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疫苗异常反应时怎么办?我们现在的孩子从出生到长大不知打了多少疫苗,而且不少疫
出现疫苗异常反应时怎么办?我们现在的孩子从出生到长大不知打了多少疫苗,而且不少疫苗是被强制执行的。很多孩子还经常打流感疫苗,可是我们的孩子接种了那么多疫苗身体不但没有强壮,反而却越来越弱不经风,越来越容易感冒,甚至一场流感就撂倒一大片! 接种疫苗预防疾病一直是西医所倡导的,但个体差异不同,病毒在变异……中医的视角来解读,弥补西医不足,我们真的需要反思一下。 在中国,目前除了三甲医院儿科病房,各大城市社区防疫站就是最忙碌的地方。 孩子刚出生,就已接种了卡介和乙肝疫苗,之后按照接种计划开始陆续接种脊灰、百白破、乙脑、流脑等各种疫苗。 一般来说,若三阴体质的人接种疫苗,会出现暂时的发烧、头痛等不适,若症状轻微,可不必理会,多休息、多喝温水即可。若非常不适,则需就诊。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疫苗入体引起的任何不适症状都可按六经辨证分析。 比如,若发烧是正邪在三阴层次交争,若伴头痛、恶寒、是邪在太阳,按表证来治即可。或无汗而用麻黄汤开表祛邪,或有汗而用桂枝汤调和营卫。 若正虚可加黄芪,或四君子汤以扶正祛邪; 若忽寒忽热,是邪入少阳,即可考虑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 若高烧、大汗、大渴、烦躁,是邪入阳明层次,需急用白虎汤,若汗出比较多,需加人参养阴津。 若属三阴体质,疫苗毒邪乘三阴阳虚而直三阴,表现为不同症状,则需按三阴的不同层次投方治疗。少阴属心与肾,邪陷入手少阴则神昏,陷入足少阴则四肢厥冷。此时当急急用四逆汤法,或者用麻附细法,扶少阴之阳,以外透太阳。李可破格救心汤亦当急用,以回元神; 若以腹泻、腹痛等症状为方,则邪陷太阴,需考虑用理中汤或附子理中汤扶起中焦阳气; 若表现为痉挛抽搐,或寒热交错,或手足厥逆,是邪陷厥阴,需考虑用当归四逆汤以温通厥阴阳气。 有时接种疫苗后病人可能不表现任何三阳症状,而直接出现三阴症状。比如,若正当感冒时注射疫苗,外感风寒之邪气与疫苗之毒邪相并内侵,正气不敌,则邪气深入三阴层次。趁中阳虚惫而伏于太阴,则发为糖尿病。可急用麻黄理中汤或可速效。 另外,《黄帝内经》早有明示:“根于外者,命曰气立。”传染病期间,天地之间疠气横行,正是气立为病,可用汤药外洗而预防传染病。再者,前几年国内流行猪流感,各地卫生部门都提供了一些可供预防的中药汤方,虽其方有异,但都有一定的道理,亦是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