主义包装。
一直以来,名酒新品发布都是经销商追逐热点之一。但在白酒行业强分化的趋势背景下,名酒的市场话语权越来越重,运作名酒新品更考验渠道商的综合能力,特别是在渠道库存高企的当下,名酒与名商达成强强合作的意向更强烈,留给中小酒商的机会也就相对狭窄。
名酒新品发布在补充自身产品线的同时,对区域中小型品牌而言又是一次直接的打击。正如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在中国酒业协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五次(扩大)会议上所言:“2023年产业结构将进一步集中,市场宽度竞争进一步加剧,优势产区、优势企业、优势品牌的优势会依然存在。”
国资入局做新品,
产区整合式发展步伐加快
本届春糖会上关于新品发布还有一大亮点值得关注,那就是具有国资背景的企业集团通过新品发布的方式正式切入白酒产业,借助春糖舞台展示各自平台优势以及未来发展规划蓝图,试图引领产区寻找新的增长极。
于2021年正式组建的成都酒业集团重磅发布以“成都”城市命名的首款“成酒甄选”产品,高端款命名为“成都2300”,流通款则为“成都”。
“宜宾酒”带来新品文创小酒宜宾酒·哪吒、超高端产品宜宾酒·典藏,其背后是四川酒业茶业投资集团致力于将“宜宾酒”打造成为宜宾产区的“第二张名片”。
此外,贵州酱酒集团首次发布新品——贵酱令·酱源和贵酱令·酱艺,分别瞄准100-200价位段和200-300价位段,是企业布局大众酱香赛道的重要单品。
国资入局背后有两大价值趋势值得关注,一是产区竞争、二是国资优势。
产区作为世界公认的名酒表达方式之一,天然具有品质、产能、政策背书等优势,在白酒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和趋势下,产区化竞争格局愈发明显,成为白酒品牌竞争维度之上的高级比拼。目前,除川黔产区外,江苏宿迁、安徽亳州和淮北、湖北、山西汾阳、北京等共同构成中国白酒产区基本格局,彼此间形成竞合关系。
国资入局做酒固然是看好白酒产业发展前景,但其优势也非常明显,具备优质资产能力,在享受政策红利的同时,可通过自身优质资源整合,发挥对产区的推动作用。同时,国资不仅仅将目光锁定在做好产品、品牌,更致力于打造涵盖全产业链的平台价值,激发产区活力,探索出整合式发展的路径。
因此,成都酒业集团、四川酒业茶业投资集团、贵州酱酒集团都看到了白酒产区的价值,以新品发布“入手”,赋能产区企业、产区品牌在注入优质资源的同时,打造产区“第二增长极”,实现平台与产区、市场与产区、渠道与产区的多项赋能,提升平台价值,而通过新品发布我们则可一窥国资做酒的宏伟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