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雷出击----“冲击者”轻型巡洋舰
“冲击者”轻型巡洋舰
这条船为UP原创,请不要瞎说
舰船原型:美国伍斯特级轻巡洋舰+日本初春号驱逐舰
类型:轻型巡洋舰
船舷号:CL-171
绰号:“冲击者”
建造方:北方快速造船厂
设计方:冰山设计局(Iceberg Design Bureau)
建造处:北方造船厂船坞
所属国家:北极星共和国
建造时间:2014年 (北极星元年14年)
舰长:196.8米
舰宽:20.7米
吃水:6.8米
标准排水量:13410吨
满载排水量:17264吨
续航力:20122海里/23节
最高航速:35.5节
舰员:845人
状态:良好(在役)
用途:警戒,支援
同级舰:
CL-171 “冲击者”(Shocker)
CL-172 “边境”(Border)
CL-173 “黄沙镇”(Huangsha Town)
CL-174 “黄石镇”(Yellowstone Town)
CL-175 “北极之浪”(Arctic waves)
CL-176 “伍特”(Woot)-----下一级的首舰
技术指标:
动力:
4台巴布考克-威尔考克斯式锅炉
4台通用电气式蒸汽轮机,主机输出功率:120074KW 马力;
传动:
双轴双舵
载油:15332吨
装甲:主舷侧装甲254mm;双层装甲甲板,上装甲甲板30mm,主装甲甲板20~43mm(布置在第三甲板位置,与主舷侧装甲一同重叠在弹道上);主炮炮塔(正面)70mm,炮座70mm;司令塔30mm
电子设备:
主雷达:
1xADER“神盾-12号”相控阵雷达系统(4×固定式阵列天线)
辅助雷达:
1×AN/KS-67(V)3平面搜索雷达
2×AN/KS-64(V)9航海雷达
火控雷达:
2xSPG-55S型155毫米炮瞄准雷达
1xSPG-55c型127毫米炮瞄准雷达
2×AN/SPG-62照射雷达
1×AN/SPQ-9B X波段对空/对海追踪雷达(DDG-259起SPQ-9B与AMDR-S雷达由同一控制器控制)
1×MK-46Mod1光电航空仪
声呐:
舰首声呐:
1x RNQ-17A2型船壳声呐
电子对抗:
1×AN/SLQ-32(V)3电子战系统
6×MK-36 Mod6干扰弹发射器
1×AN/SPQ-26鱼雷对抗系统
1×AN/WLD-1 mod-1遥控猎雷载具
作战系统:
“神盾-12号”作战系统
军备:
舰炮:
5x 双联装155毫米/42倍口径舰炮(前3后2布局)
炮身俯仰速度为8度/秒,炮塔的回旋速度为8度/秒。
6x双联装127毫米高平两用炮
31门 40毫米机关炮
导弹:
3×四联装MK-54垂直发射系统(前1后2),装弹量:前22枚后32枚,可装填标准SM-3防空导弹,垂直发射火箭助飞鱼雷(VLA),海麻雀ESSM短程防空导弹。
近防:
6×MK-15密集阵近程防御武器系统(CIWS)
4x“拉姆”block-3反导系统
4×MK-38 Mod2 25mm机炮
16×M2勃朗宁12.7mm机枪
4×MK-38 Mod2A 25mm遥控机炮系统(GWS)
3x多用途多管发射器系统
鱼雷:
4×四联装520mm MK-42H4鱼雷发射管
舰载机:
2×LAMPS-3 SH-60B反潜直升机
介绍:
冲击者级轻型巡洋舰(英文:Shocker-class light cruiser)是北极星共和国海军速度较快的一级巡洋舰。
冲击者级轻型巡洋舰共完成建造6艘。
该级轻型巡洋舰装备6门155毫米口径主炮、8门127毫米高射炮和24门35毫米机关炮,还有3座3连装421mm鱼雷管,舰上主机功率10.5万马力,最高航速达35.5节,但全舰装甲防护存在水平甲板较弱的问题,全舰设计排水量达14264吨。
冲击者级使用双烟囱、平甲板外型。尽管早期设计还是以单烟囱为主,这样有利于节省甲板空间以布置更多的武器、同时还能缩短装甲带长度节省重量,比如俄勒冈城级重巡洋舰。但是一个大的、合并式的锅炉舱并不利于遭到攻击后安全性的提高。
而冲击者上的每门155mm41倍径半自动炮,都拥有独立的弹药提升装置。使用油压驱动的俯仰系统,最大能实现78度的仰角。相对于洛克鲨级153吨重的三联装炮塔,冲击者级的双联装炮塔竟然重达186吨,这也是为了实现大仰角高射速和较高的回旋能力而安装复杂的俯仰回旋装置与供弹机构所造成的。由于新的炮塔是如此的沉重,因此考虑到船体稳定性和问题,设计师没有采取传统的全背负式布置形式,最靠近艏艉的4个炮塔(1、2、4、5号炮塔)平行安装在露天甲板上,只有靠近前后舰桥的那1个炮塔才被以背负式的方式安装在加高的炮塔座圈之上。这样的安装方式只是以少量牺牲的近距离正前方平射火力的代价,解决了船体重心过高的问题,而且适度节省了消耗在防护上的重量。
船艉处安装有1个直升机甲板,甲板下安装有配备了升降机的机库,总计能携带2架直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