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Johann Jakob Froberger 约翰·雅各布·弗洛伯格 古典吉他复调教程 63

2023-01-03 17:19 作者:辉煌之欢  | 我要投稿

Johann Jakob Froberger(出生日期不详,只知道1616年受洗,1667年逝世)是南德学派的第一位宗师,南德学派的各位大师风格各异,彼此间的联系与传承并不是太大,并不像北德学派那样有清晰的传承和比较统一的风格特征,南德学派这个名字是后来人为了方便,根据这些音乐家们大概的风格特点,而起的大致的泛称。


Froberger是德国人,早年生活在(位于现今德国西南部)斯图加特,而他的老师是Girolamo Frescobaldi(意大利),Froberger被后人归为南德学派的第一位宗师,但是他的演奏风格对法国学派影响最大,是法国学派的一个重要源头。我们在欣赏Froberger的音乐时需要注意,他的作品并不都是“Froberger风格”,例如他的变奏曲“auff die Mayerin“(FbWV 606),就是标准的北德风格乐曲。Froberger生前只出版了两部作品,但他的音乐以手抄本的形式在欧洲广为流传,他是那个时代最著名的作曲家之一。


而典型的Froberger风格,是一种散拍化的风格和破碎风格(Style brisé),重视旋律与情绪,这种“Froberger风格”来自于当时的鲁特琴演奏家和早期键盘乐中的托卡塔。要弄清楚这种风格,我们还得先说回到Froberger的老师Girolamo Frescobaldi,我这个教程目前只做了Frescobaldi一小部分内容,而还有很多在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方面没有来得及介绍(因为工程量太大了,只能以后有时间的时候慢慢做),例如半音化运用(可参考音乐之花第二套曲中的2C和Recercar cromaticho),利切卡尔与赋格的联系,坎佐那(canzona原意是“歌曲”,后来指歌曲的器乐演奏,歌曲的法语叫chanson,而意大利语叫canzona,但是随着发展,器乐canzona出现了更复杂的形式)等等,此外还有个大头,就是托卡塔(Toccata),托卡塔我并不擅长,或者说没有专门练过,一方面是要练好托卡塔那实在太消耗时间了,另一方面是我自己本人并不是很喜欢这种演奏方式,不过虽然没练过,但我非常清楚它的演奏方式和原理,托卡塔其实就是音阶练习加即兴演奏,俗称“溜手指”或“活指”,这个我在中国竹笛上非常擅长,在吉他上弹布鲁斯的话(即兴加音阶)也会,在键盘上主调式的即兴演奏也会(左手和弦右手旋律,或反过来)。但是托卡塔与后三者的区别在于,托卡塔是复调的,而竹笛和布鲁斯是完全单旋律(布鲁斯里的分解和弦与双音本质上也是单旋律),主调式的键盘即兴基本也算是一种单旋律(认真练过键盘两年以上的人基本都会),所以托卡塔比后三者的难度超了远不止一个档次,不过即使如此,托卡塔的难度比赋格等复调还是低很多,因为托卡塔大都是散拍进行,可以显著降低难度,但是由于复调加即兴这两个要素,演奏者必须要进行大量时间的专门练习,会复调式的即兴演奏,是巴洛克时期键盘与鲁特琴演奏者的必备技能,但现在这个时代,已经没人去练复调即兴了。


在现代,巴赫的托卡塔演奏其实是一个异类,由于巴赫的神圣光环和极致的创作,修改巴赫的乐谱被认为是一种危险行为,弹不好会被认为自作聪明,引来讪笑,所以大多数人演奏巴赫的托卡塔基本都是一个音符不改的弹奏,但是其他北德、南德、Frescobaldi等大师的托卡塔,极少有人完全按照乐谱演奏,大都是用即兴的传统来演奏的。一方面是因为听众不熟悉,演奏者心里没有负担,所以更愿意去尝试传统的奏法。另一方面,托卡塔本身就是即兴的演奏形式(乐谱提供一个大致的框架),如果完全一点不改的按原乐谱演奏,反而会被认为是刻板,并且是错误的演奏方式。作为一个演奏家,托卡塔都不即兴,那你还能干什么?


托卡塔(Toccata)与幻想曲(Fantasia)的区别,有些时候,这两种体裁(还有前奏曲)其实是一回事,只不过名字不同,不过大多时候,两者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托卡塔起源于意大利北部,而幻想曲起源于荷兰和北德,托卡塔一般是为了活动手指和调动情绪的,都比较快速,大多为大段快速的音阶,而幻想曲是一种“富有想象力的发明游戏”,一般从比较慢的速度开始,然后逐渐加快速度,变成复杂织体。该术语在 16 世纪首次应用于音乐,最初指的是富有想象力的音乐“理念”,而不是特定的作曲类型。 它最早用作标题是在 1520 年之前的德语键盘手稿中,到 1536 年在西班牙、意大利、德国和法国的印刷指法谱中被发现。


托卡塔是Girolamo Frescobaldi作品中的重要大头,但需要注意,虽然名字都叫托卡塔,Frescobaldi音乐之花里的托卡塔其实是变奏曲,和他创作的其它托卡塔(出版于两卷“Toccate e partite d'intavolatura, Libro 1和2”中的那些)是完全两回事,后者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托卡塔。


Johann Jakob Froberger从老师Girolamo Frescobaldi那里学会了托卡塔,从当时的鲁特琴演奏家那里学到了破碎风格(Style brisé),破碎风格的原始法语术语其实就是style luthé(鲁特琴风格),相对于以前(例如Frescobaldi)复调乐曲连贯绵长的旋律进行,破碎风格就是将旋律碎片化,分成若干个长短不一的组,所以我们欣赏Froberger的乐曲,首先要注意到这种风格,这对于当时的键盘乐来说,是一种巨大的变革与进化。


无论是托卡塔还是破碎风格,都有散拍化的演奏方式,在Froberger这里全都融合在了一起,这种风格尤其影响了法国著名键盘演奏家Louis Couperin,开创了法国键盘风格的散拍前奏(Unmeasured prelude)这一流派。


在现在的古典音乐(尤其是古典吉他)演奏中,散拍化演奏甚至可以说是灾难性的严重,现在有把一切乐曲皆散拍化的倾向,不是散拍的乐曲也用散拍化方式来演奏,这在现在的古典吉他里司空见惯,反倒是按标准节奏弹琴在很多人眼里却显得很老派古板,不够时髦。还有就是,古典吉他里这种散拍化倾向,一方面会让演奏的人看起来显得非常有“感觉”,另一方面,散拍化演奏其实是会大幅降低乐曲演奏难度,简单的地方可以弹快点,而难的地方可以放慢速度。


古典吉他里的这种倾向一方面来自传统和乐器本身,这个乐器的构造非常适合这样演奏(还有竖琴也是),而另一方面,现在的这种倾向更多来自于浪漫主义。这与Froberger风格和法国散拍前奏风格,其实有很大不同,最重要的区别是,法国巴洛克键盘乐中散拍前奏是标准的复调音乐,而浪漫主义是主调,现代古典吉他演奏基本弹的都是主调,并盛行用这种主调散拍化方式来演奏。不过另一方面讲,散拍前奏也影响了浪漫主义,两者是继承关系,浪漫主义萌芽起始于早期的法国音乐和贝多芬,标志性的完成则是法国的柏辽兹,所以两者都是源自法国,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是一个共同点。但除此之外,两者其实是完全不同的。复调音乐中的散拍化风格相对要难的多。


Froberger风格的另一个特点,就是私人化、情感化,这在当时是巨大的创举,并影响深远,这可以看作是浪漫主义的一个开端,并且也是主调音乐的开端。尤其是对法国音乐影响巨大。而在Froberger之前,并没有这样情感化的音乐。


Froberger给自己创作的很多乐曲都起了标题,有的还写了很多文字来详细描述某段旋律具体是描写了什么场景,这也是后来浪漫主义的开端,只不过,浪漫主义标题都非常诗化,月光田园之类的,而Froberger的标题起的则都非常个人化,都是写日记一样只说给自己听的喃喃自语,都是日本轻小说一样但是却又没制造噱头的标题,乍一看上去完全没有后来浪漫主义标题那样“升华”,但是得益于Froberger精彩独特的乐曲创作,跨越时空之后,现在跟着标题听来感受,却别有一番不一样的“诗意”。


另外注意以下所举的例子有的只是套曲中的一首,如Allemande,并非整个套曲,但我为了大家查找方便,后面标的FbWV的编号,都是整个套曲的编号。


Froberger的标题都是这样的:“乘船渡过莱茵河时险象环生”(Allemande, faite en passant le Rhin dans une barque en grand péril,FbWV 627)。这首乐曲包含 26 个带编号的段落,每个段落都有解释。


“为我被偷了而难过,以后一定要谨慎,但这还是比遇到士兵要好”(Lamentation sur ce que j'ay été volé et se joüe à la discretion et encore mieux que les soldats m'ont traité,FbWV 614),当时正是欧洲三十年战争(1618 - 1648),非常惨烈。


“对我未来的死亡的沉思”(Méditation sur ma mort future,FbWV 620)。


“对在伦敦感到忧郁的诉苦”(Plainte faite à Londres pour passer la melancholie,FbWV 630)。


“布兰克罗彻的巴黎之墓”(Tombeau fait à Paris sur la mort de Monsieur Blancrocher,FbWV 632),Blancrocher是法国著名鲁特琴演奏家,他不幸从楼梯上摔下来而亡。弗洛伯格用下降的音阶表现了布兰克罗彻从楼梯上摔下,而受到的致命伤。


“深切哀悼斐迪南三世皇帝陛下的逝世”(Lamentation faite sur la mort très douloureuse de Sa Majesté Impériale, Ferdinand le troisième, FbWV 633),费迪南三世也是第一位被公认为音乐作曲家的哈布斯堡王朝君主,另外现在有些网页的配图介绍(尤其是各种音乐软件),误把费迪南三世的画像给当成Johann Jakob Froberger了。弗洛伯格以重复了三遍的单音 F 结束了这首曲子。 F就是法语La fin(结束,英语就是final)的意思。


“深切哀悼斐迪南四世皇帝陛下的逝世”,(Lamento sopra la dolorosa perdita della Real Maestà di Ferdinando IV Rè de Romani, FbWV 612),斐迪南四世在1654年先于父亲去世。此曲末尾,弗洛伯格用上升的音阶表示费迪南四世的升天。


上述这些手法,在Froberger之前,是从未有过的。


同样都是托卡塔或散拍化演奏,那么我们怎样判断一首乐曲的好坏呢?主要就是看这首乐曲是否有新颖的音响效果。如果乐曲听上去和大多数乐曲没什么区别,非常雷同,并不新鲜,那么就是一首平庸之作。而乐曲的整体感觉或旋律进行非常新颖,与众不同,那么就是佳作或杰作。但能做到这一点的前提,是你得有非常丰富的知识储备,你得先知道哪些旋律特别常见,是平淡无奇,索然无味的,然后才能辨别出哪些是卓尔不群的杰作。对于Froberger的作品,我推荐以下曲目,FbWV 620,FbWV 612,FbWV 630,FbWV 625,FbWV 627,这些都是典型的Froberger风格,以及北德风格的FbWV 606。


现今提到Froberger,人们第一印象总是先想到他是巴洛克套曲(suit)这种体裁的首创者,毕竟这个好记住,但其实这种贡献与我上面所介绍的他在音乐上的真正贡献相比,完全就不值一提。他的真正影响力是我上面介绍的这些,正是因为他先在当时有了真正的影响力,人们才会去模仿他开创的巴洛克套曲形式。而不是他开创了巴洛克套曲形式才有的影响力。


对于Froberger的音乐,我听是很喜欢听,但是并不喜欢弹。这纯属我自己个人喜好。


对于Froberger的乐谱的现代出版,有一套三卷本的Froberger键盘音乐全集《Orgel und Klavierwerke》,从国际乐谱库中可以下载。但需要注意的是,Froberger的作品有两套编号,第一种叫DTÖ 编号或 Adler编号 ,编辑者为Guido Adler ,他将Froberger的乐曲名排为Toccata No. 4、Ricercare No. 2、Suite No. 20 等样式。不过Adler编号包含了一些错误地归属于 Froberger 的作品,还有一些相同的作品。 而另一种是Siegbert Rampe 在1990 年代初编制的FbWV编号,Rampe 的编号更完整,包括新发现的作品以及作者身份受到质疑的作品,并且这套编号以 Adler 编号为基础,推导起来很方便,例如所有 Toccata 都编号为 1xx,因此 Adler Toccata No. 1 对应的 Rampe 编号为 FbWV 101。还有Froberger的套曲(suit),Adler suite No.1 对应FbWV 601,其余以此类推。


而我上面说的这套全集并没有用FbWV编号,而是用的Adler编号,不过经过简单推算,很容易和FbWV编号对上。另外也可以通过维基百科Johann Jakob Froberger词条下面的“List of compositions by Johann Jakob Froberger”页面对照查阅。


另附:1972年,学者Wallace Rave在仔细研究了法国鲁特琴音乐之后,编制了一份他认为是style brisé 的列表。 Rave 的列表包括以下特征:


1、避免有规律的结构(the avoidance of textural pattern and regularity in part writing)

2、琶音与和弦外音的不规律的交替分布(arpeggiated chord textures with irregular distribution of individual notes of the chord)

3、模棱两可的旋律线(ambiguous melodic lines)

3、音符在节奏上的位移(rhythmic displacement of notes within a melodic line)

4、旋律线的八度改变(octave changes within melodic line)

5、不规则的旋律音组长度(irregular phrase lengths) 


Wallace Rave总结的比较恰当,根据这个列表,也可以大致理解当时的鲁特琴音乐。鲁特琴在古典吉他上的转写,基本也是这个风格。  


Johann Jakob Froberger 约翰·雅各布·弗洛伯格 古典吉他复调教程 63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