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8月运价还要涨?多家船司已发通知!

2023-08-01 11:09 作者:跨境好运  | 我要投稿

最近让卖家揪心的,除了备受关注的UPS客车司机罢工事件,还有不绝于耳的运费涨价信息,最近海运价格持续走高,低价时代是否一去不复返了?


当前美向运费已经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详细来看,上海出口至美西洛杉矶港的海运费单周上涨10%,运费攀升至1965美元/FEU,逼近2000美元关口!上海出口至美东纽约港的运价上涨7%,直至2906美元/FEU。

“最近收货量确有上升,但是变化不明显,因此运费涨价原因跟收货量上涨关系不太大,主要是船公司减船造成运力紧缺,带来了运费上涨,说白了,就是船公司人为制造紧缺的状态,以达到涨价目的”。

多位无奈的货代透露出此次涨价的“内幕”(不然卖家又要骂货代了),除了船司主动涨价之外,运力方面也有原因,8月份EMC HTW航线和TPA航线继续交替停航,舱位依然紧张,这也加剧了海运价格的持续上涨,海运成本涨声一片。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船公司巨头马士基通过出售船舶或终止租船合同等方式,已削减运力2.1%(去年是1.4%),如此有节奏的收缩之下,马士基也成为今年削减运力最多的船公司。由于出口发货量持续低迷,船司接不到装载量达标的货物,柜子发出便无法保证利润,除马士基之外,也有不少其他船司效仿削减运力,不仅如此,还会找各种理由推迟船期,以压缩成本,保存利润。

这一幕似曾相识,2015年船公司倒闭潮发生之前,船公司也是这样做来抵御风险,实在是令人唏嘘,距离疫情期间各船公司大肆造船增加运力才过去没多久,现在船运市场的主流已经变成调整运力、控仓保价(上半年以星的停航还令人记忆犹新,至今还没恢复),而且照目前的情况来看,控仓保价并不是短期行为,船公司大概率会为了保利润保生存而长期推行。

数据显示,在主要的东西向头程贸易中:第30周(7月23日至7月30日)至第34周(8月21日至8月27日)之间,原本计划航班总数是663个,现出现不同程度的取消,其中50%的空航班将发生在跨太平洋东向航线上,33%发生在亚洲-北欧和地中海航线上,17%发生在跨大西洋西向航线上。

控舱削减运力导致价格上涨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8月跨境物流市场还将迎来一波涨价潮,目前已有多家物流企业发出通知称:欧洲、地中海、澳洲等各条航线纷纷发出涨价通知,8月欧美航线船公司持续涨价,北美仓位持续紧张,海运费将持续走高!

达飞

●从2023年8月1日起,上调从所有亚洲港口(包括日本、东南亚和孟加拉国)到所有北欧港口(包括英国以及从葡萄牙到芬兰/爱沙尼亚的全航线)的FAK费率,每20英尺干箱调升至1075美元,每40英尺干箱/冷藏箱调升至1950美元。

马士基

●宣布上调东北亚到澳大利亚的FAK费率,将于 2023 年 7 月 31 日生效。20尺柜上调至300美元,40尺柜及40尺高柜上调至600美元。

●上调远东至北欧FAK费率,2023年7月31日生效。

CMA CGM

●宣布提高亚洲至地中海和北非的FAK费率。自2023年8月1日(在始发港装货日期)起生效,直至另行通知。

●提高从亚洲到北欧FAK费率。自 2023 年 8 月 1 日(在始发港装货日期)起生效,直至另行通知。

HMM

●调整远东至北欧FAK费率,20尺柜上调至1050美元,40尺柜及40尺高柜上调至1900美元,2023年8月1日起生效,直至另行通知如下。

MSC

宣布将对从中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日本和韩国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港口的所有货物征收GRI,150美金/TEU,生效日期:2023年8月1日。

……

除此之外,MSC、HMM等公司的旺季附加费征收也临近。其中MSC表示,针对从亚洲出口至美国和加拿大的货物,从2023年8月21日起,征收旺季附加费。(卖家:全世界都在涨价,怎么好像跟我没关系?旺季真的来了吗?)

如此市场环境之下,还是那句话,跨境好运建议卖家提早备货、提早锁舱,市场的规律是大致相当的,旺季旺不旺,卖家最清楚,别忘了跨境好运还有发货羊毛可以薅!

8月运价还要涨?多家船司已发通知!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