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羽养成计划PART9
22-3-30
昨天突然想到刚来协会的时候,第一次旁观沙盘。很明显的感受到那个妹妹对家的归属感,对秩序的遵守,对社交关系的偏好。当老师引导她拆掉一些条条框框,重新看待自己的沙盘时,也很欣然地同意去感受,虽然结果是坚守自己的认知,但对一些新的事物不会抗拒和防御。
今天开的选题会,讨论两个深层的问题,一个是边界,一个是感受。我偏爱的是感受这个话题,因为是从身边朋友引发出来的。
人从小到大地受教育过程中,一直在遵守别人给的准则,“你要想xxx一样,你应该xxx,你要想想别人xxx”,这些都是外在价值,那我们真正的内在感受被忽略了。
朋友又给提供了练习的机会,冲突、抉择是时常碰到的,但是他考虑问题时下意识的反应又是向外的,也就是别人会怎样想,就和自己的需求感受产生冲突,其实自己感受时是向内的,也就是我自己做了之后自己感受会怎样。他害怕做选择,说自己思想和行为好像割裂的,这样不妨去接纳两个自己,所有的不管是一致的还是割裂开的自己,肯定都是自己。接纳自己,知行合一,很难,但是可以学着先去表达自己的感受。
跟刘老师分享朋友的事,刘老师提出一个很奇妙的角度,她说我周围的子人格很多,但是都是我。这个角度很新奇,最开始只是单纯认为自己可能接触到的各种人群很多,按子人格这个角度去想的话,有点深,改天可以自己深究一下。
不过我觉得,我自己整合的很好。
内外表现差异这个点,给的启发也很多,外在表现溺爱,内在一定会有些攻击。这个也放在下次好了,几天没总结,东西堆的太多,有的时效性也过了,还是需要给自己及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