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这个世界不该这样,但又偏偏是我让他成为了这样

2023-04-12 22:21 作者:fish双  | 我要投稿

世界可以是任何模样,除了它现有的样子

视频为我们抛出了一个问题:世界不该是这样的,那么应该是什么样子?但是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本人就此做出一些深入的分析。

首先我们要思考,在问出这个问题时,我们真正要问的是什么,换个问题会使得思考简洁。我们在问的其实是“什么是正确的世界?”

正确与错误:

假如你是一个被老师惩罚的学生,见识过老师依靠自己的职位谋取私利,对于是否要将这种行为指出你可能会犹豫不决。

原因很多:

你也许害怕你会由于伤害老师的利益挂科不能毕业;

你也许会怀疑教育本身就含有体罚。

但是你也可能认为,老师的要求是错误的:他根本不应当做这种事,你也不应当纵容他。

如果这样的话,你的意思是什么?如果你的想法是正确的,那么又是什么使它成为正确的呢?

“这是错误的”并不只是说这件事情是违反规定的。

可能会有一些规定,它禁止本身没有错的事情,如种族歧视的规定。

对与错是否违反规定是两回事。假定对错等同于是否违反规定的话,人们就不能评价一条规定的对错。

当你做你认为错的事情的时候,你会感觉不太舒服。因为我们总要在乎别人的看法(前提是我们相信所有人都是和我一样有意识的,而不是机器人)。我们认为即使有人能够不考虑他人的看法,也不应该去伤害他人。

如果此时你说,

如果你不希望别人怎么对你你就不要用同样的方式对待别人-----(1)

但这只在一个条件成立是才有效,这个条件就是:

你收敛自己的行为因为你相信这个行为会影响别人

我们举个例子,在这个例子下 (1) 不成立:

你偷走了别人的伞,但是及时逃过了惩罚

也就是说,我们不能期望所有人都关心其他人的想法

(1) 的一种典型的问法就是“当别人对你这样时,你会怎么想?”,显然一种回答是“我并不希望别人对我做同样的事情”。另一种刻薄的回答是“我为什么要管别人的看法?如果有人这么做我肯定不高兴,但幸好没人这么对我做”

假设你认为别人不应该损害你的利益,你也应该承认:他不应该损害任何人的利益,你并不特殊。因此,你也不应该去偷别人的伞。

因此,好坏的判断在于道德,不仅仅从个人利益看来是好事还是坏事,还要从其他人的利益角度来看。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会对纵容老师的恶性感到羞愧,认为“我让这个世界成了现在这样”。

这个世界不该这样,但又偏偏是我让他成为了这样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