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系列】剪辑调色*周边设备*大赏
说到可以在达芬奇里辅助工作的设备们,最近几年发现突然多了好多可用的选项,这些姑且叫它们*外设周边*的控制设备五花八门,基本上覆盖了达芬奇日益全面的各方面功能。那么今天就来盘点一下这些玩具,以我的视角来帮助大家做出一些适合各位的选择
当然由于小黄灯有限的涉猎范围,暂时不包含*声音*方面的内容介绍,主要围绕了*剪辑*和*调色*
我们究竟要什么
开始之前我们可能需要先来回忆一下各位的日常工作,从真实的需求出发来考量:
*粗剪* *修剪* *套底* *平光* *一波猛调*
作为用户,一方面我们会受到软件的指引,会养成一个个相似的工作习惯;另一方面我们也会在这个过程中,逐渐适应一个匹配实际工作流程的一套惯用操作。
那么除了最普及的键盘鼠标之外,我们也能在此基础之上,借助一些硬件设备帮助我们更高效率地完成工作任务。
废话别太多 开始吹吧
轨迹球
如果还没有上手调色台的话,或许会有人疑惑这轨迹球岂不是可以达成类似的目的;当然结果并不是,鼠标性质的轨迹球对于调色而言意义并没有很大,倒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一部分肩膀的压力,或者解决一下桌面操作空间过于尴尬的场景(DIT:😰)。

但在软件层面上,它还是个鼠标。
各种神奇的键盘方案

说到底,无论哪个环节还是会有很多【命令】需要执行,无论是简单通用的保存撤销播放暂停,还是更为具体的剃刀滑动查找匹配等等,这些丰富的命令基本都可以在达芬奇内指定快捷键,并能借助客制化键盘配合驱动,打造一个适合你自己的工具。
当然限制就是,它们还是会被局限于一个个【按钮】,去实现【点一下>执行一个动作】的逻辑,对于某些思路并不能用这种方法概括的操作就比较局促了。
Element Mf

那么Mf这类设备就有趣一点了,除了按下【按钮】的使用逻辑之外,在达芬奇里还可以通过这个【轮子/环】来控制播放头,在时间线中快速浏览,在响应灵敏度得当的前提下,这是我自己此前最为喜欢的一个单品。
"那官方产品不香吗"
那首先就看可能现在普及率最高的Speed Editor吧,按照现在的设计逻辑,更多是着力在Cut页面内的功能,当然也不是不能在剪辑和调色页面使用。毕竟官方的定位就是一个全尺寸版剪辑键盘的一个Lite款。各个【按键】可实现的功能无疑是除了官方之外无人可及的,但提供的10个按键里面多少是我们工作所必须的就得打个问号了。当然我个人最介意的还是轮子在拥有足够分量的同时(转起来的手感还是加分的),没有【离合】,会因为惯性过大导致【刹不住车】的情况。

准确一点就是:当你找到了所需那一帧,放开手的时候可能就会【溜一下】导致又会跳一帧🤷♂️,虽然多数情况下影响很小,但总是个略有不适的问题

既然说到官方产品,那么很难不提及【调色台】
调色台
对于调色师而言,终极方案自然是BMD自家的调色台了,这里就不再重复介绍了,倒是可以把别家的调色台拉出来溜溜

显然调色台除了【按钮】以及【旋钮】之外,最核心的就是这几个【环/轮】和【球】了,从操作逻辑上完全为了调色而设计。
任何正经的调色台都有一个其他外设无法实现的效果,就是【同时响应多个控制器】的操作,这在手上功夫熟练的情况下对于效率的提升非常显著。
当然代价就是调色台就是拿来调色的,即便是足够顶级的【大台子】,也不能完全应付【剪辑】这部分的需求;当然太贵不是它的问题,而且我的问题😇
所以还有什么思路更为清奇的玩意吗?
思路有两种:
第一☝️ 在【一个按钮>一个功能】的基础上玩出花,既然每个按钮大家都能任意指派可实现的命令,那为何不【一个按钮>多个功能】
但是,如果每个按钮功能可变的话,就得让人知道当前是什么功能了

于是Stream Deck就是靠【给按钮做屏幕】的方式让人时刻明白当前按钮的功能。可玩性自然上天,有了小屏幕的加持可以把无数个功能都塞进去,配合例如Keyboard Maestro这类软件还能搞定【一键做一组操作】这样的宏。
当然这也是它最致命的弱点,因为此时你已经很难记住各个键位能干嘛了,快捷键太多就等于没有快捷键。
与此类似的就是现在MacBook Pro上的Touch Bar,盲操等于没有,眼睛需要不断瞄手上即将按下去的区域,这对于提高工作效率而言,在一定程度上显然是一种负优化。
🍚🍚🍚🍚🍚🍚🍚🍚🍚🍚🍚
第二✌️ 既然变数过多,那还不如化繁为简,只保留真正工作所需最关键的几个【按钮/功能】,文章开头让各位回忆的【自己最常见的工作习惯】,最高频次的操作想必无非就那几种,其余的高级命令没有快捷键的话对效率的影响也非常有限。

于是TourBox就走了这条道路,一方面给足几个够用的按钮,另一方面为了适应不同的操作逻辑,还给了【旋钮+转轮+滚轮】这么一套工具。
乍一看外形、键位如此不规则,对工业设计稍有了解的话都明白*想必这就是传说中的人体工程学设计了*。
事实确实如此:楼上的Stream Deck另一大我最介意的点就是按键奇怪的手感(Tangent Element有话要说),回弹还容易卡住,TourBox的几个按钮虽然不是机械键轴,而是基于微动,是属于按起来干净利落比较爽脆的那一路。

整体布局各位要是把手放上去自然就明白,各个按键的位置基本上正好位于该在的位置。
按钮的形状不一,虽然可能不属于一部分外貌党心水的类型,但盲操绝对能管的
我们完全可以一伸手靠手感就能知道手指位于哪个位置上,这在环境较暗的调色间来说就很合理了;相比之下客制化键盘甚至Tangent都会遇到按错和误操作(碰一下旋钮试试),毕竟每个键都长得一样,此时你只能靠手指相对于设备整体位于何处来判断,准确度大大下降。
"你不对劲"
*🍚你猜对了🍚*
*但按照小黄灯惯例*
*自然少不了一点惊喜的*
显然TourBox的优点不止外形上的设计,那么对于达芬奇用户而言也是有足够顺手的用途的。
无论你更喜欢【旋钮】还是【转轮】的操作,至少二者其中一个就可以满足最必要的【控制播放头】的需求了,而另外一个则可以用来干更多有意思的操作。
应用场景
具体应用,我花了一些时间仔细体会了一下,结合我的日常使用习惯,做了以下两套预设:


一套针对剪辑页面的修剪类操作,一套针对调色的辅助操作
关于修剪
之前就发现剪辑的过程中更多的时间是花在,对已挑好的镜头中进行各种调整的过程中,体现到操作中就是各种修剪类的动作。但修剪类操作通常都是逐帧的微调,尤其是对切点/编辑点的操作,还需要鼠标精确的点击。
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是完全有理由找个顺手的简单的方式来完成这一阶段的操作。










关于调色
首先得承认的是,对于调色而言,调色台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工具,也就是需要一个专用的工具完成对各种数值的控制。
那么在调整的过程中必然会有各种辅助操作:回放、切换工具,以及相比于其他【剪辑软件】而言,对调色而言,非常重要的前后镜头对比的操作。这些操作如果有【大台子】当然可以完成得很好了

那这个时候TourBox就可以和ripple形成互补,只要你愿意,甚至可以一手TourBox一手ripple

当然我还是帮大家尝试了一些常见的高频次操作的实现







接下来才是正文(不是
还有一个彩蛋
要是刚刚有人注意看了前面的键位图就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玩意

先介绍一下背景
达芬奇17起新增的HDR色轮工具出现了不止3个色轮,那传统的各大调色台从硬件上统统干瞪眼(当然即便是变成了四五个色轮那体积和硬件成本也不太好看)
因此如果很喜欢使用HDR色轮,但用鼠标切换这几个色轮又很痛苦,那么完全可以靠一个巧妙的小工具尽量减少这个痛苦

这个工具的用途很简单,用鼠标在屏幕任意位置Pick出AB两个点,点击Start开始工作,那么此时在TourBox上按下c1 c2两个按钮就能代替你用鼠标去点击AB这两个点了(按Esc退出)。至于AB两个点怎么选,那就看你能想到多远了

切换色轮都只是用途之一,任何需要往返点击的两个位置都可以用上
现在该工具还位于可演示环节,感兴趣的话在下方留言吧,这样可以在【达芬奇jio本系列】见
你就说多少钱吧
说到价位,也是不得不考虑方面,毕竟更满足工作的选择,价格也是直线上升,想想最全面的【大台子】价格几何就知道了……
当然顺便提醒一下大家的是,还有一个三围尺寸的问题需要考虑,一方面是可能会带出门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是需要合理利用宝贵的桌面空间
目前看来除了客制化键盘的成本可以足够低廉以外,其他几款设备都在2k及以上了(暂不考虑官方做活动的情况啊),这样看来TourBox的性价比对于很多朋友而言算是很高了。所以
[播音腔]
粉丝特惠活动来啦
前两周跟TourBox官方一波眼神交流,帮大家争取到了999元的折扣价,来购买原价1280元的TourBox NEO,购买名额仅限前100名。
#真·小黄灯的粉丝活跃度测试#
🔗点击原文链接 或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即可跳转到购买页面

🕙这轮联合特惠活动中TourBox产品价格有效期截止至2021年04月25日 24:00,活动结束后就恢复原价咯
👀下了单的盆友们还可以在小黄灯公众号后台私信订单截图
👉即可获取上文所述 两套预设 以及
🔧*我自己写的 独家的 Colorist Care 毛坯房版*(如果你愿意参与折腾的话)
*最终解释权归TourBox所有*