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隐秘通途】《太吾绘卷》剑类装备名称用典出处详考(中)

2018-12-29 18:40 作者:漱石先生的猫  | 我要投稿

极 · 四品

1、金铁类【剑 · 锐】:鱼肠 / 工布

典出《越绝书 · 越绝卷第十一》《吴越春秋 · 王僚使公子光传第三》,原文如下:

欧冶乃因天之精神,悉其伎巧,造为大刑三、小刑二:……四曰鱼肠……

酒酣,公子光佯为足疾,入窋室裹足,使专诸置鱼肠炙鱼中进之。

欧冶子、干将凿茨山,泄其溪,取铁英,作为铁剑三枚……三曰工布

此二剑中,鱼肠出自欧冶子之手,与湛卢、纯钧等四剑同时铸成;工布则是由欧冶子、干将二人共同铸造,与龙渊、泰阿二剑同时铸成。

相比于工布,鱼肠似乎是更为大众所熟知,其原因便在于“专诸刺吴王僚”一事。

据《吴越春秋》记载:吴公子光有夺权之意,欲刺吴王僚,伍子胥为其求得勇士专诸为刺客。时,吴楚交兵,吴王亲信具不在国内,公子光借机设宴而请,阴使专诸置鱼肠剑于炙鱼腹中献之,伺机刺死吴王僚,得以自立,是为“吴王阖闾”。

至于工布剑,则是楚王命风胡求得的三剑中的一把,风胡称此剑“釽从文起,至脊而止,如珠不可衽,文若流水不绝”,是当时之名剑。

2、金铁类【剑 · 极】:却邪 / 碧海垂云

典出《拾遗记 · 卷十》,原文如下:

至越王勾践,使工人以白马白牛祠昆吾之神,采金铸之,以成八剑之精……七名却邪,有妖魅者,见之则伏。

依《拾遗记》记载,越王勾践命工匠以白牛白马为牺牲来祭祀昆吾山神,采得金铜而铸剑,共成八剑,却邪为其一。似是有神佑之意,此八剑各有神通——却邪,顾名思义,有退却鬼魅之能。妖魅鬼精有见却邪者,皆伏之。

至于碧海垂云之名,UP主并未找到其出处,故猜测此又为以意化剑名的命名方法。

“碧海”一词本是出自《海内十洲记》,为海名,其文称扶桑之地便在碧海中。但是此处似乎并未使用此典,故而应是取其化用的意象。

至于“垂云”一词则容易得多,《庄子》中有“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一句,应是取自此意。

3、金铁类剑 · 拙】赤霄剑 / 定秦剑

典出《古今刀剑录》,原文如下:

前汉刘季,在位十二年。以始皇三十四年,于南山得一铁剑,长三尺,铭曰赤霄,大篆书。及贵,常服之,此即斩蛇剑也。

秦始皇,在位三十七年。以三年岁次丁巳,采北祇铜,铸二剑,名曰定秦,小篆书。李斯刻埋在阿房宫阁下,一在观台下,长三尺六寸。

赤霄与定秦二剑之名皆出自《古今刀剑录》之中。

前汉刘季者,汉高祖刘邦也,赤霄为其佩剑。据《史记 · 高祖本纪第八》记载,高祖曾于丰西泽中斩白帝之子所化白蛇,当时所用便是此剑。

定秦剑,为秦始皇帝命人铸造之剑,共两把,均以“定秦”为名。定秦并不是始皇帝的佩剑,二剑铸成后即被埋入地下,应是作“镇”用剑。

4玉石类剑】宵练 / 紫电清霜

典出《列子 · 汤问第五》《古今注 · 舆服第一》《滕王阁序》,原文如下:

孔周曰:"吾有三剑,唯子所择;皆不能杀人,且先言其状……三曰宵练,方昼则见影而不见光,方夜见光而不见形。其触物也,騞然而过,随过随合,觉疾而不血刃焉。

吴大皇帝有宝刀三,宝剑六:……二曰紫电……

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

依《列子》记载,宵练为孔周所收藏三剑的其中之一,也是“殷帝之宝剑”。

邱邴章之子来丹为报父而向孔周所借之剑便是宵练剑。借剑之时孔周称三剑“不能杀人”,后来丹以此剑三刺仇人魏黑卵与其子,果然如此,但受刺的二人都分别有“嗌疾而腰急”、“体疾而支疆”之感。

紫电清霜剑并非一剑之名,而是两剑合称。紫电剑为吴大皇帝孙权之剑;清霜剑似是汉高祖赤霄剑别名,《西京杂记》中称高祖斩白蛇剑“刃上常若霜雪”,故名“清霜”。初唐时诗人王勃在其文《滕王阁序》中将二剑并称,此后“紫电”、“清霜”便经常一同出现。

5、竹木类【剑】:朱霞丹剑

此剑名应也是化用典故的命名方法,且与“道家”有关。

关于“朱霞”一词,UP个人认为有两种解释:其一是“半天朱霞”,《南史 · 卷四十九 列传第三十九》中有“訏超超越俗,如半天朱霞;歊矫矫出尘,如云中白鹤。皆俭岁之粱稷,寒年之纤纩。”一句,是刘峻称赞后辈刘訏之言,也是“半天朱霞”一词的出处,用以称赞高洁超脱之士;其二便是直译,“朱霞”即是“红霞”,晨昏之时天边有朝霞、夕阳,均可称“朱霞”。

至于“丹剑”,应是“道家”修习的某种剑法,而不是剑名——在《太吾绘卷》游戏中,武当派的入门剑法便是“武当丹剑”——只不过此处被当做剑名使用。



秘 · 五品

6、金铁类【剑 · 锐】:分景 / 三尺鸦九剑

典出《汉武内传》《鸦九剑》,原文如下:

王母上殿东向坐,著黄金褡襡,文采鲜明,光仪淑穆。带灵飞大绶,腰佩分景之剑,头上太华髻,戴太真晨婴之冠,履玄璚凤文之舄。

……鸦九铸剑吴山中,天与日时神借功……谁知闭匣长思用,三尺青蛇不肯蟠……

据《汉武内传》所说,“分景”乃是西王母之佩剑。《汉武内传》一书为志怪小说,其中有汉武帝见西王母一段,此时西王母所佩之剑即是“分景”。另外还有一本同题材的志怪小说《汉武故事》,二者故事脉络大体相同,也有汉武帝见西王母一段,但却并未注明西王母佩剑之名。

“三尺鸦九剑”的历史原型是唐代铸剑师张鸦九所铸之剑。唐朝诗人白居易作《鸦九剑》一诗,以古时名铸剑师欧冶子来比张鸦九。至于“三尺”之数,则是出自诗文中“三尺青蛇不肯蟠”一句——事实上,“三尺青蛇”为古人常用的代指宝剑的名词,所谓的“三尺”是虚指,只不过在这里被化用为剑名,故称“三尺鸦九剑”。

7、金铁类【剑 · 拙】:万仞斩蛟剑 / 真刚

典出《拾遗记 · 卷十》《太平广记 · 器玩三》,原文如下:

至越王勾践,使工人以白马白牛祠昆吾之神,采金铸之,以成八剑之精……八名真刚,以切玉断金,如削土木矣。

②西晋末,有旌阳县令许逊者,得道于豫章西山。江中有蛟蜃为患,旌阳没水,拔剑斩之,后不知所在。顷渔人网得一石。甚鸣,击之,声闻数十里。唐朝赵王为洪州刺史,破之,得剑一双。视其铭。一有许旌阳字。一有万仞字。

“万仞斩蛟剑”,应名“万仞剑”,据称是道教天师许逊所有。《太平广记》记《朝野佥载》之文称许逊于豫章得道后,为治水患持剑入江斩蛟蜃时所携带之剑中便有“万仞”,但从后世于石中取得二剑这一情况来看,当初许天师所用斩蛟之剑并不一定是“万仞剑”。

另外UP主查证了一下所谓的“唐朝赵王”,发现这个人物并不存在:唐朝承袭赵王爵位的贵族里并没有人担任过洪州刺史,反而是滕王李元婴曾任洪州刺史,大名鼎鼎的“滕王阁”便是他命人修筑的——不过鉴于许逊斩蛟一事本就是传说故事,再加上《朝野佥载》又是所谓的“野史”,故而有些许纰漏也实属正常。

“真刚”为越王于昆吾山采金所铸八剑之一,剑身锋利,断金玉如削土木一般——然而和其余七剑相比,“削铁如泥”这种能力着实逊色不少。

8、玉石类【剑】:淑女冰洁 / 君子如兰

这两剑的剑名显然是打算对仗设计的——只不过好像不是很工整2333

作为一种植物,“兰”与“梅、竹、菊”并称“花中四君子”,是中国古今诗人经常吟咏歌颂的对象。《孔子家语 · 卷第五 在厄第二十》中孔子称“芝蘭生於深林,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謂窮困而改節”,把兰花和君子进行了对比;另外楚辞名家屈原也经常在自己的辞赋中使用芷、兰等香草,故而后世才出现了很多以兰喻君子的说法。

“冰洁”一词应是“冰清玉洁”的简称。“冰清玉洁”也是古人常用的表现志节高尚的词语。虽然现代汉语中“冰清玉洁”一词常为女性所使用,但究其原意实为中性词,并无性别倾向。



奇 · 六品

9、金铁类【剑 · 锐】:燕支剑

典出《广雅疏证》,原文如下:

龙淵、太阿、干將、镆釾、莫門、斷虵、魚腸、醇鈞、燕支、蔡倫、屬鹿、干隊、堂谿、墨陽、鉅闕、辟閭,劒也。

此处UP主是照搬手边的《广雅疏证》的原文。

“燕支剑”的记载除了在《广雅》中这一处之外,似乎并无其他内容,UP能查证的古籍中所有的有关“燕支剑”的记载都在引述的《广雅》的内容,即便是训诂《广雅》的《广雅疏证》里也没有任何关于“燕支剑”的详细说明,只有“剑也”二字而已。

10、金铁类【剑 · 极】:照胆剑

典出《古今刀剑录》,原文如下:

武丁,在位五十九年。以元年岁次戊午,铸一剑,长三尺,铭曰照胆,古文篆书。

照胆剑,为商王武丁命人铸造之剑,剑铭“照胆”,故而称“照胆剑”。

此剑是否为武丁之佩剑不可知。

11、金铁类【剑 · 拙】:白虹剑

关于“白虹剑”,UP并没有在历史上找到原型,所以只能猜测此剑名或是出自“白虹贯日”一词。

“白虹贯日”是古人常用的天象词,为有巨大变故即将发生时出现的天象。《说苑 · 奉使》中唐雎与秦王论“布衣韦带之士怒”时便说过“聂政刺韩王之季父,白虹贯日”之言;另外,包括《论衡》、《新序》等诸多典籍都有记载称荆轲刺秦王时也有“白虹贯日”之象。

12、玉石类【剑】:含光 / 定光

典出《列子 · 汤问第五》《古今刀剑录》:

孔周曰:“吾有三剑,唯子所择;皆不能杀人,且先言其状。一曰含光,视之不可见,运之不知有。其所触也,泯然无际,经物而物不觉……

殷太甲,在位三十二年。以四年岁次甲子,铸一剑,长二尺,文曰定光,古文篆书。

“含光”为孔周所收藏的三剑之一,也是“殷帝之宝剑”。此剑当是三剑之最,目不可视,持不知有,触物而物不觉——这都是其余两剑所做不到的。

“定光”为商王太甲命人铸造之剑,是否为其佩剑亦不得而知。


OK,那么此篇的考证就暂时到这里啦~

说实话这篇文章拖得有点太久了……UP在写完《剑类考证上篇》之后就打出了这篇的草稿,所以时间上大概就是11月中旬的时候吧,然后完成的时间是……

不过幸好最近UP空出了时间来写,再加上偶然间得到的这些资料,终于是完成了这一篇的考证,也算是“今年事今年毕”啦2333

没有考证的武器名称UP就不贴出来,因为在考证这一篇的时候UP意识到可能不是所有的武器主创都有参考过史书典籍——当然这是个人猜测,UP并没有与螺舟的各位沟通过——所以也就得过且过的略过了一些,没有特别细心的查证——总而言之就是犯懒了嘛2333

好的那废话就不多说了,希望各位喜欢的读者同学能点个赞,喜欢UP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再来一个“哄人三连”哟,UP会不定期更新更多的考证文章~

下一篇更新《剑类考证下篇》,时间就……emmmmmm,待定吧(^__^)

【隐秘通途】《太吾绘卷》剑类装备名称用典出处详考(中)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