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终结者莉莉》评测:废墟·少女·希望,再加一点爱

2021-01-27 14:00 作者:老猫和一修  | 我要投稿

  安利时名字很长很难打的《ENDER LILIES: Quietus of the Knights》(我先自己译一个“终结莉莉丝”吧)现在在Steam的好评率是95%好评如潮级。热度上虽然不及近期登顶的《戴森球计划》,但也称得上成绩不俗。

游侠网1

  和你在商店界面能看到的一样,《ENDER LILIES》的标签基本就把它的游戏大致内容给介绍完了。类银河战士恶魔城型的游戏,在Steam的热门作品很多,对于喜欢独立游戏的玩家来说,想要接连错过《盐和避难所》《空洞骑士》《血污:夜之诅咒》等作品的难度,可能比在冬天的早晨第一波闹钟起床还高。

  所以,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地介绍这款游戏,可能是有些自讨没趣的。比起在这些场合空废笔墨和诸君的时间,我更想先从画面中自带滤镜的白色少女聊起。

无垢少女于秽浊末日

  《ENDER LILIES》接近香草社的清丽美术风格和女主角,可能是很多人会想“买买买”的原因。这个瘦弱的女孩在休息、伫立和战斗时的许多神态和动作细节都能让人从心底涌现出保护欲,可以说是洛丽塔型角色的典型设计。

游侠网2

  围绕着莉莉(Lily)有很多会让人联想到美好事物的设计。回复血量的手段是双手合十低头祈祷,消耗的资源则是纯白的花朵;释放技能时采用的是“替身”手段,并非莉莉本身手持兵戈,与其关联的则是血色花朵。这里其实还有一个很刀的小细节,随着莉莉救赎的秽鬼数量变多,她漂亮的头发会逐渐染上脏污。

        再加上周遭或是破败,或是荒芜,或是污秽的场景作为衬托,奔走其中的Lily愈发显得纯净无暇。

少女与骑士,制作人老懂了

  这种反差感带来了很强的视觉冲击,让人印象深刻。以至于我很怀疑开发组的同学是不是因为脑海中先浮现出这副画面,而决定制作这款游戏。

游侠网3

静止一段时间后,身旁的替身会陆续出现,守护莉莉的探索之旅

  音乐是本作的一大增色点。《ENDER LILIES》在场景配乐中用上了大量的钢琴曲,让“少女伫立于废墟之间”的场景有了空灵感。不过用笔墨来形容音乐这种事,苍白费力也不讨好,如果诸君感兴趣的话,可以试听一下这首和游戏配乐风格相近的《Outro》,或者去搜索一下Mili的过往作品,你可能会喜欢。

  比起音乐素质本身,它和游戏的结合也很令人惊艳。譬如开场不久的修女西丽德战,两个阶段中的BGM竟然都是婉转而哀伤的钢琴键乐,和丑陋的巨大怪兽形成鲜明对比,又宛如在悲叹西丽德的命运。

死亡雨水中的微光

  《ENDER LILIES》现在还处于测试版本,(高玩手中)4小时的流程并没有把故事给讲完,正好也省去了介绍本部分的构思环节。值得赞扬的是,本作的中文字体选用得非常考究,和界面与整体画风气质相符,而且行文遣句之间相当有日式作品的风味。以下几段摘录,或许可以一窥一二。

游侠网5
很有黑魂文风的物品说明


游侠网6
游侠网7

  《ENDER LILIES》讲述的是一个【在破败荒芜的世界寻找希望】的幻想故事。被死亡之雨持久侵蚀、居民和动物不断被转化为“秽鬼”的边陲之国是本作的舞台——所以在大部分场景里,雨声都会成为混杂在BGM中的环境音。

游侠网8

  和《黑暗之魂》中被渐熄之火和幽暗力量侵扰的破败世界相同,本作中的大部分场景都是残缺而破败的。但由于“雨水”的特性,你会发现这种破败也在遵循物理层面的逻辑——比如特意建筑在地底的魔术学院,因为不会被雨水渗透,所以还是维持着昔日模样。

  (关于“秽鬼”的小贴士如下。故事设定中很像《大剑》的一部分是,为了对抗危害村子的秽鬼,也有战士愿意主动化作秽鬼寻求超人的力量。在绝境之中,只有秽鬼之躯可以对抗秽鬼。)

游侠网9

  在这种绝望性的灾难面前,被人们称为“白巫女”的女孩们,由于拥有净化腐蚀成为了唯一的希望。以巫女们为信仰根基,不信仰神明,而是以保护巫女、平静生活为教义的白教得以成立。

游侠网10
游侠网11

  从棺木中苏醒,名为“莉莉(Lily)”的女孩,就是白巫女中的一员。在我们跟随着莉莉走过的这一段旅途中,也能够依靠净化之力,窥见沦为秽鬼的人们心中的期望与遗憾,并使其得到解脱后,将它们化作自身的力量。

游侠网12

26段邂逅与拯救

  这种力量对应到游戏中的表现形式,就是很有“替身”风味的附体攻击。每一次净化秽鬼都能够得到他们的技能,最终可以有数十种之多。

游侠网13

  和《恶魔城》让人流连忘返的武器系统一样,本作中每一项技能都有着相当独特的攻击方式抑或是功能性,以类似“平砍”的替身而言,初始就伴随左右的黑色骑士,攻击手段是普通的三连击,后续得到的老战士对应大范围重击,黑色魔女则是带寻敌功能的远程子弹。

游侠网1

  而且在水底场景占据一定篇幅的情况下,许多技能在地面和水中都有着不同的出招效果,也提供了一定的丰富性。

  替身们也带来了足够丰满的自定义玩法。白巫女作为操纵机体,可以同时搭载最多六个替身,这就让玩家有了充分的选择空间。举个例子,想玩近战泛用系的打铁巫女,完全可以配一套黑色骑士(高频率攻击)+西方商人(全自动浮游炮)+无头骑士(防御反击)的配置,在中近距离牵制敌人:

游侠网2

  而想试试远程骚扰和法术轰击的,魔女吹风、悬崖村少年(类似火球术)和毒雾法师,都是很不错的选择。当然,本作当中很多技能都存在“使用次数”的限制,一般来说,越强大好用的技能,使用次数就会越少,以此来确保每个技能的竞争力,也是配装时需要考虑到的。

游侠网3

  不过我得说,“Build”这么核心向的词,其实不是《ENDER LILIES》在追求的。更多的时候,我更喜爱的是解锁新替身时与他们展开战斗,触摸他们并感受其回忆,最后得到技能的这个过程。一方面,是解锁新要素时的充实感,另一方面,本作整体基调的把控非常暖心,你能看到这些等待着救赎的人们,在这个破败的世界所坚守的爱与希望。

游侠网4

路途之花与力有未逮之处

  厨力迸发环节到这也差不多了。再来聊一些常规项目中《ENDER LILIES》的表现吧。

  首先是地图设计上。比起“魂like”,《ENDER LILIES》显然血统更趋近于恶魔城得多,从地图设计上就能看出来。比较友善的当前区域中是否存在可打通地点,在开启新房间时就会给到具体信息。不过对于恶魔城系列过来的玩家来说,地图本身设计精巧程度相对一般,可能很难给到“这也行?”的惊喜感了。

游侠网5

  其次是操作端。

  《ENDER LILIES》有着非常顺滑的操作手感,而像跳跃这类操作,在触碰到墙面和跳板时会有很自然的攀爬动画,这是类银河恶魔城游戏中较少出现的设计。

  另外,作为一款有着【二段跳】和一定跳跃操作的横版卷轴游戏,本作对于跳跃的设计出人意料的温柔。目前能体验到的游戏内容中,你几乎不会从“跳跃失误”中感受到挫折感,举例而言就是前往魔术学院的道中,会有很多跳跃平台,但你如果不小心掉下去,也不过是进到水面,既不会掉血,也不会有其他影响心情的惩罚。

  而需要你达到较为精准跳跃的场合,基本上是和奖励挂钩的,比如废村的这个木箱,需要掐一掐二段跳的时间。

游侠网6

  然后就是战斗了。在游戏初期,我身边的一些朋友觉得《ENDER LILIES》的手感非常僵硬,其实我觉得最大原因是浮空连击时完全静滞,没有做一些过渡动画,确实会显得有些廉价。不过在后期攻击手段不再局限于平砍的时候,由于黑色骑士君的登场有所减少,体验会好上不少。

  话也说回来,其实僵硬的攻击在魂系游戏和恶魔城型游戏当中并不少见,将其当做游戏特色的一部分,也未尝不可。

  倒不如说真正比较有问题的是游戏的道中设计。和敌人过于高的伤害相比,莉莉的身板显得相当脆弱,而且本作在一些场景中多少存在堆怪问题,有些休息房的间隔又有些太远,让人不得不小心翼翼。毕竟本作没有设计受击保护的机制,一旦被围攻,基本就是护符碎裂,少女倒地。

  至于BOSS战…老实说,这部分能聊的反而不多,本作在音乐上的用料堪称奢华,但主角和敌人都是哑巴,BOSS战这类高光场合,不仅因为BOSS的招数较少而显得更像是强化版杂兵战,流程中也缺乏糅合剧情的演出,虽然影响不大,却也多少缺失了一些氛围。

结语

  哈哈,说句心里话,其实上一段的缺点都是我硬憋出来的,我和周遭的朋友介绍这款游戏的时候,在他们眼里大概都是一副狂热面容的模样,因为这游戏在各个方面都太对我胃口了。但是在这里发表的这一篇文章,还是要对每一个会看到这的朋友负责,毕竟70块钱在独立游戏区的定价基本算是天花板级别,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当然,在体验7个小时后,如果目前版本的《ENDER LILIES》需要一个评分,我愿意给到8.5/10的分数。虽然目前游戏内容还需要进一步的填充,但作为初版,能够给到如此高的完成度,就态度上可以给予肯定。

  不管你是中意本作类似香草社的清丽画风,还是Mili呈献的静谧配乐,或者只是单纯想玩一款类银河战士恶魔城新作,《ENDER LILIES》都足以满足你的这份需求。在春节的闲暇时光里,能够在雨声中陪伴莉莉度过一段旅途,也挺不赖的。

游侠网7


《终结者莉莉》评测:废墟·少女·希望,再加一点爱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