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年间长治最大的书社一一翰墨林
民国年间长治最大的书社一一翰墨林
《山西文史资料》 1994年05期 田秋平
翰墨林旧址位于长治城西大街60号。坐南向北,门面五间,中三间为书社,左一间为照像庄,右一间为刻字居。门脸用砖雕精刻细做而成,砖雕图案有琴、棋、书、画一一“四艺”;宝剑、扇子、莲花、渔鼓、玉萧、葫芦、拍板、花蓝一一“暗八仙"等。设计精巧,布局合理。内院东西楼上下20间,南楼上下60间。'高低参差,山墙粉白、屋脊青灰.每间楼房门窗上方用青砖砌有门窗罩,似一座挑出的飞檐,既可遮门窗上方流下的雨水,又以其青砖雕刻的精美图案构成一幅幅画面。整座书院占地面积约;1600平方米。建筑之考究,规模之宏大,甚为壮观。
翰墨林开业于民国初年。翰墨林三字取'翰林”(文孝侍从.官)和“翰墨”(笔和墨,借指文章书画)而组成。掌柜为河南沁阳白某,资本形式为合股,股份由沁阳县200多户豪商大贾筹集。每股约1000银元,资本共20多万银元。翰墨林开业后,生意看好,经营额巨增。不久便在上党地区各县设立分店。各分店雇用伙计有五六人也有七八人不等。城内的翰墨林有掌柜、会计、.出纳、技术员、店员、印刷丄、刻字工、勤杂伙计等百余人。总.社、各县分店总计人数约200名。翰墨林书社业务有:销售图书、笔墨纸张;照像放大;镌刻各种名章;承印图书、帐表、契约、票据;代写书信,执笔为潞安城较为有名的书家马有恒(回族人)。
翰墨林销售的图书大都从全国各大城市购进,也有部分自己印刷发行的。书之种类上自天文,下至地理,文史、理工、医药无所不包。绘画书写用的各类型号毛笔、宣纸多从浙江、安徽、福建购进。当时城内有识之士常常光顾此地,几乎天天客满门庭.翰墨林内院南楼内专设印刷机构,有石印机数十台,技术员、印刷工、装订工三四十人。主要印刷各种图书,印刷装订后在书社和各县分店发行出售,另外,还承印帐表、契约、票据等。城内各大商行所用账表、票据,公私所用契约等多在这里印制。翰墨林不论其规模、业务范围、人员数量在当时均为长治城内书社之牛耳,为繁荣民国时期长治的文化生活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1938年日军占领长治后,翰墨林工作人员都逃难出走,翰墨林成为一座空社,结束其业务。1945年10月长治解放后为长治县公安局所在地,现在为长治市服装研究所、长治市服装技术学校听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