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一学就懂 | 87.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2023-09-14 10:20 作者:小马大研-马理论考研  | 我要投稿

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曾经把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概括为

“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他写道:“马克思说:‘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而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他又说:‘从来的哲学家只是各式各样地说明世界,但是重要的乃在于改造世界。’这是自有人类历史以来第一次正确地解决意识和存在关系问题的科学的规定,而为后来列宁所深刻地发挥了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之基本的观点。”毛泽东同志的这一概括,

划清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界限,也指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反映论同马克思以前的机械唯物论的本质区别

首先,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反映论。

它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存在决定意识这一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把认识看作客观存在的反映。人的认识有

社会性

,在阶级社会里则有

阶级性

。不同的阶级、阶层、社会集团的人们,由于所处的阶级地位不同,对于社会问题的反映就不同。即使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有时也会受到阶级地位的制约。总之,

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这种反映论的观点,同唯心主义,不可知论是根本对立的。

唯心主义者或者把认识当作人的心灵的自由创造物,当作人们头脑里固有的东西,或者当作某种支配着整个宇宙的精神力量(如上帝、神、绝对观念)的产物。

不可知论者认为人的认识,不能提供关于客观世界的正确的映象。

总之,他们都不承认认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马克思主义的反映论,不仅与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根本对立,也克服了旧唯物论的不彻底性。旧唯物论的反映论,只承认人的认识是自然界的反映,而不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不承认社会历史的发展也受客观规律的支配。

其次,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它同机械唯物论者所主张的消极的直观的反映论,有着本质的区别。

第一,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把实践作为认识的基础,即把认识看作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对客观世界的能动的反映。

只有在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实践中,人们才接触客观世界,暴露它的本质,从而认识客观世界。因此,离开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是不可能反映客观规律的。人的认识乃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动的反映。旧唯物论者离开人的社会性,把人看作超时代、超阶级的孤立的个人,即生物学上的人。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仅仅是反映者和被反映者的关系,只能像动物那样消极地适应自然界的变化,而不能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抹煞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唯心主义者把主观能动性任意夸大和歪曲,并用来作为思维、意识第一性的证据,这当然更是错误的。

第二,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揭示了认识在实践基础上能动的发展过程。

即人类在实践和认识不断反复的过程中,由不知到知,由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由认识现象到认识本质,由对本质不太深刻的认识到对本质更深刻的认识。它所揭示的认识发展的辩证规律,科学地说明了人类反映客观世界的过程。旧唯物论把人的认识看作是直观的、机械的、一次完成的。在他们看来,人的认识像照相机拍照一样,似乎只要咔嚓一响,客观世界就能完全被人的头脑所反映。费尔巴哈就是这样,他把认识归结为感性的直观,把观察当作认识的主要形式。然而,直观只能把握事物的现象,而不能反映其内在本质。所以,这种直观的机械的反映论,是不能正确地说明人的认识过程的。

第三,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不但肯定人们通过实践能把客观世界反映到人们的头脑中来,而且认为人们的思想能够指导实践,改造世界,从而变主观的东西为客观的东西。

正如列宁所说:“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我们认识世界的目的,正是为了改造世界。形面上学的唯物主义不懂得物质和精神、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它否认认识对于客观世界的反作用。因此,认为哲学的任务只是对世界作一些自以为正确的说明就够了。这种哲学,当然不能成为指导人们进行实际斗争的武器。 总之,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反映论,但不是一般的反映论,而是

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这种反映论贯串着实践观点和辩证观点,是唯一的科学的和革命的认识论。

一学就懂 | 87.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