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helle】不专业整理分享 之 吴青峰《宁静海》

【一点都不宁静的开场白】
各位看官们就等了,因为沉迷工作所以好久没有更新,实在抱歉~
今天要分享的歌曲是昨天wb释出新片段的青峰第二张个人专辑《册叶一:一与一》下册第一首歌《宁静海》。
在分享之前,我还想分享一下今天wb上看到的文字访谈,里面有提及这张专辑的隐性主题:
(专访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Lgd0bkTVCVnti9uTpU10Ug)
上册的隐性主题是“海”,是空间轴的,下册的隐性主题是“经历”,是时间轴的。是两个不同象限的对话,成了立体的“一与一”。
—— 摘自《吴青峰的册叶一角 | 着调专访》

《宁静海》是2016年青峰休团前的最后一首创作,收录在苏珮卿2017年发行的个人专辑《我们都是寂寞的》:
女性角度爱情观的理性与感性
苏珮卿X吴青峰X光良 首度合作
这首歌的原型,是来自珮卿十年前送给伴侣的情人节礼物,专辑收歌时被制作人陈建骐特别留意,半年过去,建骐老师竟已悄悄向青峰邀歌,歌曲中「月球、海、光、蓝色、宁静」的视觉意象,写出了这首情歌的灵魂,加上弦乐、钢琴与竖琴的编制,乐曲里放入真实的海浪声,剧场般视觉与听觉的飨宴,就此展开。
《宁静海》是吴青峰暂时休息前的最后一首词作,也是苏珮卿、吴青峰与光良的首度合作,温暖、疗愈的抒情慢歌,将女性内心热烈又安静的渴爱隐喻成月球上的一片海,文字意象透露着丰富纤细的女性角度情感面,特别邀请光良参与合唱,两人各自的音域声线如海浪前后奏鸣交织,如波涛相遇的激荡,与海平面下的深沈相互辉映。
—— 摘自QQ音乐《我们都是寂寞的》专辑介绍

(P.S. 原来的MV在b站只有这个KTV版本,企鹅可以看到原版MV)

(暂时没有在b站找到新释出的小片段的视频……只有之前演出的版本)
宁静海 (Lunar Mare)
作词:吳青峰
作曲:蘇珮卿
我是 月球上的一片海
我 没有潮水摇摆
宁静海 宁静爱
我是 石灰里的一面蓝
你看见了我 你从光里来
空荡的坑洞 陨石撞击静热的爱
你就这样看见我身后 另一端
没有人等待 你(我)却 收藏起来
你就这样拥抱我身后 另一端
不渴望明白 你却天外飞来 全都明白
Lalala
你就这样看见我身后 另一端
熟睡的呼吸 拍打海湾 潮音澎湃
你就这样拥抱我身后 另一端
无重力的我 因你而有引力
静热的海 静热的爱
我是 月球上的一片海
我 没有潮水摇摆
宁静海 宁静爱
其实在分享《年轮说》之前,我就已经在整理这首歌的资料了,但是看到这首歌的歌词真的有点劝退我,实在是无从下手……我只能用身体去感受这首歌想要表达的意涵,但是想要转化为文字真的太难了,我只能尽我所能的去找关于这首歌的资料,请见谅……
说一下关于这首歌我比较在意的地方:
【月球上的一片海】【没有潮水摇摆】
去查了资料才知道原来月球上是有月海的:
所谓的月海,是指月球月面上比较低洼的平原,用肉眼遥望月球有些黑暗色斑块,这些大面积的阴暗区就叫做月海。月海是月球表面的主要地理单元,总面积上约占全月面的25%。迄今已知的月海有22个,绝大多数月海分布在面向地球月球的正面,正面月海约占半球面积的一半;月球背面只有东海、莫斯科海和智海共3个,而且面积很小,占半球面积的2.5%。月海虽叫做“海”,但徒有虚名,实际上它滴水不含,只不过是较平坦的比周围低洼的大平原,它的表层覆盖类似地球玄武岩那样的岩石,即月海玄武岩。
—— 摘自维基百科 - 月海
【石灰里的一面蓝】
去查了好久的资料,关于月海的组成。初中化学其实就学过,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而上面提到的月海玄武岩,查了一下玄武岩的成分确实含有氧化钙,但是占比不算太高(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所以这一句没有理解得特别透。
【你从光里来】【空荡的坑洞】【陨石撞击】
这三者我觉得都是在描写陨石撞击月球表面形成月海的过程。关于月海的形成:
比较多人认为月海是小天体撞击月球时,撞破月壳,使月幔流出,玄武岩岩浆覆盖了低地,形成了月海。但也有科学家根据对月球各类岩石成分、构造与形成年龄的研究,认为月球约形成于45.6亿年前。月球形成后曾发生过较大规模的岩浆洋事件,通过岩浆的熔离过程和内部物质调整,于41亿年前形成了斜长岩月壳、月幔和月核。在40至39亿年前,月球曾遭受到小天体的剧烈撞击,形成广泛分布的月海盆地,称为雨海事件。在39至31.5亿年前,月球发生过多次剧烈的玄武岩喷发事件,大量玄武岩填充了月海,厚度达0.5至2.5千米,称为月海泛滥事件。月海因此而成。两个观点的分别在于,后一观点认为小天体的撞击和玄武岩的喷发分别发生在两个年代;而另一观点则认为是同时发生的。
—— 摘自维基百科 - 月海
【无重力的我 因你而有引力】
(之前好像在哪里分享过)这句话其实出现在《太空人》预购礼备忘记的《引力》那篇小文的最后,不知道是巧合还是作为线索,我一直觉得这首歌和《太空人》是有关联的。
关于副歌部分的几句我也没有特别理解,【我身后另一端】是有什么特别的内涵?可能要等青峰的专辑正式发行之后才能知道了……

其实副歌部分在原曲里面是苏珮卿和光良的和声来展现歌曲的意境,但是wb里面释出的青峰的版本,则是用了特别的效果制造了一种回音的感觉,两个版本都很特别,很期待听到青峰演绎的完整版。

【碎碎念一下】
说起来这首歌和我还有一丢丢缘分,今年上半年在收专辑的时候发现了苏珮卿这张签名专辑《我们都是寂寞的》(一开始是被专辑封面吸引),里面就收录了《宁静海》。对于创作者苏珮卿的了解来源于之前看青峰和苏珮卿录的《一点点》(竖琴伴奏真的很好听,前面整理分享《一点点》的时候也有po链接)。当时去企鹅听完整张专辑觉得挺特别挺好听的(最喜欢的是《宁静海》和《谢谢你来到我的世界》),所以就买了嘻嘻,感兴趣的小伙伴也可以去听听看~

明天就是《16叶》最后一场了,明天也会更新最后一首歌《等》的整理专栏。专辑还有几天就上线了,好期待~
如果文中有理解错误的地方还请看官们在评论区分享出来,也可以分享你听完这首歌的感受,再次谢谢各位看官们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