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的趋势竟然是“高考化”?
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想考公务员?是门槛低了还是背后“有关系”就行?为了选拔高质量的人才,现在的公务员考试是否也可以“两端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把报考公务员作为人生的唯一出路,即所谓的“高考化”。2023年省考刚结束,根据不完全统计,今年的报考人数达到520多万人次,相比于2022年的202万人次,多了一倍不止,这是不是意味着公考逐渐在走向“高考化”的趋势呢?

“现在的竞争主要是科技的竞争,而科技的创新主要取决于我们顶尖人才的选拔,创新人才的选拔是需要我们在坚守教育公平公正的底线基础上”,这是全国人大代表、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梅兵在3月6日会议上发布的演讲内容。
她所说的“顶尖人才”,一方面指的是少数具有超常潜质的同学,针对他们要开辟新的教育渠道,专项专教,快速选拔特殊人才;另一方面指的是代表国家最高教育水平的研究生教育,要让研究生站在创新的最前沿,警惕公考的“高考化”趋势,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高精尖缺”人才,加强国家人才储备的建设。
为了防止公考的“高考化”趋势,我们可以实施“两端文化”,一端在报考之前就严格筛选出一批优秀的专业型人才,做到“术业有专攻”;另一端要让公务员考试站在创新的前沿,不断地推陈出新,筛选出具有创造力的复合型人才,上岗后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你觉得公考的趋势是“高考化”吗?现在的公务员考试能否达到“选拔人才”的目的呢?欢迎留言一起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