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小辞典·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部分》4.56 权威
【本文转载自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仅供学习参考】
56、权威
权威是在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中产生的最有威望[1]、最有支配作用的力量。恩格斯在著名的《论权威》一文中,深刻地阐明了权威的重要性和产生权威的社会根源,有力地批判了反权威主义。
权威的产生是有它的物质基础和客观必然性的。一定的经济关系和社会生活,需要一定的权威。在现代化的工厂、铁路、邮政、轮船等企业中,许多人在一起工作,彼此在时间上需要统一步调,技术上需要互相配合,业务上需要协同合作,如果没有一个权威的统一指挥,就不能组织起来,进行正常的活动。恩格斯在批判巴枯宁反权威主义的错误时说:“没有一个做最后决定的意志,没有统一的领导,人们究竟怎样开动工厂,管理铁路,驾驶轮船,这一点他们当然没有告诉我们。”[2]反权威主义者闭眼不看一切使权威成为必要的事实,不懂得如果消灭大工业中的权威,就等于消灭大工业本身。历史上一切革命阶级都要推选出自己的有权威的领袖人物,按照一定的权威思想,组成有权威的集团领导群众,进行革命斗争,以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
“革命无疑是天下最权威的东西。”[3]无产阶级需要有自己的革命权威,才能把整个阶级团结成统一的战斗力量,摧毁旧世界,建立新世界。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之后,不仅要用无产阶级专政这个权威力量去镇压阶级敌人的反抗,而且需要有自己的权威,领导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恩格斯指出:“要是巴黎公社不依靠对付资产阶级的武装人民这个权威,它能支持一天以上吗?反过来说,难道我们没有理由责备公社把这个权威用得太少了吗?”[4]其实,反权威主义者不是不要权威,只是要他们自己的“权威”。现代修正主义头子赫鲁晓夫借口“反对个人崇拜”,丑化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斯大林,竭力抬高自己的地位,自封为“权威”,实际上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叛徒。
权威是有阶级性的。资产阶级有资产阶级的权威,无产阶级有无产阶级的权威。为了夺取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和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我们必须坚定地捍卫无产阶级权威,打倒资产阶级权威。一切权威都是相对的,从来没有无条件的绝对权威。权威不是自封的,而是在革命斗争中自然地形成的,自封的权威一定要垮台。[-]妄图“大树特树”自己的“绝对权威”,阴谋篡夺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结果落得粉身碎骨的可耻下场,这就是最好的明证。
注:
[1] 或最有强制力。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401页。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554页。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55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