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痹:心肾阳虚证


心肾阳虚:舌质淡
主症:心悸、胸闷、气短。
临床表现:心悸而痛,胸闷气短,动则更甚,自汗,面色㿠白,神倦怯寒,四肢欠温或肿胀,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苔白或腻,脉沉细迟。
心肾阳虚、水液凌心,那么可以出现心悸,水肿喘促,致心力衰竭,这个心力衰竭还好一点,表现为右心功能的不全,赶快我们要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如果出现亡阴欲脱,出现心源性休克,或者阴阳欲脱,甚至阴阳离决,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情况,病人很快导致死亡

上焦:
胸闷气短:舌体及舌尖胖大,为气血亏虚,心阳不振。
舌诊中焦:
胃胀、纳差,胃怕冷:舌中部胖大为脾胃阳虚。
舌诊下焦:
腰膝酸软,下肢冷:舌根胖大,为肾阳不足。

证机:阳气虚衰,胸阳不振,气机痹阻,血行淤滞。
治法:温补阳气,振奋心阳。
方药:参附汤合右归饮

胸痹偏于正虚的几个类型
第三个类型是心肾阳虚证,或者叫作阳气虚衰证,这个证可以说又是我们偏于正虚里面的一个重点证候,因为阳气的虚衰,他就容易导致阴寒的侵袭,在我们的心肾阴虚也罢,在我们的心阴两虚也罢,这里面实际上虽然冠心这个名称,但在这里面,他有些痰有些瘀,或者说有一些寒邪仍然还是存在的,那么在我们阳气虚衰,心肾阳虚的时候,他既有阳虚,又有寒盛,邪实,正虚都比较明显。所以他疼痛的特点,可能胸闷、心慌、气短,有些疼痛,甚至也可以疼痛得很厉害,胸痛彻背,背痛彻胸,痛久而无止。兼有的症状,会兼有心肾的阳气虚弱而阴寒偏盛,比如说心悸汗出,腰酸乏力,这是阳气虚弱的表现。而阴寒内盛,甚至有出汗,同时还会伴有阳虚之后有血瘀,无力推动血运,唇甲青紫,或者是舌淡,都是阳虚有瘀血的表现。舌苔脉象,舌淡苔白,脉象是沉细,或者脉微欲绝。或者舌质也可以是紫暗的舌质,舌苔脉象上面也反应一种阳虚而又寒盛,又有血瘀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