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游天下(330)中国紫檀博物馆
文游天下(330)
中国紫檀博物馆
文/石岩磊
沿京通快速路东行至高碑店出口时,你就可以看到北侧有一大片富丽堂皇的明清风格建筑群,这就是闻名遐迩的“中国紫檀博物馆”。走进博物馆,你肯定会对里面琳琅满目的展品赞叹不已。
1000多平方米的馆前广场全部由浸渍过桐油的青砖铺就,看上去细腻光泽,此种工艺只有皇家庭院才会使用,真可谓富得流油。而气派的大门更显华贵,它整整耗用了400立方米的实木,单是运送它们就需要10余节火车皮。博物馆共有四层,一至三层为展厅,根据陈列内容分为正厅、书房、卧室、婚房、佛堂等展区,详尽地向人们展示了我国明清时期的家具陈设,其种类繁多应有尽有,令人大开眼界应接不暇。
有凳椅、几案、橱柜、床塌、台架、屏风等门类,每一类又细分为不同的品种,如坐卧类有太师椅、扶手椅、圈椅、躺椅、交椅、连椅、凳、杌、交杌、墩、床、榻等,凭倚承物类有圆桌、半圆桌、方桌、琴桌、炕桌、书桌、梳妆桌、条案、供桌、花几、茶几等,贮藏类有博古柜架、架格、闷户橱、书柜、箱等等。而家具用料也是五花八门,像花梨、紫檀、鸡翅木、铁梨等硬木,楠木、樟木、胡桃木、榆木等硬杂木,其中不乏黄花梨、金丝楠等顶级精品木料。
让人叹为观止的是博物馆中用紫檀与阴沉木仿制的建筑物,特别是许多京城里已经不复存在的古建,像崇文门、安定门、朝阳门、阜成门等16幢城楼以及10个角楼、10座庙宇。它们都是按照1:10的比例进行复制,每块砖、每片瓦、每条檩、每根梁都雕刻得细致入微,就连屋脊上瑞兽的面部表情也能体现出来,它们似是栩栩如生的活物一般。这些仿古木雕件全部采用卯榫结构拼接,严丝合缝浑然一体,再现了老北京辉煌壮丽的旧貌。
博物馆为何如此兴师动众地打造这些古物呢?应该是源于其创建者陈丽华的一种情结。陈丽华出身正黄旗世家,但年幼时家族已衰败,她读高中时就辍学做起了家具,其第一桶金源自1982年低价获得一批文革中没收的古董,获利后在比利时购入12幢别墅,并高价售出,从而迅速完成了原始积累。陈丽华再转战房地产行业,更是一飞冲天,2016年她以505亿元的身价名列中国女富豪榜首。
作为老北京人,陈丽华对故乡有种割舍不断的情愫,1999年她创办“中国紫檀博物馆”后,便聘请来众多能工巧匠复原京城古建,经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终于打制出巧夺天工的木质宫阙。陈丽华不仅实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夙愿,还收获了第二段美满的姻缘,1990年49岁的陈丽华与迟重瑞步入婚姻的殿堂,迟重瑞时年38岁,是电视剧《西游记》中唐僧的扮演者,二人的结合似乎寓示着陈丽华历经坎坷后终于和意中人共谱佛缘了。
英雄不问出处,陈丽华的发迹之路有一定的偶然性,但她对紫檀家具的痴迷也是助其飞黄腾达的必然因子,而陈丽华将一人的恋旧情怀转化为旷世奇迹的壮举,也的确叫人心悦诚服。她把京城逝去的印记复原为鲜活的立体瑰宝,让世人能够目睹淹没在时光尘埃中的古迹,陈丽华是在用珍贵的木料修补着过去的浩劫,用心修复着人类冲动留下的创伤,而“中国紫檀博物馆”也矗立为一座熠熠生辉的艺术殿堂,向人们讲述着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顽强。
202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