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影响很多人的未来…
这两天高考填志愿。
有读者留言,问我有没有什么建议,例如选什么专业,以后容易找工作。
我当时简单回了下,专业没学校重要。其实话没说完。
今天把话说完吧。
作为曾经的学渣逆袭,分享下经验。因为个人局限,我主要讲金融专业。

我回复里为什么说,专业没学校重要呢?
有很多原因。
一、时代变得太快了。
比如金融。
在过去20年,金融从业者的薪水是公认很高的,所以大家都说金融是好专业。
这也导致金融一直是分数线最高的。
但现在的金融行业,你可以去问问,多少人降薪,裁员,多少人成了螺丝钉。
看似在金融行业,其实像工厂女工。
未来金融行业,会怎么样呢?
你可能不知道,20年前,最优秀学生想进的是宝洁、联合利华等外资企业。
而不是后来最火的金融机构。
时代变化太快。
现在的热门专业,可能等你孩子读完大学+研究生,就不太行了。
二、专业学的,工作不一定用得上。
我父母曾经也一度认为:你现在学什么,以后就一定要做什么。
我大学专业是市场营销和财务管理。
但我没有成为销售,也没有成为财务。
我研究生倒是读了金融相关专业,但说实在,很多知识都是我回国自学的
很多人对于金融专业有一种幻觉。
好像真的这门专业能教给你什么独门秘籍,但我告诉你,你真的想多了。
大学本科学的,不过一些基础理论。
这些知识,你去旁听课程;甚至自己买些相关教材来看,也都可以的。
三、企业更看重学校+实践。
我刚说的这些,企业当然知道。他们都知道这些大学生也学不到啥专业知识。
所以好企业,要么只社招有经验员工。
而应届生,主要看学校和实习经历。对专业要求,其实没有老百姓想得那么对口。
比如分析师喜欢招数学等理工科,比如审计喜欢招英语专业的。
总之,好学校是前提。
我给出专业没那么重要的潜台词。
其实就是——
如果你的分数,能进一个好学校的普通专业(比如数学);一个差点学校的热门专业(比如金融),那我建议你选前者。
因为学校是你后面无法改变的。
但专业可以。
比如我当年就从分数最低的市场营销专业,转到了分数最高的财务专业。再比如很多学校可以申请双专业。
再不济,咱就去实习。

普通人以为,上了大学就结束了。聪明人知道,上了大学人生才刚刚开始。
我这个学渣,高考前一个月才觉醒,从大学开始,才开始我的逆袭之路。
所以我上了大学,但学校不是211/985,专业也是最虚的市场营销。
但那又怎么样呢?
人生就是不断测试找到热爱。
我大学搞公益活动,还拿了省个人先进。后来申请了国外研究生…
接触到了individual financial planning 这领域。发现“帮人理财”这个行业是我喜欢的。
所以在银行实习时,我发现银行并不做这件事,而在销售时,内心是抗拒的。
我仍记得北京那位北大行长的终面。
他问我:如果银行需要我去销售产品,我愿意不愿意。我的回答是:
如果这个产品对客户好,我很愿意;但如果不是,我很抱歉。
于是……
正是因为这个回答,我没能留下来。
好像也是从那年开始,当年我们最想进的银行,逐渐走向了没落。
当年我身边去银行的,基本都“待废了”。不是说银行差,而是每个人都太螺丝钉。上升空间很有限。
有人说:我啥都没有,就是运气好。
但我始终相信——
唯有热爱和性格匹配,才是最适合孩子的专业,才能真正赚大钱。
运气肯定的确有的。
我也解释不了自己高考的奇迹。
我当时班主任在高考前1个月,语重心长跟我说:你努力努力说不定能考上三本。意思就是我三本都考不上
但我努力了1个月后,考上了一本。
但后面更多的还是热爱和努力。
我问你,让你每天写公众号,阅读个位数,持续2年没收入,看不到未来…
你能坚持下去吗?
如果没有热爱,我也坚持不下去的。

虽然我是个“奇葩”,但我很多朋友,是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在金融行业的。
银行、券商、保险、风投、监管...
我诚恳给些建议吧。
如果你真喜欢金融,就报它吧。
但别预期太高,未来这个行业有一半人都是销售,行业只会越来越卷。
你别想着来这个行业做大爷。
未来金融行业要跪着挣钱。
谁能真正为客户服务,获得老百姓的心,才能赚钱。
所以你的发心一定要正。
要挣长钱,别总想着割韭菜、挣快钱。
另外,金融行业,城市>学校>专业。仔细想想,我当时关键一步——
就是从小城市来到了北京。
想要人生大作为,一定要去大城市。
也许,的确有命运这回事。但命运一定很反骨,他只眷顾不服他的人。
一开始走错了路?没关系的。
很多时候,走着走着,人就成为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