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聚焦培养高校创新型教师队伍(更新中)
【第1章:数字时代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华中师范大学的探索】
1.1
1、通过首创“教学节”品牌活动、设立教学创新奖、推进科教结合协同育人等一系列措施,在全校范围内营造重视教学、崇尚创新,善教、乐教的文化氛围。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2、智慧教室是融合“互联网+教育”的全心教育教学理念,以( )为基础的新型课堂教学环境。
A.物联网
B.云计算
C.区块链
D.大数据
正确答案:A,B,D
3、近十年来,学校一直将“信息化”列为发展战略,贯彻“一体两翼,建设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发展思路,牢牢把握一个核心——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充分利用两个抓手——应用驱动和机制创新,积极推进教育教学“四个转变”。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1.2
1、我们应抓住疫情带来的教育创新发展机遇充分利用学校在教育信息化方面的前期基础和实践经验,改革创新,扎实实践,抓住历史机遇,加快发展步伐,彰显智能时代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发展的中国智慧和方案。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2、根据学生兴趣,在大学低年级开设体育必修课程,在高年级结合各类体育比赛推进体育学习制度。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3、对教学的( )等深入研究,引导教师开展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创新。
A.理论问题
B.教学模式
C.评价方式
D.教学方法
正确答案:A,B,C,D
【第2章:一流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六十年实践为例】
1、全校本科生都要学习 ( )
A.《光学》
B.《力学》
C.《电磁学》
D.《原子物理》
正确答案:C
2、2019年3月,获批新增设“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本科专业。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立于 ( )
A.1958/9/20
B.1959/9/20
C.1958/10/20
D.1959/10/20
正确答案:A
【第3章:“元素润人、师德育人、实践砺人”三重境界课程思政观】
3.1
1、《应用光学》课程的育人目标是:坚持立德树人、为战育人。培养思想政治合格、理想信念坚定、具有“军队情、中国心、世界眼”的高素质光电类新型作战人才。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2、( )是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首门核心基础课程。
A《物理光学》
B《应用光学》
C《光电子学》
D《信息光学》
正确答案:B
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时代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多次强调 ( ) 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A.立德树人
B.以人为本
C.师德师风
D.德育为先
正确答案:A
3.2
1、在本课程中,主进人提到,国防科技大学学生路阔在“全国大学生党史知识竞答大会”上荣获总冠军。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2、在本课程中,主讲人提到“阿基米德之火”的传说,利用高斯公式得出结论。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3、在本课程中,主讲人提到,学生学习基础不同,学习能力有差异,怎么办?
A.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B.因材施教,分层兼顾
C.因时制宜
D.科研成果反哺教学
正确答案:B
【第4章:信息时代的教学创新与师生健康成长】
4.1
1、当代生产力技术构成的最主要因素归结为( )、( )和( )三要素。
A.材料
B.能源
C.信息
D.教育
正确答案:A,B,C
2、当机器代替手工工具之后,庞大的机器设备司有限的人的体力发生了尖锐予盾,这就使( )上升为生产力发展中的主要矛盾。
A.材料、能源
B.动力、能源
C.材料、信息
D.动力、信息
正确答案:B
3、信息化和教育信息化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指人类社会从工业文明向信息时代转变这样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4.2
1、最初的学习活动是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进行的,是在直接经验中的学习。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2、当代历史哲学的理论和方法论,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刻理解信息社会,理解从工业文明向信息社会转变这一历史过程,也可称之为“信息化过程”的战略视野。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3、物质、能源、信息被视为现代社会的三大战略资源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