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21-22MBA面试案例分析-海底捞

2021-03-21 15:33 作者:林晨MBA  | 我要投稿

2021-22MBA面试案例分析-海底捞 林晨陪你考研商业案例分析

2021-22MBA面试案例分析-海底捞

3月1日,海底捞(06862HK)披露2020的业绩预告,公司去年净利润较上一年度年下降约90%。按照2019年净利润为23.47亿计算,预计海底捞2020年净利润将降至2.35亿。


而海底捞对于“亏损”的解释就是“疫情”,但是,除去客观原因外,我们在分析案例的时候,都要看到现象背后的逻辑。


如果大家关注热搜,就会知道,近期海底捞因为“换掉牛肉粒”事件而一举占据头条,甚至被众多网友痛批。可能连它自己也没想到,这样一个事情会能掀起这么大的风波。在一个将近12万人参与的投票里,超过七成的人表态“海底捞你失去我了”。


而在此次事件之前,海底捞又因为“过度服务”而被上热搜,我最近也发现海底捞的“过度服务”确实有点让人尴尬,在我和朋友正愉快谈论问题的时候,总是会有服务业过来问“帮您加点汤吧?”“虾滑需要帮您下一下吗?”,而有很多网友也表示,在谈论隐私问题的时候,都能被服务业听到,甚至加入讨论……我们不禁要思考一下,“海底捞模式”是否需要改变了呢?


十年前,餐饮业老板人手一本《海底捞你学不会》,其中,最引人骄傲的就是“服务”;但是,我们都知道,餐饮行业更新换代频繁,这些年,我们听到了“巴奴”的“服务不是巴奴的特色,毛肚和菌汤才是”,以及前两年还频繁看到的椰子鸡火锅、猪肚鸡火锅,到如今的毛肚火锅……当海底捞的竞争对手都在寻求更加契合的特色之时,当“服务好”已经成为餐饮行业的共识的时候,别的企业都开始了第二增长曲线,而海底捞却还是独特以自己的方式经营,这种单一的形式已经敲响了危机的警钟。


回归开篇,我们说到的问题,海底捞为什么要换掉牛肉粒呢?这背后或许会有以下原因:


1、原材料疯涨,成本压力大?


2020年疫情原因,进口冷冻食材成本持续上涨,而海底捞的牛肉粒有消息称是澳洲进口加工的,在这样的形势下,想要换掉也不是没有原因的。从这个角度出发,海底捞官方对业绩亏损的解释也就合情合理了。


2、薅羊毛的人太多了?


如果你去搜索信息,就会发现,不少人来海底捞薅羊毛,其中最严重的就是“牛肉粒”了,有的人直接十几块吃一顿海底捞,有的人带着饺子皮来海底捞包牛肉粒饺子……各种奇葩做法的背后,海底捞也不得不用“素食”来代替了,毕竟人家再家大业大,也禁不住你们这样薅啊!


3、自我营销?


海底捞的营销手段一直都很多,而公关也做的十分到位(参考几年前的食品安全公关),我们有理由怀疑,这是不是又是一波自我营销?目的是为了刺激消费者,毕竟在火锅这个红海市场里,在“巴奴”“小龙坎”“大龙燚”日渐占据消费者心智的当下,如果不做点“手段”,可能很容易就会从“神探”落没吧!


这背后的真相到底如何,我们不得而知,毕竟商家机密,也不会轻易告诉消费者,而只会统一口径做“不定期调整新菜品”,但是,作为MBAer者,并不仅仅要看热闹,必须从热点事件当中看出未来趋势、行业动向。我们刚才说了这么多,相信大家都会对海底捞的未来发展有一丝担忧了(不管是自身经历也好,网上段子也好),那么,海底捞未来又会面临哪些挑战呢?也许,我们可以从以下角

度来思考:


创新


火锅行业,迭代速度之快,如果你创新不到位,很容易被抛弃。而消费者的口味也是一直都在变化,前两年还在流行麻辣口味,现在就换成了清淡的“椰子鸡”;这种现象,我们不是没有见过。

而中国人的口味之刁钻,又喜欢尝试新鲜事物,海底捞想要占据所有顾客的消费第一认知,确实很不容易。


但是,这也给其他后来创业者一些新的思考,如果你的角度选对了,很有可能从某个突破口进入。

对于海底捞来说,维持业绩增长的无外乎这三个因素:新店、客单价和翻台率


但是,这三个因素是不可能成为一个完美的铁三角的。


当海底捞在无限制扩张的同时,翻台率却首先出了问题:2017年,海底捞每天的翻台率是5.0次;2018年,海底捞服务了超过1.60亿人次顾客,全年平均翻台率为5.0次/天,与上一年持平;但是,2019年,海底捞的翻台率却下降到4.8次每天;2020年就已经下降到4.0以下了。


而这背后,确实客单价的不断提升:2017年,海底捞顾客平均消费97.7元;到了2020年,却突破了100元大关。


2017年,海底捞新开98家门店,2019年新开了308家(2020年由于疫情,暂不计算);门店数量飞速增加的同时,带来的是人力成本的提升、租金成本的增加,这个时候也只能通过提高客单价来维持收支平衡了,但是在翻台率急速下降的当下,到底收支如何,也并不是一个很乐观的数字(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看一下海底捞的年报做个分析)。


海底捞因为“服务”而获得“流量”,因为“流量”而成名;但是,会不会因为“流量”被反噬,而落没呢?互联网时代,自带光环的流量池背后,是很容易被“反噬”的,从海底捞案例,希望同学们也能明白一点:看待问题要辩证,一分为二的看待,横向+纵向的全方位分析,会更有利于你的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


从海底捞看餐饮&火锅行业的发展,海底捞会不会在未来也成为一个传说呢?大家都可以深度去思考一下。


2021-22MBA面试案例分析-海底捞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