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语2
结语(二)
世间事有变有不变,前者称为权,后者即是经。经为根本原则,当然不应该求新求变。
我们可以用新思维、新方法,却不能够轻易地否定古圣先贤的智慧。譬如男性的人生五道关卡,自古迄今,都实实在在,摆在我们的眼前。
不能用视而不见,来自我欺骗。但是化解的方法,则有其时代性,必须随着时代的脚步,做出合理的调整。
名关和利关,如果用淡泊来因应,大多是沽名钓誉,容易引起消极或虚伪的指责,反而不妙。
若是以追求大名大利来立志,恐怕年少无知的时候,已经被有心人士利用而遭受很大的创伤,不是愤世嫉俗,便是心厌意懒,并非正道。
最好的方式,莫过于淡而不厌,认清名利根本是求不到的。
实至自然名归,过程用心当然福利自来。不刻意放弃,也不一心一意要求。来时不喜也不恶,不骄也不怕。
心中没有名利的欲求,名利来临时,自然安然过关。
美人关是老年人花眼的恶果,一方面表示审美的观念有偏差,一方面则是不服老,希望以美人的青睐,证明自己宝刀未老。这才有机可趁,而造成祸患。
最好是明辨内在美和外表好看的异同,了解人会老才证明爱情永固的道理。
年轻时不必以柳下惠来自我标榜,并且养成不以貌取人的良好习惯,自然顺利过关。
宗教关的要害,在包装的技术非常高明。各种宗教,如果没有十分令人折服的道理,怎么可能吸引这么多信徒?
可惜共通的缺失,便是一千句真的,包裹住一句假的。偏偏这一句假的,最为要命。信徒们受到一千句真的吸引,不得不吸进这一句要命的毒,而难以自拔。
灵界是真实的,教义是有道理的,仪式不过为了增强信仰。但是,依赖神是不行的。求神不如求人,因为人只要凭良心,就比神更高明。
可以动手动脚,采取实际的行动。求人不如求己,因为所求的人,是不是真的凭良心,谁也不敢预料,必须事后才能证实。往往耽误时日,后悔不已!
自己的事情,只有自己最清楚。自己能够做的,不假手他人。自己不能做的,向合适的人提出要求,却丝毫不能勉强。
事成不能忘本,不成也不必怨恨。这样自我提升,终有一天能够通神。
凡事如有神助,宗教关就顺利通过了。相信道理,却不依赖任何人。把求人逐渐转化为不求人,对所有宗教都给予相当的尊重。
不随便传教,也不排斥不相同的宗教信仰,便是宗教的自由人。
至于艺术关,先看清西方的艺术,往昔染上极为浓厚的宗教色彩,现代却流于科学。宗教和科学,一般人比较容易按部就班地学习和理解。、
真正的艺术,大多以直觉为主,更不容易加以掌握。最好抱持欣赏不一定要拥有、体会不一定要了解的心情。
以谦虚的态度,认为自己没有那么大的福分,可以承受这么高贵的艺术品。应该能够爱而不迷,轻松地过关才是。
女性的五关,同样要以新方法、老原则来因应。
首先明白男女同权不同质的事实,知道养育子女才是女性最高的天职。哪一天全天下的女性,都不喜欢生男育女,人类即将自我灭绝,并不需要什么外来的力量。
对女孩子应该学习贤慧,保持整洁,会害羞,不能孤独,恋爱没有条件而结婚却必须讲求双方的配合等等,都应该提早施加教育,辅导其顺利通过情关。
慎选合理孝敬父母的丈夫,在婚前多了解其家庭背景,并且有适当的往来,比较容易通过婆关。
从择偶开始,便具有优生的心理准备。多生不如少生,少生就应该优生。对怀孕、胎教、适当维护母子安全等措施,无不合理,自然安度子女关。
从小就知道人生只恋爱一次,才最为幸福。男女双方都坚守贞节,才最为高贵。女性的内在美,要不断培养,异性关的障碍,自然减少。
婚前注意双方的健康,婚后安排有规律的生活,饮食有常,性事节制。
用心教养子女,养成节俭、朴实的良好习惯,家人安乐,守寡的机会也就大为降低。说起来都和品德修养,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