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常识午餐】
1.(单选)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新的发展要求,集中全党智慧,提出了: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D.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答案】D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政治-中共党史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共党史。
第二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十三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十六大提出的。十七大《党章》指出:“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新的发展要求,集中全党智慧,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A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在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进程中创立和发展起来的。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拓和奠基之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科学发展观是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B项: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十九大报告指出,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
C项: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初级阶段理论提出的主要依据包括理论、历史、现实等多方面,其中历史依据是我国社会主义脱胎于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单选)近年来,我国通过“三下乡”活动,把发展经济、建设小康和扶贫攻坚结合起来,为农村中心工作服务。“三下乡”是指文化、科技、( )三下乡。
A.卫生
B.教育
C.人才
D.金融
【答案】A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政治-中共党史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三下乡”。
第二步,“三下乡”即向农民普及有关文化、科技、卫生方面的知识,促进农村文化、科技、卫生的发展。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1996年12月,中央宣传部、国家科委、农业部、文化部等十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通知》。1997年,“三下乡”活动在全国正式开展。①文化下乡是指图书、报刊下乡,送戏下乡,电影、电视下乡,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②科技下乡是指科技人员下乡,科技信息下乡,开展科普活动。③卫生下乡是指医务人员下乡,扶持乡村卫生组织,培训农村卫生人员,参与和推动当地合作医疗事业发展。
3.(单选)党中央、国务院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明确提出了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方略,制定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和( )的基本方针。
A.“多予、少取、放活”
B.“改革、创新、搞活”
C.“互惠互利、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D.“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答案】A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政治-中共党史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三农”问题。
第二步,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了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方略,制定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基本方针。①多予,就是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点。②少取,就是减轻农民负担,保护农民合法权益,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前提。③放活,就是给予农民更多的自主权,激发农民自主创业增收的积极性,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B项:“改革、创新、搞活”是针对国有企业发展问题而提出的。
C项:“互惠互利、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是针对城乡协调发展而提出的。
D项:“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邓小平针对经济问题提出的。
4.(单选)在毛泽东思想形成的过程中,毛泽东同志发表过很多著名的文章,以下四篇文章中发表最早的是:
A.《矛盾论》
B.《论持久战》
C.《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分析》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答案】C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政治-中共党史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
第二步,《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分析》发表于1925年,是毛泽东为反对当时党内存在的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错误和以张国焘为代表的“左”倾机会主义而写,指出“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A项:《矛盾论》是毛泽东哲学代表著作,发表于1937年。它是继《实践论》之后,为了克服存在于中国共产党内的严重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书中运用唯物辩证法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斗争的实践经验,从两种宇宙观、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的矛盾和次要的矛盾方面、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等方面,深刻地阐述了对立统一规律。而对立统一规律则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思想。
B项:《论持久战》是毛泽东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的演讲稿,发表于1938年。它论证了抗战的发展规律,阐明了抗日战争作战的主要形式是运动战,其次是游击战。该著作从思想上武装了全党全军和人民群众,坚定了中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是指导全国抗战的理论纲领。揭示了抗日战争的基本规律。
D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毛泽东对以林彪为首的党内一些同志对当时时局悲观估量的批评与回复,是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的标志,阐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它发表于1930年。
5.(单选)下列关于党的领导、人民民主专政和依法治国三者关系的说法中,表述正确的是:
①依法治国的本质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②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③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④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答案】A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政治-中共党史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第二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统一。其中,依法治国的本质是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而不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所以①说法错误。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②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我们只有牢牢坚持党的领导地位,才能使人民民主和依法治国有条不紊地进行。故②说法正确。
③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根本方略,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故③说法正确。
④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要建立在人民民主基础之上。故④说法正确。
6. (单选)问题面前,是迎难而上,还是绕着走,直接反映一个干部的精神风貌,也折射出这名干部对待工作的态度和责任心,在解放思想中破解难题存在风险,甚至受到别人的责难。我们应该坚持的正确态度是:
A.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不去做
B.上级领导没有点头的,不便去做
C.为避免头脑发热,凡事都得找出处
D.冲破习惯和传统思维的束缚,敢想也敢做
【答案】D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政治-中共党史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共党史。
第二步,在解放思想中破解难题的确存在风险,但工作人员凡事出于公心,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实践,敢于冲破习惯和传统思维的束缚,积极探索创新,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就会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A项:缺乏敢想敢做的精神与担当意识,并非正确的工作态度。
B项:缺乏判断力与灵活性,并非正确的工作态度。
C项:易陷入本本主义的误区,缺乏责任意识与创新精神,并非正确的工作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