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关羽战绩如何
这一次我们只讨论关羽的战绩,下一次我们聊聊关羽的性格以及他败亡的原因。
《先主传》:灵帝末,黄巾起,州郡各举义兵,先主率其属从校尉邹靖讨黄巾有功,除安喜尉。灵帝末年,黄巾军兴起,州郡纷纷发起义兵,刘狗率领它的部下跟随校尉邹靖讨伐黄巾军有功,被任命为安喜尉。《关张马黄赵传》:先主于乡里合徒众,而羽与张飞为之御侮。刘狗在乡里聚集兵力,关羽和张飞为它抵御外侮。刘狗先要聚集兵力而后上阵杀敌,所以刘狗率领部下跟随邹靖讨伐黄巾军时关羽应该也在队伍中。关羽的第一战是跟随刘备和邹靖讨伐黄巾军,结果是战胜。
《关张马黄赵传》: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曹公禽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建安五年,曹狗东征,刘狗投奔袁狗。曹狗活捉了关羽而回,让关羽做了偏将军,给予关羽优厚的待遇。在曹狗东征之前,刘狗袭杀了徐州刺史车胄,正式向曹狗宣战,然后让关羽守下邳城,代理太守的职务。关羽的第二战是跟曹狗战斗,结果是战败,而且自己人还被曹狗活捉了。
《关张马黄赵传》:绍遣大将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袁狗派大将颜良在白马攻打东郡太守刘延,曹狗派张辽和关羽为先锋进击颜良。关羽望见颜良的旗帜和伞盖,挥马冲入万军之中砍下了颜良的首级而回,袁狗的众将无人能挡,于是解除了白马之围。关羽的第三战是对战袁狗的大将颜良,结果是冲入万军之中砍下了颜良的首级,这就是关羽被程昱称为万人之敌的原因。
《张乐于张徐传》:后从平荆州,留屯襄阳,击关羽、苏非等,皆走之,南郡诸县山谷蛮夷诣进降。后来乐进跟随曹狗平定荆州,留驻襄阳,进击关羽、苏非等人,打败了他们,南郡各山谷中的蛮夷都到乐进那里投降。关羽的第四战是与“五子良将”之一的乐进交战,结果是战败。
《关张马黄赵传》:秋,大霖雨,汉水泛溢,禁所督七军皆没。禁降羽,羽又斩将军庞德。梁、郏、陆浑群盗或遥受羽印号,为之支党,羽威震华夏。秋天,大雨连绵不断,汉水泛滥,于禁所督统的七军都被淹没。于禁投降关羽,关羽又斩杀了将军庞德。梁、郏、陆浑三县的反叛势力有的远远地接受了关羽的官印和官号,成为关羽的支持者,关羽威震中原。这里要注意古文当中的华夏不是“华夏民族”的意思,而是指中原地区。第五战是关羽一生最大的胜利,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比如活捉了于禁、斩杀了庞德、让三个县的反叛势力成为了自己的支持者、威名传到了中原地区、吓得曹狗产生了迁都的想法等。
《关张马黄赵传》:而曹公遣徐晃救曹仁,羽不能克,引军退还。而曹狗派徐晃救援曹狗,关羽不能攻克,率军撤退。另外《张乐于张徐传》也有记载:羽见四冢欲坏,自将步骑五千出战,晃击之,退走,遂追陷与俱入围,破之,或自投沔水死。关羽眼看四冢要被攻破,亲自率步骑兵五千出战,徐晃进击,关羽败走,于是徐晃乘胜追击,和关羽一起陷入包围圈内,打败了敌人,有的人跳进沔水被淹死。第六战是与好朋友徐晃的战斗,结果是大败而归。
《程黄韩蒋周陈董甘凌徐潘丁传》:权征关羽,璋与朱然断羽走道,到临沮,住夹石。璋部下司马马忠禽羽,并羽子平、都督赵累等。孙狗征讨关羽,潘璋和朱然切断了关羽的去路,他率兵到达临沮,驻守夹石。潘璋的部下司马马忠活捉了关羽,以及关羽的儿子关平、都督赵累等人。第七战是关羽的最后一战,也是关羽的落幕之战,对手是潘璋、朱然还有马忠,结果是被马忠擒杀。《关张马黄赵传》:权遣将逆击羽,斩羽及子平于临沮。现在看来,孙狗派遣的将领是潘璋、朱然等人。
最后总结一下,关羽一共经历了七场战斗,对手分别是黄巾军、曹狗、颜良、乐进、于禁和庞德、徐晃、潘璋、朱然和马忠,战绩是三胜四负。因此历史上的关羽是胜的少败的多,尽管如此,他也有“威震中原”的高光时刻。不过把他神化就过分了,首先他的战绩没有那么夸张;其次任何人都是有缺点的,都不应该被视作“神”;最后一味地把某一个人或一群人奉为“神”,这往往会导致我们只看到他的优点而忽视他的缺点,从而不能正确地认识和评价一个人物。具体关羽有哪些缺点我们下一次再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