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得下《天龙八部》,容不下《无职转生》?
《无职转生》是一部制作精良的动画,B站追番人数也达到了千万级,可惜仅播出四集就因“技术故障”被下架了。
有人指责《无职转生》“三观不正”,我相信很多观众和我一样是没看过小说原作的“动画党”,就我看完第一季动画的感觉来说,并没有找到特别“毁三观”的地方。要说动画影响观众观感,最受争议的地方,主要是以下三处:
一、男主鲁迪转生前形象猥琐,甚至“在母亲葬礼上搞手艺活”;
二、动画里“充斥”黄暴内容;
三、鲁迪父亲保罗的婚外情“渣男行为”,最后鲁迪一家还接纳了“小三”。
针对第一条,“在母亲葬礼上搞手艺活”并不符合动画播出来的情节。实际剧情是男主因为社恐缺席了母亲的葬礼,而男主的兄弟参加完葬礼回家后,发现男主正在自己房间“搞手艺活”。一些网友有意或无意的歪曲了动画内容,给“路人”带去了对《无职转生》不好的印象。
针对第二条,《无职转生》的主旨是男主逐渐走出前世阴影的成长故事,荤段子的确有,但只是作品的“佐料”。这和把黄暴内容当“主菜”的其他作品(比如同季度的《回复术士的重启人生》)是不一样的。同理,四大名著中的《西游记》《红楼梦》也有不少黄段子,但没人会把它们当作“官能小说”。
针对第三条,《无职转生》所描绘的异世界是一个类似中世纪欧洲的地方,一个男人拥有多名配偶的情况是合法的,不能拿现代社会的标准去要求它——这是中学政治课就教过的道理。鲁迪父母保罗和塞妮丝的情况其实与《天龙八部》中的段正淳和刀白凤的情况很类似(时代大环境允许“一夫多妻”,但女方所属的宗教/部族习惯是一夫一妻)。观众们既然能接受《天龙八部》中的设定,怎么就接受不了《无职转生》了呢?
出现以上争议最大的原因,还是在于很多人意识里把动画片当成了儿童、青少年节目(至少也得是全年龄“合家欢”节目)的缘故。动画这种艺术形式客观上的确更容易吸引小孩子,但动画片却并非不能拍深刻内容。早年的日本动画也是面向少年儿童的,但如今日本动画产业高度发达,青年、成年向动画已经屡见不鲜了。《无职转生》在日本的电视上是凌晨播放的“深夜动画”,本来主要受众就不是小孩子。如果动画片还是小孩子“专属”节目的话,“儿童向(子供向)动画”一词的出现岂不是多此一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