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MOD: ESNSP国家设定之北欧的庞然大物——瑞典帝国
För Skandinavien!

1.大北方战争
我们把时间拨到ESNSP的1655年,一位极度天才的政治家,战略家,以及——不知道是碰巧还是真的如此远视的先知——卡尔十一世,出生了
对于瑞典来说,卡尔十一世可谓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完美改革者,他领导瑞典人民成功地来到了绝对君主制,在战争中成长的他相信:如果瑞典要维持强国的地位,就必须彻底的改革经济,并限制贵族的权力。1680开始,十一世开始主张扩充军备,进行军事改革,这一举动让刚刚结束战争的瑞典人民感到不满,但也无可奈何。十七年间,瑞典不仅扩充了军备,还大修基建,就连挪威此等极寒之地也有道路穿过。他对经济建设和军事建设有着完全不同于常人的理解。可惜天才总是英年早逝,但他带来的巨大遗产——奠定了瑞典成为帝国的必然命运。而这个帝国,也会像他一样。英年早逝吗?
1698年十一世病逝,十二世继位,开启了战争的年代,
1700年,丹麦、波兰及俄罗斯联合向瑞典宣战。史称大北方战争,丹麦以及挪威很快臣服于瑞典帝国的脚下,战争证明了十一世的改革是成功的,就在战争初期,瑞典人民便竖起了无数的十一世的雕像来歌颂他那十分有前瞻性的改革。1704年征服挪威,丹麦也退出战争堪为瑞典的傀儡。于是十二世便把矛头指向波兰,瑞军大捷,占领华沙之后波兰投降,成为瑞典的保护国。1706年随着严寒的结束,十二世带领精锐直指莫斯科,沿着芬兰的摩尔曼斯克直达圣彼得堡,在波兰的军队又兵锋挥向波尔塔瓦,和俄罗斯军队开启了波尔塔瓦会战,但俄罗斯提前向乌克兰安插大量部队防守。1707年至1708年,波尔塔瓦血流成河,最后以瑞典惨胜告终。俄罗斯彻底失去战斗能力,随即1709年卡尔十二世带领的军队抵达莫斯科城门,俄罗斯投降。
1710年《尼斯塔德条约》签订,标志着俄罗斯帝国在波罗的海彻底退出舞台,瑞典获得摩尔曼斯克和奥涅加地区。占领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波兰成为瑞典保护国,丹麦也由瑞典担保独立。俄罗斯国力大减,也因此延后了向东方扩张的时间,间接地失去了获得阿拉斯加的机会。
1751年,弗雷德里克一世的死亡结束了短暂的黑森王朝,立陶宛联合俄罗斯乘机向瑞典帝国边境进攻,带着复仇的欲望和自负的好胜心,想欲建立大波罗的海国。立陶宛向北从拉脱维亚进攻,而俄罗斯在奥涅加地区持续骚扰,1752年阿道夫·弗雷德里克皇帝率兵剑指立陶宛国都维尔纽斯。1754年立陶宛投降,随即俄罗斯退出战争,史称小北方战争(我知道这个名字很好笑呜呜呜)。
2.挪威?
众所周知,瑞典帝国早期是拥有挪威的,所以1750年至1800年间瑞典帝国持续受到国内极端民族分子骚扰,欲图分离挪威,1802年革命爆发,挪威宣布建立挪威临时政府,但是被瑞典方面在1803年初镇压,为了平息帝国分裂的风险,在1805年召开紧急帝国会议,发布了《挪威瑞典二元统治天下诏书》。宣布成立瑞典-挪威联合帝国。给予挪威极大的行政权和立法权。
1859年,卡尔十五世继位,他热衷于集权的泛斯堪的纳维亚主义,试图重建瑞典帝国终结二元统治,把北欧统治于一面旗帜之下。幸运地,帝国会议在1868年成功召开,其中主要议题是“关于二元统治再讨论”,会议中十五世极力支持推动挪瑞一体化,并成功推行。1870年发布《终结二元统治天下诏书》,重建瑞典帝国。在任期间十五世还积极与保护国丹麦建立健康关系,维护斯堪的纳维亚友谊。
3.那么现在?
1872年十五世驾崩,奥斯卡二世继位,这位君主似乎对于统治有着不一样的看法,他一头闷在经济建设,带领瑞典进行快速工业化,成为世界一经济强国,又由于没有殖民地,自给自足的经济几乎没有收到大崩溃的一丝影响,但是奥斯卡并不注重外交和军事发展。1882年丹麦保护国发动独立投票,瑞典并不出面干涉,眼睁睁看着丹麦脱离控制。二世认为这是更进步的更健康的同盟关系。独立以来,丹麦仍然与瑞典有着很好的关系。
时间转到1900,奥斯卡生命垂危,十五世的泛斯堪的纳维亚之梦依然闪耀,瑞典错过了殖民狂潮,也错过了赛里斯。随着大崩溃的结束和西班牙殖民地改革。这次她能抓住机会吗?
这个国家介绍可能比较短,这几天我会发一些mod的比较重要的男二和女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