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十一讲 浮力
考点1:浮力
1、定义: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力,这个力叫做浮力。
2、产生原因: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其上、下表面受到液体对它的压力不同。
3、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与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而与放入液体中物体的重力、密度、形状、所处位置和全部浸没时的深度无关。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就越大。
考点2:阿基米德原理
1、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2、公式:=
=
(
表示浮力,单位是N;
表示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单位是N;
表示液体密度,单位为
;V排 表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单位是
)
3、变形公式:求密度 =
/ g
;求排开液体的体积
= F浮 / g
。
4、适用范围:液体、气体
考点3:物体的浮沉条件

考点4:浮力的应用
1、轮船:能漂浮在水面上,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轮船的大小通常用排水量来表示,轮船排水量是指轮船装满货物时排开水的质量。
2、潜水艇:通过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浮沉。
3、热气球和飞艇:通过改变气囊内气体的密度来实现浮沉。
4、密度计:根据物体处于漂浮状态时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重力,测量时浸入液体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就越小。
考点5:计算浮力的四种方法及适应条件

考点6:常见物理量的计算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