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国难道就完美无缺吗?

2019-11-19 18:44 作者:雷斯林raist  | 我要投稿

今年8月的时候,我去了一趟菲律宾,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住了3天。


在去之前,说实话我是挺害怕的,觉得这里只有发臭的街道,满街的罪犯,让人恐惧的暴力和不忍直视的公民素质。


造成我有这样印象的,主要是一些新闻。

当然也不止我们的媒体,很多英文媒体也是这么说的:

所以到了马尼拉,我把自己关在酒店里,打算除了公事,一步都不踏出去,没想到在一次不得不出去的出行后,我却把手机落在了出租车上。


这个时代,手机几乎藏着你所有的社交关系所有秘密,所以如果手机丢了,会是非常麻烦的事情,至少菲律宾是不能呆了,得赶紧回国,把手机号码挂失并尽快把各种软件加密。


那是一个几乎全新的iphone xs,我当时想的是,完了,在菲律宾这样一个混乱的地方,这手机是不可能找回来了。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我给我自己的手机打了电话,没想到司机居然接了,并表示一定帮我把手机送回来,让我不要担心。


马尼拉的交通很不好,经常堵车,而司机当时已经开出很远,车上还有乘客,然而她依然花了一个小时绕路把手机送还给我,我要给她2000比索(280人民币)做答谢,她还一脸惊恐的表示太多了连连推辞。


所以我当时发了一条朋友圈:

真的,不得不承人是我狭隘了。


因为一些关于菲律宾的新闻,我就把所有菲律宾人都事先预设成了坏人,并用恶意揣测他们,这其实是很不好的事情。虽然之后我仍然尽快回了酒店而且依然认为大晚上在街上走会很危险,但我开始试着重新审视我对这些不如中国的地方的态度。


第二天白天,我重新试图认识这座城市,这是我住的酒店往外望的风景:

不能说多发达但至少也不落后吧。


我还查了资料,发现马尼拉是世界上拥有最多摩天大楼的城市排名的第16名:

然后菲律宾首都“大马尼拉城市群”的人均GDP,经过PPP平价之后,有25000美元:

达到了中国大陆最高城市,北京的三分之二:

虽然这些数据不能说明太多,但至少说明,这里没我之前想的那么不堪(遍地贫民窟),也还是有挺不错的发展,挺好的城市景观的:

像马尼拉这样,我原先有刻板印象的地方还有不少。


比如朱一旦的视频中,朱一旦的酒肉朋友经常一个电话就要把人送去非洲,是朱一旦最牛逼的武器:

非洲确实很穷,非洲大部分的国家,都非常不发达,有些国家甚至经常要和饥荒作斗争,但也不是所有国家都这样。


过几个月,我也有点事情要去非洲的赤道几内亚办,那是非洲西海岸一个不大的国家,我小学就知道这里,并且一直认为这里是个非常穷苦的地方。


然后上个星期,我查了一下,发现那地方居然人均GDP和人均收入,都比中国高,而且人均GDP在2012年达到巅峰,达到了骇人的22000美元,相当于一个中等发达国家的收入。


然后我才发现,这地方本来确实和非洲其他国家一样,非常穷苦,属于世界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


但上世纪90年代中旬,他们突然发现了石油,于是经济像坐上火箭一样飞速上升,可以看到1997年,他们经济的增速是吓人的197%,相当于一年内国家经济翻了三倍:

他们政府,就靠这些卖石油得来的钱,建了高楼修了公路,所以现在赤道几内亚看起来根本不像一个非洲国家。


不过因为石油资源掌握在政府和少数权贵手上,并且这些人没有长远的目光,所以赤道几内亚的贫富差距非常大,底层人民生活的并不好,而且这两年石油价格下来以后,国家缺乏经济增长点,国家经济陷入停滞,未来不知道会不会重归贫穷。


但可能绝大多数人,都不会知道非洲这里有个曾经富裕过,且现在还算富裕的国家吧。

我说这些不是说这些地方好,而是说,我们在不了解的情况下,很容易对国外的真实情况有偏见。


——而全世界最大的偏见,恐怕就是西方国家普通民众,对中国人的偏见。


我最近在看reddit和FB上一些外国人对中国的恶评,感受特别深。


比如一位仁兄说“中国现在大部分人还在忍受强拆”,香港苹果日报下面也有很多人会骂大陆人“小心你家房子被强拆咯。”


强拆问题存不存在?


当然存在,比如2015年,我们的乡镇还有这样恐怖的事情发生:

如果把时间再往前拨十年或者二十年,你会发现更多类似这样的事情,发生在农村、乡镇、二三线城市包括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里。


至今,依然会有人在微博上表示自己遭遇了暴力强拆,就连公认为过分伟光正的主旋律电影《战狼2》,里面也表现了暴力强拆的内容。


不能否认,暴力强拆在中国确实是存在的。


但在一系列法律法规发布之后,现在乡镇里面,村民被违法强拆了,去法院起诉政府,村民可以胜诉了:

村民会得到合理的赔偿,强拆的那些负责人也会受到相应的惩罚。


也有非常多的律师事务所专门做这个,帮助居民和政府交涉,让居民获得更多拆迁补偿款,其中甚至有的律师事务所表示“如果对方违法强拆,一定能胜诉。”


而在一二线城市里,早就不是以前那样“怕拆迁”、“躲拆迁”,而是家家户户都盼着能早点拆到自己头上来,因为政府为了让大家能安心搬走,提供的拆迁补偿是史诗级的。


经常会出现本来很普通的家庭,因为拆迁分得成百上千万,一下改善了生活,早就“拆迁致富”的神话:

从怕拆迁到不怕拆迁,再到一些人开始盼拆迁,我觉得是种巨大的进步。

而境外一些势力,依然用十年前的例子来攻击中国人,其实中间有不小的误解。


还有个朋友告诉我的例子。


她说她在美国德州当交换生,交换的时候,住一对很好的老夫妻家,他们一直对她很好,把她像家人一样看戴。


有一天,老奶奶把她叫去,很严肃的问她。


"你家人是不是中国的贪官。"


朋友非常惊讶,不知道她为什么会这么问,交流了才知道,老奶奶看她去的时候手上拿着最新的iphone,书包里用的也是最新的mac,非常惊讶,因为在他们的印象中,中国还很穷,应该是买不起这些东西的。


于是老奶奶就去问周围的朋友,就去查资料,最后从美国的媒体中得到了答案:只有中国贪官的孩子,才会这么有钱。


我朋友表示,这对老夫妻真的没有恶意的,他们就是真的不知道中国现在的样子,而且在她解释清楚以后依然对她很好。


我问她“那老奶奶有没有告诉你,她以为的上海是什么样的?”


她给我找了一张图:

还有比如:

诸如此类,就不多举例了。


其实想想也是,三十年前,中国绝大部分人还都像上面那张图里这样生活。


二十年前,中国人均GDP还只有900美元。


十年前,喝一杯星巴克、吃一盒哈根达斯还是中国都市小资值得装逼的事情。


但现在,不但喝星巴克不再值得装逼,中国还出了自己的美股上市咖啡企业。


腾讯全资收购了世界上最好的手机游戏制造商supercell和拥有世界影响力的拳头公司。


阿里巴巴的双十一购物节屡破纪录,美国军队都在用抖音征兵:

伴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许多本来用来形容中国人的词,渐渐不适用了。


摩登中产举例说:


1978年,在西德,年产5000万吨煤的露天煤矿,只用2000工人,而中国需要16万工人;法国戴高乐机场,一分钟起落一架飞机,而北京机场,半小时一架,员工手忙脚乱。 代表团归来后,在人民大会堂做汇报,从下午3点30分,讲到晚上11点15分,讲了7个多小时,听者无不动容。 代表团直言:我们大体上落后二十年,一定要迎头赶上,改变这种落后状况。


30年后,全世界市值最高的公司苹果,把他们的生产线移到了中国。全世界没有任何地方,可以像中国一样,用那样高效率的速度生产iphone。


但那会很多人说,中国只是做了组装的工作,没有技术含量,中国要想把自己的手机品牌卖到国外去,还需要三十年。


还有很多人说,中国模式不可持续,迟早会崩溃。


时间又过了10年,再看现在欧洲的手机销量排行:

再看看全世界范围内手机的市场占有率:

手机是这个时代每个人都不可或缺的东西,也是诸多科幻小说中,开启未来大门的钥匙。而中国就从几乎没有能打的原创手机,到把手机卖向全世界,只用了十年。


十年后,中国并没有崩溃,中国人却过得越来越好了。


这里有一张根据购买力平价指数(PPP)后的世界各国GDP排名的数据可视化图,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所以我觉得,很多欧美人对中国的误解,主要在于没有以发展的眼光看我们,一如我们没有用发展的眼光看许多不如我们的国家一样。


我们当然知道中国是有问题的,中国不是完美无缺的,就算有些盲目自信的人认识不到这点,但大多数人还是清醒的。


但不同的是,我们知道很多问题都是暂时的,未来是有可能解决的。


我们生活在中国,感受得到这些年,我们身边日新月异的变化,清楚的明白我们这些年解决了多少难题。


因为过去这些年的成功,让很多中国人无比自信,虽然现在中国同样面临许多难题,但我们相信,现在我们面对的许多问题,在未来也一定会得到解决。


过去,我们说中国司机横冲直撞不尊重行人,但近几年有规定以后,在南京、在杭州、在上海我家楼下,我碰到的司机一个比一个有礼貌。


过去,我们说中国人没有素质,会随地吐痰闯红灯,但今年在上海和北京,我的感受是闯红灯多的,恰恰是金发碧眼的外国人。


过去,我们说中国人太功利,比如奥运会上唯金牌论,谁拿不到金牌就集体声讨谁,但最近一届奥运会,可以看到我们的网友对没拿到冠军的选手们都包容了许多,也更看重运动员更真实的一面了。


很容易理解啊,仓廪实而知礼节。


我们中国人以前穷,落后,没有规则意识,所以看起来素质差,但这都是可以培养出来的。


你看中国现在人均GDP一万美元左右,排在我们前面的是赤道几内亚,排在我们后面的则是墨西哥。赤道几内亚我还没去过,去了才知道,但从我的墨西哥朋友的描述来看,中国人的素质一点不比墨西哥差。

而我们中国以前穷,落后,所以不得不通过在奥运等大型赛事上夺冠来证明自己,所以整个国家对于奥运金牌都有一种执念——这也很容易理解,越不自信越落后的人,就越在意别人的看法,越希望能证明自己。



现在国家强大了,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国家的强大,我们早就过了需要奥运金牌证明自己的阶段了,所以新一代的这些人,也就没那么在乎了——你拿了冠军当然好当然是英雄,但不会有“你拿了银牌,我们还把你骂得狗血淋头”的事情出现了。


(当然,太差的除外,比如中国男足和中国男篮。)


所以很多问题,说到底是一个经济问题和一个发展问题。


很多现在看起来是国民素质的大问题,等我们真的发展到那个地步了,可能也就迎刃而解了。


(很多人说欧美人比我们有素质,说这是人种问题,就是完全的扯淡。天知道巴黎有多少白人小偷。)


1894年,莫斯科大教堂,沙皇加冕,轮奏各国国歌。 大清没有国歌,李鸿章尴尬起身,唱了首家乡庐剧。 那年他已74岁,辞别俄国后,他出使欧美,坠入一场由巨轮、火车、摩天大楼组成的幻梦。 幻梦如噩梦。穿着黄马甲的李大人,迷茫地坐在伦敦街头,如同错过班车的弃童。 十九世纪仓促收尾,二十世纪潮声如雷,蒸汽巨兽正发出粗野喘息,可东方的中国却像被埋入时间的灰烬。 李鸿章已预知这一点,三十年前,他上奏折,称东西方相遇乃“千年未遇之大变局”。



一百年后的今天,在经历了诸多动乱、战争、革命、屠杀,在走了这么多弯路后,在西方世界国家视我们为洪水猛兽,在一些国家对我们围追堵截的情况下,中国能以14亿人的巨大体量发展至此。


我作为中国人,真的很自豪。


中国难道就完美无缺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