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疑烟】【高分原文速达】【玉石文化】

2023-02-26 19:54 作者:疑烟  | 我要投稿

仅供个人学习参考,请勿转载,记得投币交学费哦!(PO一张交大上院表示我真的在忙着学习~)

题目速达

有人说,要想了解自己,最好问问他人。 也有人说,不要轻易被他人的话语和眼光影响,要做最真实的自己。 他言为错,攻己之璞

朱光潜言:“各人的世界都由各人的自我伸张而成。”自我形象经由外界环境的打磨,已然成为个人情致的返照。而人生如璞,还需借他人之言切磋琢磨,发现自己的优秀和瑕疵。以珞珞如石的坚韧自守内心,以琭琭如玉的圆融拥抱社会,方是追寻自我的不二法门。 “凡艺术家,都需有一半是匠人,一半是诗人”若将对自我的追寻视作人生的艺术,其真谛也莫过如此。空有诗人“闭眼”的灵性,罔顾他人诚恳的劝谏,则将为狷介狂惑所蒙蔽;徒留匠人雕琢的耐性,却不静心与自我交流,则将为众口喧嚣所攫取。诗人的妙悟源于自我的性灵,而匠人的手腕则可得益于交流的模仿,在两者的相继雕琢中,透出自我的微光。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他人的评价正如众镜相照,让我们得以走下自我的高地,走出偏狭的视角,摆脱感情的漩涡,以更客观理性的目光审视自我。当我们从自己的角度关照当时形迹,不免困于感情、囿于阅历,用情绪的光晕装点事实,只能将自己置身于可疑的背景。而他人正因其差异性思维——客观的视角、不同的经历,恰能帮助我们一味走出纠结“咎由谁取”的泥沼,静下心来分析自我、审视自我。其话语如错,眼光如锋,成为我们打磨自我璞玉的珍贵凭借。 然而,我们听到的一切都是观点,而非判断;我们看到的一切 都是视角,而非真想。须知他人同样也是有自我之限的肉骨凡胎,阅历与视角的限制,感性和偏见的干扰,注定了自我理性认知终究还需要靠自我获得。一味将他人之言奉为圭臬,亦步亦趋地跟随,只会沦为邯郸学步、东施效颦般的悲剧。 正因如此,我们不应抛却自我之理性,忘记自我之个性,执守内心坚如磐石。当勒庞在《乌合之众》中悲呼“数量即正义”,我们同样可以咂摸福柯写下的“从关心自己走向认识自己”。心怀一块璞玉,构筑自己的量度,不因外界的追捧放弃心之所向,也不因歪曲的评价动摇认同的正义,方能于富贵不淫,于贫贱不移,于威武不屈。 黑塞在《德米安》中所言甚切:“对每个人而言,真正的职责只有一个——找到自我。”且就以他言为错,以理性为锋,雕琢属于自己的温润美玉。 看到这里还不点一个三连吗~

【疑烟】【高分原文速达】【玉石文化】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