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关于《红楼梦》的作者,你不知道的十件事

2023-07-12 03:04 作者:一菍執著  | 我要投稿

2019-06-20 18:23·广百宋斋

关于《红楼梦》的作者,你不知道的十件事

1、小说《红楼梦》本名《石头记》,《石头记》的作者没有写过《红楼梦》,只写过《石头记》。袁枚之孙袁祖志在1893年校印《随园诗话》,其中卷二称“曹子雪芹撰《红楼梦》一部,备记风月繁华之胜”云云,这不是袁枚的胡言乱语,而是袁祖志的造谣胡说。《随园诗话》卷二更称曹雪芹为当时某个特别美艳的妓女题写艳诗,这当然是曾为上海滩妓女题写“花榜诗”的文痞袁祖志造谣胡说。

2、120回《石头记》的真正作者是生于1706年6月8日(康熙四十五年丙戌四月二十八日药王圣诞)、曾任江宁织造的曹頫。曹頫在小说中用一明一暗两条时间序列指示出作者的真实身份。

3、暗的一条时间序列,是指小说按照从1706年到1724年的真实年代序列逐年展开叙事,这条真实的年代序列被曹頫用科举考试、历法特征、皇家殡葬、元旦朝贺、黄河在河南境内大决口、八字命理等情节充分暗示出来,在这个真实的年代序列中,贾宝玉的真实生年就是1706年(康熙四十五年丙戌年)。贾宝玉实岁十三岁这一年,从第18回到第53回,具有四大历法特征,如四月二十六日未时交芒种、端午已到夏至、十月中旬交小雪、十二月是小月只有29天。查清代历表,仅有1719年完全符合后三个历法特征,而1706年正好是“四月二十六日未时交芒种”,因此贾宝玉的真实生年必定是1706年。

4、明的一条时间序列,是指小说明写贾宝玉降生于元春出生的“次年”(第2回),而元春生于“甲申年”(第86回),因此贾宝玉生于“乙酉年”;甄宝玉比贾宝玉“略小一岁”,因此甄宝玉生于“丙戌年”。两个宝玉的原型人物就是作者本人,故作者本人就是生于1706年。

5、第86回写到元春的八字命理,但“甲申年丙寅月乙卯日辛巳时”这个八字推理不出“天月二德坐本命”、“飞天禄马”和“日禄归时”三大命理特征;元春若一定要具有这三大命理特征,则其真实的生辰八字是且仅是“壬申年壬寅月壬子日辛亥时”(1692年2月18日,正月初二),这个八字跟曹寅长女、平郡王讷尔素嫡福晋(王妃)曹佳氏的生辰八字完全一致。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红楼梦学会前秘书长胡文彬,2004年根据陈林的论文提供的线索,去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查阅1706年的小玉牒《娶妻册》,发现曹佳氏的生辰八字就是“壬申年壬寅月壬子日辛亥时”,但胡文彬15年来一直拒绝公开承认事实宣布真相。元春原型是曹佳氏,故宝玉的原型就是曹佳氏的弟弟曹頫。多项信史文献都能证明,曹頫在1715年继任江宁织造时,就是一名“黄口无知”的娃娃。

6、由于曹頫用了精妙的时间序列指示出《石头记》作者的真实身份和生年,他没有任何必要在作品中再虚拟一个”曹雪芹“,将”曹雪芹“指为作者,因此”曹雪芹”必然是后人伪造妄添进《石头记》原著的小说人物;由于没有任何脂砚斋批语指示出曹頫在时间序列安排上的任何线索,因此一切脂砚斋批语都是伪造。

7、孙家振在清末创办的上海书局于1899年出版了石印绘图本《增评补图石头记》,第二年又出版了铅印绘图本《增评补图石头记》,后来出版的各种版本的《增评补图石头记》都是根据铅印绘图本再版重印的。《增评补图石头记》号称“悼红轩原本”,这是因为上海书局在原著第一回和最后一回伪造妄添了曹雪芹披阅增删分出章回纂成回目等情节,又在卷首伪造了一篇程伟元原序,序言妄称120回小说是程伟元收集整理刊刻的,故《增评补图石头记》胆敢妄称“悼红轩原本”,这不过是无良书商的拙劣噱头。必须强调指出的是,曹雪芹出现在小说中,这是上海书局伪造妄添的结果,因此凡是有曹雪芹其他任何小说版本,都是在《增评补图石头记》造假基础上的进一步造假。

8、广东商人徐润在上海创设的广百宋斋铅版书局于1885年出版了系列铅印绘图本古本小说,其中就有《石头记》,纸墨精良,校勘详慎,无一误字,极为畅销。广百宋斋铅版绘图本《石头记》因此就成了上海书局伪造妄添的底本。可以确定的是,广百宋斋本是最接近曹頫原著的小说版本,其中绝无曹雪芹的丝毫踪影。

9、首先考证曹雪芹是原作者、指认后四十回为高鹗续作的是胡适,然而胡适据以立论的材料,全部来自陶洙、陶湘、董康、蔡元培、马裕藻和顾颉刚等人伪造的假古籍,胡适从一开始就明确知道这一点。换言之,胡适从一开始,就完全知道其“新红学”论断都是彻头彻尾的谎言。

10、以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和中国红楼梦学会为主阵地,以冯其庸和周汝昌等人为代表,红学界高层人物早在五十年代初以来就知道了胡适的骗局,但他们长期隐瞒真相,继续肆行诈骗。现在,以胡文彬为代表的红学界高层人物,仍然在继续隐瞒曹頫是《石头记》真正作者的事实证据。

关于《红楼梦》的建筑布局,你不知道的十件事

很遗憾,我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借用“红楼梦”这个题名,来指称本名《石头记》的小说。

《石头记》中的建筑布局,对于深入理解作品,特别是探究作者是谁等重大问题,具有重要作用,不能等闲视之。

我敢说,看完本篇文章,广大读者将会清晰认识到,在《石头记》二百多年的阅读史和研究史上,没有几个人真正读懂这部伟大的作品。

1、《石头记》中的荣国府和宁国府,在南京江宁区,而不是在北京。李少红导演的新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称林黛玉进贾府,是寒冬腊月坐船通过大运河一路北上进北京,可谓荒谬绝伦。

2、《石头记》中的荣国府和宁国府,以康熙时期曹寅江宁织造府为原型,在今天南京江宁区东起利济巷,西至碑亭巷,北临长江路,南抵科巷铜巷的一片长方形区域(如下图),周长约2200米。


3、《石头记》中的荣国府和宁国府,是皇帝下令建造的百年老宅,明明白白是在南京,贾蓉的籍贯也是在江宁,荣国府和宁国府怎么会乾坤大挪移到北京?

4、《石头记》中的荣国府和宁国府,以曹寅江宁织造府为原型,但也糅合了北京平郡王府(克勤郡王府)的形象,因为元春的原型就是曹寅长女、平郡王讷尔素嫡福晋曹佳氏;鲜为人知的是,《石头记》中的贾母史老太君,其原型就是老年的曹佳氏。

5、《石头记》中的荣国府和宁国府,都是分为东西中三部分的深宅大院。以荣国府为例,西大院的主体建筑是荣庆堂,荣庆堂前一条“一箭之地”的甬路通向西角门;贾母所住的院落在荣庆堂的西边;荣庆堂的后身有小小三间抱厦,迎春探春惜春早年住在这里;荣庆堂的北面是王熙凤和贾琏所住的院落;荣庆堂的东边,是中部大院,是连接东西院落的跨院,贾政和王夫人就住在这里。从贾政王夫人的住处后院出角门往西,甬路北边可以看到王熙凤院落,南边可以看到荣庆堂的抱厦,西出穿堂,就是贾母院落的后院。

6、荣国府东院的主体建筑,是荣禧堂,大观园和省亲别墅是在荣禧堂原有建筑的基础上改建扩建而来。改建扩建时,将东大院东边下人所住的裙房全部拆除,又将荣禧堂周边挖成防护河渠,这些挖出来的土方砖石就地堆在河渠四周。

7、大观园的建筑布局,中轴线上从南到北,院外是“体仁沐德堂”,进院是翠障“曲径通幽”,向北依次是嘉荫堂、葡萄架、池中的藕香榭、省亲别墅、北岸山下的蘅芜院。

8、从大观园嘉荫堂开始,过沁芳桥,顺时针方向向北向南依次排列潇湘馆(门前有滴翠亭所在小池塘)、秋爽斋(对面是暖香坞,西边是稻香村),河渠正北是蘅芜院,向东是墙外的梨香院,过沁芳闸大桥,是紫菱洲;从凸碧山庄所在的小山东面南下,经过栊翠庵,小山南边就是怡红院,怡红院东南角门通向薛姨妈住处。凸碧山庄所在的小山西临大观园中部河渠,从南向北依次排列芦雪亭、黛玉湘云联句处。从大观园布局来看,林黛玉和贾宝玉住处并非最近,怡红院和栊翠庵才距离最近。

9、贾宝玉和薛宝钗的新房在王夫人正房的东边、荣禧堂的后身——第97回的这一处描写,充分暴露了荣禧堂就是省亲别墅、省亲别墅就是荣禧堂的大秘密。妄论后四十回为续作的妄人们,是一群不学无术的文盲,而文盲以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及所谓民间组织中国红楼梦学会全体成员为代表。

10、省亲别墅就是荣禧堂,而荣禧堂正好跟康熙驻跸江宁织造府时题写的“萱瑞堂”字面上构成对仗关系,因此荣禧堂就是以“萱瑞堂”为原型,元春省亲就是以康熙南巡驻跸江宁织造府的史实为原型,这与曹頫是120回《石头记》的真正作者完全吻合。


关于《红楼梦》的作者,你不知道的十件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