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研究室|被数字化社会遗忘的人--老年学和社会学
引言
似乎是从疫情之后,线上服务变得越来越重要,网络上关于老年人因为不会使用手机而不能正常生活的视频也越来越多。
我开始审视我身处的这个地方:日本。
一个1970年代初就步入高龄社会的国家,无论是手机支付的方式还是网络普及的程度远超过我在国内时对于日本的认知。
尤其是新冠蔓延后,很多行政服务开始“无纸化”,疫苗大多也开始线上预约,老龄化和数字化这两种趋势之间似乎有一个无法被填补的隔阂,我开始想看看数字化社会到底给老年人带来了什么?

决定开始这个研究是在我入学之后,一个偶然的机会并且在学校的一门课程中认识了助教,经助教介绍开始在宝冢的一个npo组织的手机教室开始调查。
在我们享受到数字化带给我们无限便利的同时,老年群体的存在好像是上一个时代的回声, 他们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世代更是一种生活状态和价值观念。
无论是在游戏的世界中畅游,还是在虚拟和真实的社交中找寻自己的存在,数字化信息化社会可以说是当代大部分年轻人的舒适圈。
而对于老年人来说,
更多的对于这种舒适表示一种犹豫。
报纸,邮件,现金,印章更能够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一种安心和踏实。也许是年龄逐渐增大的缘故抑或是数字化时代本身让他们无所适从,他们似乎更喜欢一种内守的方式来忽略两个舒适圈之间的巨大沟壑。
然而,在我采访调查的过程中逐渐发现,当我以“tutor”的身份出现的时候,我带着的是问题意识,而他们在乎的是退休生活中的全新体验。尝试使用手机的过程并不是和现代社会生活的妥协,而是:
他们很好奇在太阳东升西落;
四季变化更迭的退休生活里;
到底还什么精彩的可能性?
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我对于自己的课题有了新的理解。
首先,当我开始把老龄化和数字化当成两个平行的课题时就陷入了一种误区,对于当下的社会生活而言,没有任何课题可以与其他的平行独立地存在。
其次,在老年人需要学习使用手机改善他们的生活的这个想法里其实掺杂的一种偏见,只是这种偏见以“他们学会了可以更好的享受生活”的善意伪装。
和我们这样随着数字化科技发展的一代人不同,在这个世界还不存在虚拟现实和社交网络的时候,这群被叫做“老年人”的人就已经可以在劳动和生活的节奏里找到安住内心享受当下的方式了。
当我们沾沾自喜地选择用手机填满闲暇并享受数字化便利的时候,在这群老年人看来,这根本不叫闲暇。

“休息的时候一直看手机,
不会觉得很累吗?”
当接受采访的奶奶略带疑问的反问我的时候,一种类似骄傲的东西变得不值一提,随之而来的是反思,反思这个看似便利的一切是不是也带走了一些宝贵的东西。
这段研究经历对我来说是一笔非常宝贵的财富,在和接受采访的爷爷奶奶的交谈中,心中的年龄焦虑变得非常可笑和滑稽。
虽然学习手机对他们来说是一件又费时又费力的事,但他们都很享受在自己的老年时光里,都在认真跟进这个时代的步伐,每次结束采访坐电车回家的时候,经常会有一种难以名状的喜悦在心里流淌。

总结
希望更多的人愿意将目光投到老龄人这个群体上,不光是为了现在的他们更是为了之后的我们。
当我们愿意站在他们角度看待这个社会的时候很多对于老年群体的刻板印象甚至是忽视都会为我们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不光是对于这个社会有更加综合的评价。
对于那些被时代遗忘的群体正在针对数字化社会中老年人的相关研究也可以涉及到社会心理学、老年行动学、老年心理学、生涯教育学等诸多学科。
在“人生100年时代”逐渐成为日本主旋律的今天,了解老龄化、认识老龄化、接纳老龄化是至关重要的。研究相关的课题不光是对于在日本研究的学生,对于今后想今后回国发展研究这个课题的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经历。
我相信老龄化相关的研究课题会是今后几年逐渐热门的社会学话题。
联系我们公众号:实学志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