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无治主义(anarchism)上
1:什么是无治主义,它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无治主义(英语:anarchism),又翻译为无政府主义。它是一种政治理念而非意识形态(注:意识形态的本质是思想拥有你,而政治理念的本身是人拥有思想)。对无治主义来说,本身这只是一种政治哲学和思想体系而非意识形态,这种思想体系是可以根据现实的逻辑进行思考和修改的,但是他绝非是一种意识形态,也不是一种已经被固定的思想,这些固定的思想是无治主义者需要反对的暴政逻辑来源,而且它会使得人们适应这个暴政的温床。不管是什么主义,它的本质实际上都会产生同样的效果:即用所谓的学说实际的暴力摧毁每一个人,使其成为暴力的温床。正如巴枯宁在《上帝与国家》一书中写道:“直到现在,所有的人类历史都只是为了纪念一些无情的抽象概念——上帝、国家、国家权力、民族荣誉、历史权利、司法权利、政治自由、公共福利,而对数以百万计的可怜人进行 的永久而血腥的焚烧。” 无治主义的英语anarchism是在单词anarchy(音译为安那其)上演变而来的,这一单词最早来自希腊语,它的前缀 an(或 a),意思是不、 缺失或缺乏的,加上 archos,意思是统治者、 主管、 负责的人或 权威,他们组合在一起就成为了anarchos这个单词,并被英语吸收成为了我们熟知的anarchy。正如克鲁泡特金所说,anarchy 来自希腊语,意思是权威的反向。 从anarchy这一单词的构成中我们看到,无政府主义的翻译实际上存在着巨大的偏差,严格来说,anarchist反对的不是政府,而是社会等级制度下的压迫和剥削。简而言之,anarchist的的主张以一句话概括:没有主人,没有神,没有权威。anarchist正是在这种思想语境下使用anarchism这个单词,因此无治主义者反对的往往不只是资本主义本身,还包括资本主义的权力机构构成——法律、权威和国家。 现代社会面临着三大危机,即社会崩溃、生态崩溃以及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泛滥。主流的叙事和专家认为这些是可以分开解决的,他们将其视为独立的社会问题,实际上就是掩饰看似独立实际上相互统一的社会问题面临的根源——等级制度。无治主义者解决他们需要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向构成社会不公平的等级制度开炮。等级制度是所谓的文明社会主要机构的基础,无论是资本主义还是康米主义。因此,无治主义分析的出发点认为,我们所有的主要机构都是以等级制度的形式存在的,即把权力集中在金字塔结构的顶端的组织,如公司、政府官僚机构、军队、政党、宗教组织、大学等。然后,它继续说明这种等级制度中固有的专制关系如何对个人、社会 和文化产生负面影响。这些问题我们将在后面细细论述。 因此,无治主义的基本特征并不是各路媒体宣传的偏见和无治主义的反对者、误解者那样认为的无治主义就是一个混乱的,充满匪徒的,弱肉强食的社会。这种宣传与人们在白色媒体下认为共产主义就是共产共妻一样充满偏见。无治主义的最核心诉求就是反对社会等级制度。当然另一个误解就是无治主义是极端的自由主义,实际上无治主义者是坚决反对这种极端的自由。引用苏格兰无治主义者斯图特尔-克里斯蒂的话说:“无治主义是一场争取人类自由的运动。它是具体的、民主的和平等的。无治主义开始是,现在仍然是贫困者对其压迫和剥削的直接挑战。它既反对国家权力的阴险增长,也反对占有欲极强的个人主义的有害风气,这两者合在一起或分开,最终只为少数人的利益服务而牺牲其他人的利益。” 无治主义者的所诉求建立的社会,是平等,自由,互助的社会主义社会。这才是所谓无政府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这种社会的最核心就在于他不是一个自上而下的,由精英强加给人民的社会。而是一个由人民自下而上自发组织起来的团结社会,他的基础正是基于人与人的自由合作。这样一个社会将是一个真正的 anarchism社会,一个没有统治者的社会。 无治主义社会最需要的一点,就是无治社会的互助,在一个真正的自由社会中,人类之间的任何互动,如果不只是个人的,也就是说, 在社区、工作场所、家庭、更大的社会,不管它是什么,都应该在其参与者的直接控制之下。 因此,这将意味着工业中的工人委员会、社区中的人民民主、它们之间的互动、更大群体中的自由协会,直至国际社会的组织,社会将不再被划分为老板和工人、治理者和被治理者的等级制度。相反,无治主义社会将以参与性组织的自由联合为基础, 自下而上地运行。应该指出的是,无治主义者今天在他们的组织、斗争和活动中尽可能地创造这种社会。 2.无治主义者希望构建的社会是怎么样的 无治主义者是反权威主义的,因为他们认为没有理由相信任何人应该支配另一个人。用 L. Susan Brown 的话说,无治主义者相信人类个体固有的尊严和价值。支配在本质上是有辱人格和贬低的,因为它将被支配者的意志和判断淹没在 支配者的意志和判断中,从而破坏了只有来自个人自主权的尊严和自尊心。此外,统治使剥削成为可能,并普遍导致剥削,这是不平等、贫穷和社会崩溃的根源。 那么,换句话说,无治主义的本质是平等者之间的自由合作,以最大化他们的自由和个性。 换句话说,无治主义需要建立的是一个平等、互助、自由的社会,平等者之间的合作是反权威主义的关键。通过合作,我们可以发展和保护我们自己作为独特个体的内在价值,并丰富我们的生活和自由,实现我们个人的最大发展。因为,如果不是通过承认他人的人性并为他人合作实现人性,任何个人都无法承认自己的人性,从而在他的一生中实现自己的人性.......自由是所有人的自由,因为除非我的自由和我的权利在所有与我平等的人的自由和权利中得到确认和认可,否则我在思想和事实上并不真正自由。 无治主义者认识到,人类具有社会性,他们相互影响。我们不能逃避这种相互影响的权威,因为正如巴枯宁提醒我们的那样;”废除这种相互影响将是死亡。而当我们主张群众的自由时,我们决不是在建议废除个人或个人群体对他们施加的任何自然影响。我们要的是废除人为的、特权的、法律的、官方的影响。”换句话说,无治主义就是反对一切源于等级制度下的权威影响。 无治主义认为的真理之一便是:“真正的自由是允许每个人以自己的方式生活,只要每个人允许所有人都这样做”。这就是为什么无治主义者为一个更好的社会而奋斗,为一个尊重个人及其自由的社会而奋斗。在资本主义社会下,所有东西都可以在市场上出售,但是,生命、自由社会是无价的。无治主义者试图让人们意识到他们的尊严、个性和自由,并鼓励受制于权威的人有反抗、抵抗和团结的精神。这让我们被权贵谴责为破坏和平的人,但无治主义者认为争取自由的斗争比奴役的和平要好得多,与其屈辱的在剥削压迫中耻辱的死去,不如真正在街垒的起义前为自由而战。 简而言之,无治主义者寻求一个社会,在这个社会中,人们的互动方式能够增强所有人的自由,而不是为了少数人的利益而压制许多人的自由(以及潜力)。无治主义者不想把权力交给别人,告诉他们该怎么做,如果他们不听话,就会受到惩罚的威胁。也许非无治主义者会疑惑为什么无治主义者是无治主义者,那不如问问他们觉得这种态度需要任何解释, 这说明了什么。 同样的,无治主义者也由衷的热爱一切自由,无治主义社会也注定会是一个热爱自由的社会。为什么无治主义者由衷的热爱自由?因为自由是人类思想的保障,而人类是有思想的生物,剥夺他们的自由就是剥夺他们自己思考的机会,也就是剥夺了他们作为人类的存在本身。 这也是为什么,无治主义者会反对布尔什维克主义认为的先锋队制度,因为在无治主义者看来,布尔什维克解放的人是旧社会下的被压迫者,但是这种解放仅仅只是把压迫者从沙皇的旧制度下解放出来,而不是把他们从一切旧制度下解放出来。布尔什维克的最核心问题在于在革命斗争年代的极端环境下诞生这种先锋队制度从本质上来说只不过是极少数的职业革命家在这个机器的顶部将自己的意识形态发散给这个机器里每一个人并且强迫他们接受这一切。尽管我们必须承认布尔什维克的这套制度在斗争形势复杂的俄国社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我们不能忽视的一点就是布尔什维克的先锋队始终不是把解放一个人作为第一位而是作为最后一位来考虑的。这也是为什么这种精英式的共产主义是无治主义者反对的,因为所谓的哲人王带领人民走向社会主义的社会必要的前提是哲人王绝不发疯,但现实往往是那些自誉为哲人王的人往往是疯子,他们只会在乎理想,从不考虑人民真的需要的是面包、自由、思考的权利。 自由是最大限度地开发个人潜能的前提条件,而个人潜能也是一种社会产物,只有在社区中并通过社区才能实现。一个健康、自由的社区会产生自由的个人,而这些个人又会 塑造社区,并丰富由社区组成的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自由是由社会产生的,并不因为它们被合法地写在一张纸上而存在,而只有当它们成为一个民族的固有习惯,并且任何损害它们的 企图都会遇到民众的激烈抵抗时,它们才会存在 实际上,并不是无治主义者们发明了自由哲学,而是那些以无治主义这一政治哲学为出发点思考的思想家如巴枯宁、克鲁泡特金等在人类社会中发现了这些细小的兆侯,尽管他们如此弱小,但是这些趋势一旦出现就势必不可阻挡。正如克鲁泡特金在《面包与自由》里说的那样:“这种倾向存在着,当我们各人的需求满足以后,我们必然会察觉到,它的发展是和人类的生产力成正比例的。每每在日常生活中的浅陋的成见被一个伟大的思想驱逐去的时候,这种倾向势必会成为一种活泼的力量。”[面包与自由,商务图书馆汉译世界学术丛书,69页】 团结、个人之间的合作是生活所必需的,而且远不是对自由的否定。Errico Malatesta 指出:“团结是人能够表达自己的个性和实现其最佳发展并享受最大可能的福祉的唯一环境”。这种个人为了所有人的幸福而走到一起,所有人为了每个人的幸福而走到一起的结果是,”每个人的自由不受限制,而是得到补充,实际上是在其他人的自由中找到必要的理由”。[Anarchy, p. 29] 换句话说,团结与合作意味着彼此平等对待,拒绝将他人视为达到目的的手段,创造支持所有人自由的关系,而不是由少数人支配多数人。艾玛‑戈德曼重申了这一主题,她指出” 人类的这种独特的个性力量在通过与其他个性的合作而得到加强时,取得了多么美妙的结果..... 合作与自相残杀和斗争相反,它对物种的生存和进化起到了作用...... 只有互助和自愿合作, 才能为自由的个人和社团生活创造基础。” [Red Emma Speaks,第 118 页] 团结意味着为了满足我们的共同利益和需求而平等地联合起来。不以团结为基础的结社形式(即以不平等为基础的结社形式)将压制受制于它们的人的个性。正如雷特-马鲁特所指出的:“自由需要团结,需要对共同利益的承认。” 实行团结意味着我们认识到,正如世界产业工人组织的口号所言:“对一个人的伤害就是对所有人的伤害”。因此,团结是保护个性和自由的手段,是一种自我利益的表达。 同样的,我们不能否认实现共产主义的两大要素——互助和各取所需是存在的。克鲁泡特金发现了这些细小的兆侯,在以前,基础设施是要收费的,然而现在这些基础设施都成为了人民自由享用的,一切建立在各取所需的基础上,这是不可否认的。同样的,互助的事实在这个极端自私的社会依旧存在,尽管服务业的本质是为了本职工作,但在这之下包含的共产主义色彩之一的互助是及其浓厚的,因为服务业的本质就是互助,但是在资本主义一切可出售的条件下这种互助变成了市场交易,但是这种交易并不能掩盖互助的本质。即便是在这个自私自利的社会,我们依然可以看到那些最先被安置的往往是老弱妇孺之类的弱势群体,不管他们将来是不是可以对社会尽力,赡养弱势群体成为了我们这个群体的本职。 追求平等是无治主义者的另一个重要行动目的,无治主义者致力于社会平等,因为它是个人自由能够蓬勃发展的唯一背景。一个平等的社会是自由的保障。但是无治主义者不赞成所谓的结果平等,也不赞成所谓的每个人都应该是相同的,自我的独特性绝不与平等原则相矛盾。人生而平等的论点意味着他们都有相同的基本人类素质,他们有相同的人类基本命运,他们都对自由和幸福有同样不可剥夺的要求。它还意味着他们的关系是一种团结的关系,这绝对不是一种支配—服从的关系。平等的概念也并不意味着所有的人都是一样的。 至于所谓的结果平等,我们不希望生活在一个每个人都得到同样的 商品、住在同样的房子里、穿同样的制服等等的社会中。无治主义者反抗资本主义和国家主义的部分原因是它们使生活中的许多东西标准化,这种所谓的标准化抹杀了人的个性和独立的精神。权威、法律、成文和不成文的法律、传统和习俗的精神迫使我们进入一个共同的小树 林,使男人 [或女人] 成为没有独立或个性的自动化.......所有人都是它的受害者,只有特别强大的人才能成功打破它的枷锁,而且只是部分地打破【What is Anarchism?, 165 页】 平等并不意味着数量相等,而是意味着机会平等,不要错误地将自由中的平等与囚犯营的强制平等相提并论。真正的无治主义平等意味着自由,而不是数量。它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必须吃、喝、穿同样的东西,做同样的工作,或以同样的方式生活。每个人都能自由的发展自己的一切,平等不是否认人的多样性,这两者之间丝毫不相互冲突,在无治主义理论中,平等并不意味着否认个人的多样性或独特性。正如巴枯宁所观察到的:“一旦平等取得了胜利,并得到了很好的确立,各种个人的能力和他们的能量水平是否 会不再不同?有些人将会存在,也许不像现在这么多,但肯定有些人将永远存在。俗话说,同 一棵树不会长出两片相同的叶子,这可能永远是真的。对于人类来说更是如此,因为人类比树叶要复杂得多。但这种多样性并不是一种罪恶。相反的,它是人类的一种资源。由于这种多样性,人类是一个集体的整体,其中一个人补充了所有其他人,并需要他们。因此,人类个体的这种无限的多样性是其团结的根本原因和基础。它是平等的全能论证”。[《全方位的教育》, The Basic Bakunin,第 117‑8 页] 因此,无治主义者需要的平等,不是机械意义上的结果平等论,也不会是数量平等。我们需要追求的是机会平等,但是这种平等在等级制度的存在下是和结果平等论息息相关的,在现代社会,由于等级制度的存在,分配的不均,每一代人所面临的机会都和上一代人的结果有着密切关系。这意味着在资本主义下,如果没有粗略的结果平等(在收入和资源的意义上),机会平等就变得毫无意义,因为对于一个百万富翁的后代和一个扫路人的后代来说,没有真正的机会平等。那些主张机会平等而无视以前的结果所造成的障碍的人,表明他们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实际上在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中,机会不仅取决于开放的道路,也取决于平等的起点。从这个显而易见的事实中可以看出, 无治主义者渴望结果平等的误解,但这适用于等级制度。 简而言之,无治主义者需要的是一个平等,互助,团结,社会主义,自由的社会,这种社会不是那些腐败堕落的资产阶级喉舌媒体望文生义喜欢用文字游戏和春秋笔法误导人民的那种弱肉强食的丛林社会,不是那种只知道反对政府无法建设社会的社会,相反,无治主义者非常清楚他们需要建设的是什么样子的社会,他们更明白这种社会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建成的。但是,无治主义者不是沉迷于抽象原则和理论构造的梦想家⋯.. 无治主义者很清楚,一个完 美的社会不可能在明天赢得。事实上,斗争是永远持续的!”。然而,正是这种愿景提供了对 现有事物进行斗争的动力,以及对可能出现的事物进行斗争的动力。” 归根结底,只有斗争才能决定结果,朝着一个更有意义的社区迈进必须从抵制各种形式的不公正的意愿开始。一般来说,这意味着挑战所有的剥削,蔑视所有强制性权力的合法性。 如果说无治主义者有一条不可动摇的信念,那就是,一旦失去了听从政治家或意识形态者的习 惯,获得了抵抗统治和剥削的习惯,那么普通人就有能力在任何地方和任何时间,以自己的利益组织他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既自由又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