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教育学考博参考书真题经验分数线重点
(1)有些院校内部信息,官方是不会公布的,比如材料审核标准,复试面试评分标准,论文要求,教育背景等。
(2)不管是博士考试还是申请考核制,论文都是硬实力。所以有读博意向的硕士期间一定要不遗余力发论文,多出科研成果。最好是提前两年就开始准备。
(3)名校博导名额紧张,基本都是1-2个。每年报考前导师基本已经预定好了人选,联系比较晚的需要排队等,再等1年2年甚至3年。所以有志读博的一定要要做规划。
(4)博士报考,考试成绩的决定性并不是很大,综合实力+院校资源关系,才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5)现在大部分院校都实行“申请-考核”制,申请资料撰写(学术简历+研究计划+其他资料)很重要,之后才能联系导师“套瓷”,还有就是命题规律和侧重点,这些都是育明辅导内容。

一、四川师范大学教育学考博研究方向、导师信息及招生人数
研究方向:
01多元文化教育基本理论
02教育学原理
03课程与教学论
04比较教育学
05学前教育学
06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
07高等教育学
08课程与教学论(学科方向)
(由基础教育研究院培养,含历史、语文、英语、数学、美术、思政)
导师信息:
多元文化教育基本理论:巴登尼玛
教育学原理:巴登尼玛 郑富兴* 雷云 卢德生* 邵晓枫* 刘秀峰* 何光全* 郑涛
课程与教学论:李松林 张建琼 张姝*
比较教育学:傅林
学前教育学:鄢超云
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李松林 张烨 雷云 刘秀峰*
高等教育学;汪明义* 傅林 张烨 陈莉
课程与教学论(学科方向):陈辉(历史)靳彤(语文)
余虹(语文) 张伟(语文)
郑鸿颖(英语) 吕京(英语)
张红(数学)陶旭泉(美术)
雷勇(思政)林胜强(思政)
带*的导师可以进行申请—审核招生
考试科目:
①1001英语
②2007教育基本理论
③3007中外教育史(01-07方向)
3013课程与教学论(08方向)
招生人数:
01方向1人
02方向4人
03方向1人
04方向1人
05方向1人
06方向1人
07方向1人
08方向5人
二、四川师范大学教育学考博参考书目
★1.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2.杜威著,《民主主义与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3.赫尔巴特著,《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4.《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UNESCO国际教育委员会,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5.威尔斯曼著,《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导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6.陈桂生著,《教育原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7.瞿葆奎著,《教育与教育学》(教育学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8.布列钦卡著,《教育知识的哲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仅供参考
招生简章
第九条 我校博士研究生招生每年进行一次。
一、报考条件如下: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二)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要求。
(三)考生学业水平要求:
1.硕士研究生毕业或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
2.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毕业并取得硕士学位)。
3.获得学士学位6年及以上(从获得学士学位之日起到博士研究生入学之日)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的考生(需加试并参加政治理论科目的考试)。
4.获得硕士学位但未获得硕士研究生学历的考生(需加试并参加政治理论科目的考试)。
二、报名包括网上报名、现场(或网上)确认两个阶段,缺一不可。
(一)网上报名时间、网址届时在研究生院网站查询;
(二)现场(或网上)确认时间、地点届时在研究生院网站查询。
三、报名要求:
(一)考生于规定时间内在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指定的网站报名,填写报名信息,打印《报名信息确认表》和《报考登记表》。
(二)考生须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现场(或网上)确认并准备以下材料:
1.《报名信息确认表》;
2.《报考登记表》;
3.《政治审查表》;
4.两份《专家推荐书》(报考专业相关的专家);
5.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6.本科毕业证书复印件;
7.硕士毕业证书复印件(应届硕士生交验学生证复印件,入学时交验硕士毕业证书);
8.学士学位证书复印件(应届硕士生入学时交验硕士学位证);
9.硕士学位证书复印件(应届硕士生入学时交验硕士学位证);
10.硕士阶段成绩单;
11.硕士学位论文(应届硕士生在录取检查阶段提供);
12.硕士学位论文评议书(应届硕士生在录取检查阶段提供);
13.本科阶段成绩单(学士学历报考者须提供);
14.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预研究计划;
15.体检表等材料;
16.缴纳报名费180元。
(三)考生应如实填写有关资料。如需所在学习或工作单位审查的资料,则所在学习或工作单位应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应届硕士研究生报考还须提交所在学校硕士研究生管理部门开具的报考资格审查通过证明。
四、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对考生报考信息、现场(或网上)确认材料和报考条件进行全面审查,不合格者不予报考。
第七章 命题、初试
第十条 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所有初试科目均由我校自行命题,命题工作由研究生招生办公室统一组织实施。
第十一条 初试需按以下规定执行:
一、初试科目为四门:政治理论、英语和两门业务课。每门课程线下考试时间均为3小时,满分为100分。考试方式一般为笔试。
具有博士毕业证和学位证、硕士毕业证和学位证的考生与应届硕士毕业生可以免试政治理论科目;同等学力(含只具有硕士学位证的本科毕业生)考生须参加该科目考试,考试时间一般安排在初试最后一场。
二、初试时间:以考生《准考证》通知为准。考生在规定时间向研究生招生办公室申请领取,学校不再寄送。
三、初试地点:以考生《准考证》通知为准。
第八章 评卷
第十二条 为加强对评卷工作的领导,确保评卷质量,我校对博士研究生初试试卷评卷工作规定如下:
一、评卷工作由研究生招生办公室统一组织各培养单位在规定时间、地点集中评阅。
二、查阅试卷规定:考生本人不能查阅试卷。如对评卷结果有异议,可在成绩公布后3日内向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提出书面申请和理由,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根据情况组织专门人员进行复查,并将复查结果通知考生本人。
三、考试成绩实行网上公布,考生在研究生院网站查询。
第九章 复试
第十三条 复试主要考查考生的创新能力、科研能力、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等,是博士研究生录取的必要环节。复试安排在初试完毕后或由学校划定复试最低分数线后,各培养单位可以自行选择,但需在初试前向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备案并告知考生。复试结果为各培养单位公布的具体单项成绩和复试总成绩。
第十四条 复试时间由所报考的培养单位安排。考生需带齐复试所需身份证、准考证、参与科研情况、公开发表(出版)的论文(专著)、科研成果证明书、学习(工作)中获奖证书、自我评价材料、攻读博士学位期间预研究计划等材料。复试专家小组将对考生上述材料进行审核和评估,审核评估结果作为评定复试成绩和录取与否的重要依据。
第十五条 复试包括面试、笔试、外国语听力及口语、攻读博士学位期间预研究计划等,各项具体分值由各培养单位自行决定,同一培养单位须采用同一标准。四川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认为有必要时,可对考生再次复试。
第十六条 所有参加报名的考生均需按要求参加体检,规定时间内提供符合要求的体检表。体检标准按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要求和《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规定执行。
第十七条 各培养单位全面审查拟录取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道德品质等信息,认真审核拟录取考生送达的人事档案、现实表现等材料。
第十八条 加试在复试期间进行,内容至少为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硕士研究生主干课程。加试方式为笔试,每科满分为100分,60分以上为合格。加试成绩不计入考生总成绩。
相关考题
一、名词解释
1.终身教育2.班级授课制3.鸿都门学4.“活教育”5.要素主义教育6.莫雷尔法案
二、简答
1.简述人的发展的规律性及其教育学意义。
2.简述教育的政治功能。
3.简述赫尔巴特的阶段教学理论。
4.简述维果茨基对人与认知发展关系的探讨。
三、论述
1.试述中国古代教育史的人性论及教育作用论。
2.试述外国古代教育史的自由教育思想的发展。
3.结合实际教学谈谈“为迁移而教”。
4.德育原则及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