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归途》如何演绎撤侨幕后故事,真实外交人观后感:真实精彩生动
《万里归途》已于9月29日开启点映,9月30日正式上映,首批观众称赞这部电影“有燃点有泪点”“真实沉浸”。作为最受关注的国庆档新片,《万里归途》如何演绎撤侨幕后故事?
真实还原撤侨中的惊险艰难
《万里归途》首次聚焦中国外交官撤侨幕后,展现了外交官在撤侨过程中承受的种种压力,远比想象中更惊险,更艰难。电影中,外交官赤手空拳深入撤侨前线,用智慧和勇气带同胞们走出一条万里归途。首批看过片的观众感慨,看到了外交官的另一面,“第一次了解到真实的外交官工作,原来他们有这么大的压力和危险”。

撤侨大部队穿越沙漠、矿山、戈壁、红湖的壮观场景,带来了身临其境的视觉体验。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充满真实感的异国环境是在国内搭建的。导演饶晓志介绍,为了最大程度呈现异国风貌,展现撤侨路上的真实惊险,剧组1:1搭建了一座异国小城,美术组最多时达到近千人。在道具细节上,剧组特意从外地运来了棕榈树和椰子树,大到每一个建筑,小到糖果纸上的阿拉伯语标识,每一个细节都严格把控。
饶晓志坦言,“故事背景变得宏大,工业化体量是前所未有的,这不仅是一次挑战,也是对自己能力的一次提升。”种种努力,也得到了观众的认可,“画面非常有沉浸感,好像置身其中,在战火荒漠中走了一遭”。

因为拍摄环境非常真实,在沙漠拍摄时风沙不断,王俊凯一度变成“吃土少年”,在片场经常就地抓起沙子往身上撒。他坦言,“这就是最自然的妆发。所有的幕后工作人员也在一起’吃土’,大家都十分辛苦。”
同胞群像让这条归途更感人
在《万里归途》中,张译细致入微的表演,演活了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外交官宗大伟。无论是与妻子通话时的歉疚与隐忍,还是对王俊凯饰演的成朗嘴硬心软,以及面对同胞时的顾全大局,爱与责任的抉择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电影中,张译与反叛军心理博弈的戏份,更是将紧张感拉满,细腻的眼神戏让不少观众表示,“这段戏是攥着拳头看完的,太有感染力了”。
殷桃饰演的撤侨同胞白婳是一位母亲,也是外交官坚强的后盾,在危险和伤痛面前,充满了女性力量。有一场殷桃被叛军掐脖子的戏份,殷桃主动要求对手演员用力掐,直至有了红色的勒痕。

电影中,百名撤侨同胞让人印象深刻,他们当中有不少来自饶晓志话剧团的演员。虽然电影中戏份不多,但每一个演员表现出的对回家的渴望和期盼,让人感同身受,“每一个人都代表了一个家庭。”
据悉,开拍前饶晓志让每个演员都准备了人物小传,这也让每个角色都生动立体。演员赵梓冲介绍,接到导演的任务后,他们从3月就开始排练,不断丰富角色和人物关系。这些同胞角色在最初的剧本中可能只是简单一句带过,但他们要把每一个角色都塑造成活生生的人。

让人印象最深的是沙漠徒步的戏,极端恶劣的归途路上,充满了未知的险境。为了更真实地演出逃生路上的疲惫感,演员们在开拍前专门进行负重徒步,背着十几斤的包袱,从白天走到晚上,最终塑造出回家路上125个有血有肉的人。不少观众赞叹,“每一个群演都很入戏,同胞群像让这条归途更感人”。

这个国庆档,又一部撤侨题材电影上映。
不过,这次影片将聚焦于“外交官撤侨”。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张译、王俊凯、殷桃主演。“万里归途,我们回家!”
《万里归途》根据中国2011年利比亚撤侨事件改编,将视角放在外交官们身上。
赤手空拳的他们必须依靠自己的智慧、勇气与沟通能力。在屡屡碰壁的异国他乡,将125名同胞们带回家!

张译饰演经验老练的前驻地外交官宗大伟。
王俊凯饰演刚入行的外交部新人成朗。
撤侨的艰难之路上行,他们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为展现非洲风貌,幕后团队1:1搭建了七十多栋建筑的非洲城市。
拍摄环境的真实,让这条万里归途更具代入感了~
在荒漠、矿山、红湖、戈壁等异域奇观实景拍摄。
迎酷暑遇山洪,100天的日夜兼程走出了一条“万里归途”。

真实的战火焦灼,壮观的沙漠徒步。
危机四伏的回家之路。
但祖国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同胞!

曾多次参与撤侨工作的外交人博主“体育世界的赵领事”发文谈《万里归途》观后感
称:“想到过主创团队一定会努力把片子拍出来,把‘撤侨故事’讲出来,但没想到的是,一部更容易成为家国情怀纪录片的题材,能被拍得如此精彩纷呈,打动人心。”
赵领事评价《万里归途》“真实”、“精彩”、“生动”,更表示影片最后的片段让人泪湿眼眶。他也向《万里归途》的所有主创和演职人员们致敬,“感谢你们的心血付出,如此生动地呈现了‘中国式撤侨’,又如此精彩地讲述了当代外交人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