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以色列 一个民族的重生 书摘11

2022-03-10 22:31 作者:小鹰不挑食  | 我要投稿

从建国之梦到建国之路

归来

第一次全国选举

第一次选举
本-古里安成为最大赢家

作为第一大党的领袖,本-古里安成为了以色列首位总理,兼任国防部长。

本-古里安的政治倾向

以色列议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于1949年2月14日召开,大会讨论的第一项议程是任命哈伊姆·魏茨曼为国家总统。

移民

《回归法》

《回归法》宣告犹太人无家可归、到处流浪的时代已经结束。

移民潮,或者说回家潮
某种程度下,以色列长期也是移民国家

不过很显然,他们的移民绝大多数都是犹太人。

建国初期,大量的移民来自于阿拉伯国家。一般原因都是被迫离开,毕竟阿拉伯和犹太人都打仗了,这些居住在阿拉伯国家里的犹太人肯定受到影响啊。1948—1951年的短短3年内,生活在伊斯兰国家超过37%的犹太人移民到以色列。

同样的事还发生在非阿拉伯国家。保加利亚几乎所有犹太人移民到以色列。1991年共产主义解体后,阿尔巴尼亚几乎所有犹太人作出了同样的选择。

出现了新的情况,犹太人进入以色列已经非常容易了,但是离开东道主国家,反而变得困难了。比如伊拉克禁止犹太人携带财产出国……

营救移民

本-古里安决心已定,以色列将接收每一个想要来以色列的犹太人。

本-古里安的移民政策

建国之初,财政很困难,但是本-古里安深刻的认识到移民带来的人口资源,他不吝惜资金。

移民也是一种压力

最初,移民们不得不住进临时营地,条件很差,简直是难民营。

临时营地的条件很差

政府急于改善移民的生活条件,从1950年开始建设永久性住房,但是面临的问题很多,房子没有按时建成,于是又建立了过渡营。

过渡营最初条件稍好于以前的临时营地,但是不久之后也变得同样糟糕。这里生活的主要是东方犹太人,过渡营还成为许多移民的永久性住处。许多年后,有的过渡营发展成小型城市,而且大多为以色列欠发达的城市。

本-古里安的教育和文化政策

即使资源有限,本-古里安不惜投入大量资源的另一个领域是儿童义务教育。1949年,以色列议会颁布了最早的法律之一《义务教育法》,为所有5—13岁儿童提供免费教育。

偏见啊,这是

虽然没有成文规定,许多新成立的社区执行了隔离政策。新居民需要通过批准才能住进来,而刚移民来的许多东方犹太人无法通过批准。

本-古里安的“国家主义”政策

大量的移民给本-古里安从截然不同的民众中锻造出一个国家带来挑战。他决心让不同背景的犹太人不但服从国家的政治权威,还接受国家在道德和文化建设上的中心地位。在他看来,每个人都应该服从新成立的国家,没有任何事情比国家更重要。

本-古里安版本的“国家主义“

本-古里安许多政策显得强硬,有不少的批评声音,但是建国初期,千头万绪,方方面面的事情,难免的。

他搁置了宪法的建立
解散帕尔马赫
控制电视和无线电广播
新闻出版行业的政策

本-古里安的宗教政策

犹太教对于犹太人的重要性无需多言,这个新生的世俗国家也面临自己的宗教问题。

哈瑞迪人就是宗教问题之一

哈瑞迪人

这里要细讲一下哈瑞迪人,感觉看很多以色列的视频,他们往往也会成为主角之一。

早在犹太复国主义运动时期,这些欧洲的犹太极端正统派就反对复国运动。他们认为犹太人的遭遇,流散于世界那都是上帝他老人家的意愿,是犹太人应该遵守的命运。虔诚的犹太人应该等待上帝来结束他们的流散生活,而不是主动回到巴勒斯坦。

这些人极端正统派就是哈瑞迪人。

希特勒的大屠杀让他们不得不改变自己的想法,于是对复国运动保持中立态度,但是极端反感复国运动的世俗主义倾向。建国后,他们为了保持对以色列政策的影响和民族属性,越来越多的参与政治。虽然不是影响力最大的政党,但是以色列民主体制下,他们往往可以影响联合政府的组成,退出政府也可以迫使议会提前举行选举。

于是,哈瑞迪人建立了独立的宗教学校体系,这些学校只教授宗教知识;免服兵役;人数快速成长,对以色列的政治经济影响越来越大。

而这些的源头,就是本-古里安和他们的政治交易。

阿拉伯人

准确的说是生活在以色列的阿拉伯人。建国初期,以色列阿拉伯人人口占比大约是20%。在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和英国统治时期,这些阿拉伯人就缺少有效的领导体制,加上20世纪20年代初到40年代末当地阿拉伯领导人的逃亡,留下来的阿拉伯人大多很贫困,教育程度较低,缺乏领导能力。

其实说白了,就是犹太人很怀疑阿拉伯人的忠诚度问题。

对阿拉伯人的军事管理政策

迟至1966年,在相对温和的列维·艾希科尔担任总理期间,这一管理体制才被正式废除。

美国犹太人

建国后,许多生活在危险地区和难以生存地区的犹太人来到以色列,但许多已经在流散地过上舒适生活的人并没有回来。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美国犹太人团体。

几十万犹太人从难以生存的欧洲和阿拉伯国家来到以色列,但在美国的500多万犹太人中只有不到2000人移民以色列。

美国犹太人对以色列态度暧昧

美国犹太人对以色列的态度和看法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算是美国最忠于犹太事业的知名人物了,但是他也不倾向于建立犹太国。

总之,人家在世界上最强大最富裕最具有影响力的国家里,混的不错,他们并不认为自己处于流散地,反而很认同美国,犹太世界没有唯一的代言人。

美国犹太人团体对以色列的态度是浮动的

碎碎念:

本章主要讲了建国初期的以色列。本-古里安作为首任总理当然是主角,他才华横溢又高瞻远瞩,拥有钢铁般的意志,又不乏理想主义。

我们中国人讲,“打天下难,坐天下更难”,本-古里安正是让今日以色列如此成功的奠基人。但是这种人又往往充满着争议,不过这就是伟大的政治家的标配。

总之,以色列逐渐走上正轨……



以色列 一个民族的重生 书摘11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