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的起源】第三章 第二节 小商品生产者防止自身两极分化的措施
城市中的手工业者组成行会,这是在当时城市生活条件下既能维护手工业者自身的利益,又能防止发生两极分化的一种组织。
行会实行的是行东-帮工-学徒的等级制度,行东同帮工、学徒之间的关系,不只是简单的雇主与被雇佣者的关系,而主要是师徒关系、学艺与传艺的关系。
手工业者在城市中刚刚立足之时,市场还有限,他们为了求得稳定,竭力防止内部的竞争,避免产生两极分化,所以采取了一系列限制性措施,包括开业的限制、规模的限制、技术上的限制和经营方式的限制等。
一、开业的限制
在已经建立了行会的城市里,开业是要受到严格限制的。并非任何一个手工业者都能自由地开业,建立自己的作坊。如果要在某一个行业开设作坊,必须先提出开业的申请,即先申请取得行会的会籍,否则不准开业。
对手工业者开业的限制,包括了对跨行业经营的严格限制。 原则上都是“一人一业”。
由于开业受到种种限制,再加上行业之间的界限又非常严格,结果使得很多手工业者所生产出来的只是半成品,一家手工作坊只完成整个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某一道或某几道工序。
二、规模的限制
对手工业者所经营的作坊进行规模的限制,是防止他们之间产生两极分化的重要举措。规模限制的范围是很广的,包括对年产量的限制,对帮工和学徒人数的限制,对工具设备的数量的限制等等。
规模限制的作用是很明显的:一方面,不容许任何作坊能扩展到足以威胁其他作坊的规模或拥有足以把其他作坊击败的实力,以维持城市中某一行业的稳定局面;另一方面,由于各个作坊的规模相差不大,经济实力相差不大,这样就可以由同一行业内彼此力量大小相当的手工业者们组成行会,而这样的行会就能够替大家办事并主持公道。
三、技术上的限制
对手工业作坊的技术上的限制,通常包括如下的内容,如对产品质量规定一定的标准,以防止粗制滥造;对于学徒学艺年限的规定和对于帮工技术水平的考核;对于本行业技术秘密的信誓恪守,对于新技术或新工具设备的抵制等。
大多数手工业行会把学徒手艺的时间定为7年。
开业的限制和技术上的限制,服从于同一个目的,即不容许在同一个城市内、同一个行业内出现过度的竞争,以影响大多数手工业者安定的生活。对本行业技术秘密的信誓恪守,也是服从于这一目的的。行东只把技术传授给自己的儿子和学徒。帮工升为行东后,要进行宣誓,以保证严守技术秘密。
四、经营方式的限制
行会还禁止作坊招贴广告,禁止作坊强拉顾客上门,禁止作坊削价出售商品,禁止作坊派人沿街叫卖。
一般规定,从日出工作到日落,只准利用自然照明,不许在灯光下干活。夜班是严格禁止的。
学徒没有工资;学艺期间,学徒一般住在行东家里,由行东供给食宿,算做行东家庭的一分子,学徒是不准结婚的。帮工的工资水
在经营方式的限制方面,西欧封建社会城市中行会的一项重要规定是必须诚实经营。
行会在其生产与发展过程中,同小社区之间的关系是异常密切的。没有小社区,就不可能使行会如此细致地限制手工业者的粗制滥造和使得手工作坊在经营方式上保持传统的做法。然而,社区的不断扩大和城市规模的发展都不可避免,一旦客观条件改变之后,行会对于手工业者的种种限制也就变得越来越不切实际,甚至越来越可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