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吃瓜,我们吃鸡蛋……
赏析类题型答题万能模型
“圆”是世间万物的普遍形态。地球、人体构造、树、树叶……

我们可顺着自然造化来理解语文,来构建我们的鸡蛋答题模型。
为了方便理解,我们以鸡蛋为例,将鸡蛋大致简化为以下两大部分四个方面:
第一:蛋壳壳膜:形式
一、蛋壳:章法结构
线索、承上启下、设置悬念引发思考或兴趣、呼应、卒章显志、驳论、递进……
二、壳膜:语言手法
(一)语言及表达效果:
1.字词方面:叠词、动词、感情色彩之褒贬、情感色彩之浓淡……;
2.句:修辞格、句式;
3.段篇:语言风格
(二)手法及表达效果:
1.表达方式;
2.表现手法
第二:蛋白蛋黄:内容
三、蛋白:文本解析
(一)解释(字词句的意思、手法的运用);段意的归纳概括
(二)对象(人、物、景、动作)及其特点
四、蛋黄:情感观点
(一)主旨情感
(二)观点哲理
例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2-14题。(8分)
夜渡湘水
孟浩然
客行贪利涉,夜里渡湘川。
露气闻芳杜①,歌声识采莲。
榜人②投岸火,渔子宿潭烟。
行旅时相问,涔阳何处边?
[注]①杜:杜若,芳草名。②榜人:船夫
14. 请赏析“露气闻芳杜,歌声识采莲”两句(4分)参考答案:傍晚的露气中飘荡着杜若的芳香,江面上不时传过来采莲女悠扬的歌声。两句分别从嗅觉和听觉的角度,紧扣“夜渡湘水”的特点,营造出香气飘荡,歌声悠扬的美好意境。
解析:“露气闻芳杜,歌声识采莲”中的“闻”与“识”从嗅觉和听觉的角度来写花香与歌声,而这些本来是可以通过视觉来的事物,因在特殊的时间——夜晚而无法看到,因此紧扣(呼应)了诗题中的“夜渡”。另外,赏析要对诗文内容做基本的阐述,并概括景象的意境特征特点。情感分析:闲适愉悦。
答题紧扣以上四个方面(嗅觉与听觉(蛋膜)、呼应诗题(蛋壳)、诗文内容的解释、描写对象的特征(蛋白)、情感(蛋黄))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